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脑子的人才会问「在吗?」

上网多年,在网上跟人交流多年,最不能忍受的事情,始终没变,那就是,总有人会在各种IM里问你,「在吗?」

而且,往往会是这样的:

10:00,他在微信里问你,在吗?

10:20,你忙完了,你在微信里回复他,我在了,什么事情?

10:40,他又在微信里问你一遍,在吗?

每次遇到这样的人,我都会在内心里给他打上一个巨大的标签,没脑子!

如果我们用电话跟人沟通,只有他接通了你的电话,你才能和他建立信息的传输,电话沟通的流程是先开门再搬东西;

但是,如果我们用IM来沟通,我们并不需要他主动「接通」,因为他和你的信息通道始终都是开放的,你随时可以传递信息给他,IM沟通的流程是门一直开着的,你可以随时搬东西。(如果他拉黑了你,或者说他需要你先是他的好友,那另当别论)

从这2种不同的信息传递机制上看,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那么没脑子的要在IM上问,在吗?

或者,你会说,他是很着急的要得到你的反馈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拆开几种情况看:

1,他除了有我的IM,还有我的电话

根据信息实时反馈的强度排序,最强的是当面沟通,其次是电话沟通,其次是IM沟通,再次是邮件沟通。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要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应该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2,他只有我的IM,没有其他方式

他问在吗 ——>我没有及时回复——>我看到这条信息——>我回复什么事情?——>他开始描述他要跟我沟通的事情——>我回复我的想法。

从流程交互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问「在吗」是一种超级低效的沟通方式。不客气点说,完全是在浪费带宽资源。

我们从流程设计的角度来对这个流程做一些改进,怎样才是最高效的呢?

他直接描述要跟我沟通的事情——>我没有及时回复——>我看到这条信息——>我直接回复我的想法。

我们也可以从信息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仔细回味,实际上「在吗?」是一个信息价值含量几乎为零的信息。「在吗?」只是表达了一种我想和你聊天的想法,而对面那个人,面对这样信息,或许只能弱弱的回复一个一样浪费带宽的信息,「什么事情?」

稍微多扯一句,有挺多做产品经理培训的朋友邀请我去给新人产品经理们做一些培训指导,我都没有应承下来,主要是我不知道给他们讲什么。很多方法论上的东西,讲了没什么用,因为他们无法真正的运用起来;很多技法的东西,在不同的产品上,应用的场景完全不一样。

于是,我常常在想,新人产品经理们学那么多的怎么做产品的技法是否有用呢?实际上,我是一直不太赞成给新人产品经理们灌输做产品的技法的,我倒是觉得,所有的产品经理都应该先学最基础的一门产品课,那就是,如何展开有效的沟通。

建立有效的沟通、结构化思考、系统性思维、思辩的意识,这些才是产品经理们真正需要的,是能支撑大家走的更远的能力。

好吧,扯远了,说回来这个没脑子的「在吗?」

当然,我必须要补充一下,我上面说的情况,在商务社交场合是完全适用的。但是,在其他的聊天场合也许并不适用,比如,两个人在相互撩菜勾搭,这个时候可能会不一样了。若干年前,王小波说,「李银河,你好哇」,现在看,真的是最简短有趣且没什么信息含量的情话了。

可是,造孽啊,你们都不是在跟我撩菜谈情啊,你们没事儿给我发个「kent,在吗?」是想弄哪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