标签归档:心理学

情景依赖性

这篇是读《好玩心理学》与《决策与判断》两本书的读书笔记。

首先,我们需要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一致:我们并不是孤立地去感知和记忆某个事件,而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去理解和解释新信息。换句话说就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个人对同一刺激的认知可能完全不同。这个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情景依赖性”,他主要有四种表现方式:对比效应、初始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

对比效应也叫做感觉对比。这是我们最常见和最容易被感知到的一个情景依赖性行为。由对比效应引发出来另一个心理学效应叫做错觉,常见的是错视。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效应也是产品设计中最常用的一个设计原则;而销售中也常常运用这个效应,比如商家在劝说用户买下其想要出售的房屋之前,常常会让买家看一所破旧不堪或者标价过高的房子,以利用二者之间的对比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做初始效应、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开头效应等。
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的道理。
这个效应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解释了吧。不过,提醒注意的是,首因效应往往是不靠谱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因效应也叫做新颖效应。事实上,初始效应是有关进入位置及其对判断的影响的一个总体描述,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往往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如果人们连续的列出有利原因和不利原因,就会产生很强的初始效应;但如果人们在列出有利原因和不利原因之间有3分钟的间隔,就会出现近因效应。这个技巧也在销售中被广泛应用,销售者常常会鼓励顾客列出购买原因(有利因素)和不购买原因(不利因素),如果在列出各自原因之间没有间隔,顾客就可能在无意间受到初始效应的影响。
近因效应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顺序效应,当某一答案出现在所有备选答案最后的时候其被选中的概率最高。当然,这个效应跟被问者对该问题的了解程度成反比,当被问者完全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效应几乎不存在。

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 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 特点。我们用一句成语来概括的话就是:爱屋及乌。
苹果公司之前推出的imac、macbook、ipod、itouch等不论在品质、设计还是易用性上都得到了较高的赞扬。前几种产品的良好形象为苹果公司制造了一个光环,在这个光环的照耀下,消费者对其推出的其他产品也抱有很高的期望,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
当然,我们目前见人就说美女、美女经济学等现象其实也是一种光环效应….

情景效应处处可见,以至于我们常常会忽略他的存在。知觉本身就是具有选择性,因此在做任何重大决策与判断之前,很值得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问题:
我看待实物的动机是否收到了某种动机的驱使?我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是否夹杂了自身的预期?我是否与那些与我有不同预期和动机的人交换过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