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08年07月

美女引发的战争


最近互联网上关于美女的话题再次多起来,由最开始的史玉柱决定用美女吸引丑男去玩巨人进而到51的美女视频认证再到蚂蚁网的美女PK。美女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标准,到底谁是美女个人眼光也不一样,这样不想讨论什么是美女,只想假设一下由美女可能引发的一些战争。


其实,现行的各种美女认证系统看似可行,但是实际上确是充满罪恶的起源。

首先,视频认证或者是史玉柱的拿身份证认证只能认证这个
ID的所有人是否是美女,但是,这个不代表使用帐号的人就是美女。


对于
51的视频认证可以这样应付,找个认识的MM然后让她在摄像头前搔首弄姿给你开通个帐号,然后谁玩谁知道啊?以后就等着大把的饥渴男给你献花给你踩空间吧。

对于史玉柱的巨人身份证认证可以这样应付,找个熟悉的MM朋友或者花10块钱找个小姐让她拿身份证帮你认证下,然后,谁玩谁知道啊?以后就可以等着在游戏里看大把的男人为你大打出手,大把NB的道具你用都用不完啦。


不要说我奸诈,只要玩过网游超过
1年的人这种事情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之前,我一个哥们玩QQ幻想,碰到一个MM说话那叫一个嗲啊,这哥们心动了要和她视频,打开一看更美,于是自此摆到石榴裙下,整天累死累活的给她打装备、金子。日久之后这哥们突然在优酷网发现了和他视频的那个MM的那段视频,再一看标题原来是网上广为流传的某QQ视频女,顿时疯掉,而此时人家早已经卖了所有东西转服了…..


SO
认证人不等于持有人,想被认证太简单了,但是认证之后是谁在使用,谁在利用美女牟利?也许不止他史玉柱一个人!


其次,美女多了,战争就多了,尤其是这么一个充满仇恨的
PK游戏。根据网游的PK规律,线上PK的延续必然是线下真人PK,从传奇过来的人大概都知道我在说什么。谁说,这是一个男性荷尔蒙分泌过多的年代…..

根据麦田老师的切身体验,对巨人的总结是:仇恨,仇恨是花钱的动力,也是我接着想说的引发战争的根源。试想,你把某被认证过的美女PK了,该美女是某NB玩家A罩的,A必然为美女出头,有可能是线上PK的你再也不敢上了,也可能进而引发线下的真人PK,这一切谁也说不好。


再有,不管怎么加美女进去,游戏里的男女还是严重失衡的,对美女的争夺必然成为焦点。这一争夺的第一受益人是巨人,打架吗,总是要准备家伙的,于是花钱买装备买道具成为必然,我想这才是史玉柱加美女进游戏的最根本原因。但是,深层次来看是否会诱发犯罪?谁也不知道,但是至少估计会出现社会问题,魔兽世界曾经爆出的美女玩家出轨的行为不知道会不会在巨人里发生。巨人对美女的认证标准里并没有限制是否是单身
MM,那么对这些美女的争夺诱发类似魔兽世界性丑闻的几率会更大。


第三,线上跟美女的关系发展可以是结婚系统。不知道
51为巨人提供美女之后线上结婚系统是否会引致线下一夜情?连QQ这样的聊天都能聊到一夜情,游戏里的共同奋斗能不更诱发这种可能?如果真被我猜中了,这次收益的将是各类宾馆啦。


SO
红颜其实是祸水,尤其是在这个眼球时代的那一小撮美女们所能引发的祸害更大。当这一小撮美女被引入比现实世界更残酷的游戏世界之后,会诱发什么?谁也不好预料。


最后,
巨人的宣传4、最便宜的主流网游,中等级别全套高级装备仅需3.25元。我觉得有必要请麦田老师对这个宣传做一下诠释,其实这个“装备”的定义是可以穿着去打怪,还不能是太高级的怪,并不代表你可以穿着这个出去砍人,穿这个只能被秒杀。想秒杀别人还是需要继续烧钱,想要赢得美女的芳心还是需要继续烧钱,想要和别人争美女更加需要烧钱!


我一直有种预感,巨人要么成为史上人妖最多的游戏,要么就成为史上最暴力
+暴利的游戏!其实,并不是你史玉柱一个人会用美女挣钱,那些做仙人跳的人也会与时俱进从QQ上转移到网游,那些习惯了玩人妖的玩家也会与时俱进让自己更不像人妖。

【摘】吃饺子是否应该蘸醋?

只做一句评价,妙哉妙哉!真是太绝妙的故事啦,读完之后自己好好品味一下吧。

据说在一个村子里,人们吃饺子是从来不蘸醋的,原因很简单,村里人见识短,不知道世间还有醋这么一个东西。

这种糟糕的局面存在了很长时间,终于,一个打工者回到了家乡,告诉大家,吃饺子应该蘸醋。

村长听了这样的话,感觉不太好,因为他冥冥中感到,吃饺子蘸醋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至于这个“大逆”如何“不道”,他也没有什么把握,于是召开了村委会,集体商议吃饺子蘸醋的问题。

于是,村里的人开始发言:

东村口的老张头说:“我们吃了好几辈子的饺子,从来是不蘸醋的,历史已经证明,吃饺子不蘸醋是正确的。”

西村口的老王头说:“吃饺子蘸醋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必须要弄明白,我们吃的是饺子,还是醋,假如我们蘸了醋,吃的还能是饺子吗?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慎重!”

“ 孩子他爸说的对!”老王头的婆娘也插了进来:“醋这个东西,我早就听说过,你们知道吗?‘吃醋’可是挖苦人的词儿,假如我们吃饺子蘸了醋,那么我们实际上就是在吃醋,别村的人会笑话我们的,我们村这么多年来,虽然穷了些,但是为人方面谁也不能说咱的不是,咱们可不能为了这点事把人丢尽了啊。”

南村口的老郭头抽了一口旱烟,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嫂子的话在理,蘸醋的问题,可是个原则问题,只要我们开了口子,今天让大家蘸醋,那明天,是不是还有人要蘸韭菜花啊?是不是还要就着大蒜啊?源头把不好,我看早晚要出乱子!而且,退一万步来讲,醋这个东西,是花钱买的,我们村那么穷,连温饱都没有解决,怎么能又开始吃醋呢?”

北村口的老赵头听到这里,拍了一下巴掌,顺便往地上啐了口浓痰,说:“没错没错!外乡的东西,都他妈不是东西,饺子是什么?俺们祖祖辈辈吃了多少代?外边的人整出个蘸醋来,我看他们就是在侮辱我们村的文化,这就叫他妈的‘文化侵略’!我看我们不仅应该不蘸醋,还应该抵制、抗议,明天俺就带着俺们家二娃子、三娃子到村口举标语去,表明咱们村的立场!”

村长听了大家的发言,定了定神,开始了长篇大论的总结。

村委会的会计是大会记录人,他的记录是这么写的:

村长同志在发言中肯定了几位长辈的意见,他指出,蘸醋问题,是一件事关全村百姓福祉的大事,需要全体村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事实已经证明,在现阶段,本村百姓不适于在吃饺子的时候蘸醋,这是由本村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组成、价值观、历史传统所决定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是外乡却并不太平,在涉及到外乡文化的问题上,必须要慎之又慎、提高警惕、坚持原则。吃饺子是生存权的体现,如果连饺子都吃不上,又何谈蘸醋?本村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温饱问题,不是蘸醋问题,因此村委会决定,不允许本村人在吃饺子时蘸醋,也不允许醋、酱油、韭菜花、大蒜等物流入本村。

同时,村长要求各村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对本村村民的教育、引导工作,要告诉他们,蘸醋是外乡人的生活习惯,本村的人如果照搬外乡的那一套,就一定会出乱子,本村的几百年来的发展成绩,就会付之东流,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种吃饺子的方法,就是干吃,如果有人宣扬“饺子蘸醋论”,那么他就是别有用心,我们就要团结起来,坚决抵制,决不姑息纵容!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关于吃饺子蘸醋的争论,就再也没有人提过,全村又安定和谐了起来,村委会后来又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审查外乡来的东西,从臭豆腐到芝麻酱,全都未能幸免。

几年过去了,报纸、电视、互联网已经在村民之间普及开来,但村委会仍然坚持不让村民吃醋,20多年过去了,他们终于实行了一项新政策——允许村民吃饺子的时候蘸黄酱——这件事在村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村里的会计还在从事着他的老行当,在村口的公报栏里,老会计激动的写道:
允许吃饺子蘸黄酱,表明了村委会融入社会潮流的决心与信心,显示了村领导的自信与魄力,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体现了我们村勇攀高峰、搏击风浪的勇气,村领导们——不愧是时代的弄潮儿!

在那时,北村口的老赵头仍然健在,看到这样的局面,不禁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老当益壮的他,仍然带者二娃子、三娃子到村口举起了标语,坚决抵制吃饺子蘸黄酱。

“英雄啊!真有气节!”
村民们看到如此壮举,纷纷夸奖起来…

本文原载自:1510部落,吃饺子是否应该蘸醋? / 凯迪周刊,作者:牧首湖畔

从博客到SNS都不适合中国

麦田说,博客已经过时了,SNS是“博客终结者”。当然,这里麦田指的博客主要是从BSP服务商而言的,并不是说个人独立域名博客被SNS终结了。


首先,博客
BSP服务商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新浪和QQ成为博客BSP双雄。这点我同意,新浪的名人博客和追捧名人而建立的博客的确争得了博客的大半江山,而以火星文脑残体为代表的QQ空间更是现在中国大部分新生网民的集聚地。其他的BSP基本上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战争确实已经over了。


其次,博客的自媒体和交互属性在博客上确实体现的少的可怜
OK,你把自己当个媒体,每天坚持写,但是每个BSP都有内容审核机制,有多少文章被删除了?有多少文章被强制设成私有了?这样的自媒体有什么意义?再说交互性,实质上有极少一部分博客作者会和读者交流,即使是交流也是很短暂,你回复的帖子被博主回复了,你怎么知道?只有再去博主那去看一眼,但是事实上只有很少人会再回去看一眼的。

我一直说朋友是双向的,博客需要互动,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在论坛和SNS时代你可以时刻知道谁回复了你的帖子,谁回复了你回复的帖子,你可以迅速的链接过去,而博客则显得迟钝,就算是很多个人独立域名博客的这种交互性也表现的很差。


第三,
SNS是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有外因诱导也有内因触动。从facebook的兴起开始国内一帮人开始跟风,开始想要做下一个QQ。这样SNS被互联网的掌舵者们鼓动起来了,但是,到底什么是SNSSNS和博客有什么区别?那些在SNS里玩的热火朝天的大哥大姐们想过这个问题吗?SNS的存在就是为了有一大坨人整天无所事事去sns上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最后,博客的商业价值无法被转化出来,
G速客等一批博客的倒掉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博客之所以不适合中国,规格到底是因为氛围的问题。博客确实就是个先天不良的产物,从被引进的时候就被以新浪为代表的一帮人给折腾完了,最后,它越来越畸形化发展到成为大众化娱乐的地方,被定义为把自己的隐私展示给别人看的地方,成了明星们聚集粉丝和恶心自己的地方,成了以脱取胜、以裸化流量、以爆料赚人气、以相互攻击出位的肮脏的地方。


博客不适合中国,但是
SNS就适合中国吗?我看未必。


首先,
SNS要求上网实名制,5Gsns的宣传语是“这年头大家都用汉语实名,你不用大家都不爱和你说话”。这个对中国网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大家都习惯匿名上网了,都习惯穿马甲骂人了,没有实名想说什么说什么,那叫一个爽啊,突然让人传个自己的照片用个自己的真名字,一大部分习惯了地下工作的同志是接受不了的。


其次,从五千年的文明来看,中国的社交和
facebook上的社交完全是两回事。在facebook上别人看了资料就相信了,就可以谈感情做生意,但是在国内的SNS上如果是完全陌生的两个人,你看了我的资料你敢和我谈生意讲感情吗?你不怕我是骗子我还怕你的仙人跳呢!要想跟我谈扯淡之外的话题至少是要在跟我喝酒洗脚按摩之后的事情了。从中国的社交潜规则来看,这样不见面的社交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第三,纵观目前的
SNS网站,美女、名人是访问量最高的群体。恶搞、爆料是话题量最多的群组。史玉柱抓住大众猎美的心理来做网游赚钱,SNS网站也能这么做吗?但是,你不是美女,你不娱乐爆料你就会被淹没了。在SNS网站如何交到朋友,如何实现交互,是个问题。


第四,
SNS网站获取信息主要是看好友动态,那么你首先要加好友BUT,你用的不是真实资料或者你的真实图片长的太吓人了,用户不通过你;或者是你不希望加那么多好友,你还是想潜水,那么,你将获取不到信息。最多是点首页推荐的单身美女的页面进去YY一把,如此而已。


所以,
BSP博客和目前状况的SNS至少就现在而言都不适合中国!或许中国仍将并且会长期处在QQ阶段。如果你想写私人日记还是用纸质的带锁笔记本吧,如果你想找朋友还是去QQ聊天室吧,如果你想看偶像还是去百度贴吧比较直接点,如果你想显示你比较站在互联网的潮头,那么去SNS网站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