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08年06月

进了博物馆它还是一只猪


引一个关于“肥猪废墟存活36”的新闻:

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大肥猪,震后被埋废墟下36天,617被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战士刨出来时,还坚强地活着。许多市民、网友呼吁,不要把这头猪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昨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3008元将这头猪买下来,并给他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朱坚强”。樊建川打算将它一直养到自然死亡。建川博物馆还捐了1万元资助猪主人家恢复生产生活。


这只猪是幸运的,在废墟中
36天后还好好地活着;但它也是不幸的,成了“典型”,“正常的生活”从此被打扰,估计很难再睡个安稳觉了。凡事树个典型,是人类的思维,猪不一定喜欢。猪的快乐场所是农家圈舍,而不是博物馆,它的最大价值功用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餐,而不是将其供起来养尊处优供人顶礼膜拜。如果有关部门真是有钱,还是将其用于灾区民生事业,新闻媒体真要有版面,还是多宣传那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息,多报道那些在地震中艰难地挺过来坚强地活下来的人们。


往往挖掘正面典型,是为了扶正压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一头大难不死的猪戴上高帽,搞的是啥名堂?


这头猪能在废墟中存活
36天,充其量也只能把它的故事划到“奇闻趣事”的范围,有点不可思议,确实是个奇迹。一个博物馆的馆长慧眼识“猪”,给猪以名分也就罢了,但认为“这头猪用生命记录了抗震救灾”,就有些牵强了。36天,只不过是一头猪的生存奇迹,何以和“抗震救灾”挂上了边?


据一个
资深兽医分析,朱坚强之所以能活过36天主要是因为,奇妙的半米空间、无毒的木炭、胖子经得住熬、震后几场及时雨等几个因素,这些是赞美“朱坚强”时必须注意的一个基本前提。而且,以事实为基础,并不妨碍“朱坚强”作为“猪界英雄”的意义。在灾难面前,即使是动物,也有求生的本能,再说,“朱坚强”能够幸运存活,还与当时的空间环境、天气状况、自身伤情以及所存“食物”有关,如果没有那些木炭充饥,没有老天降雨解渴,恐怕再坚强的猪也难以活下来。一头猪,当然没有学过“珍惜生命”这样课程,也定然没有受过什么毅力意志方面的培训,它的存活,更多是出于一种本能,带有一种幸运和偶然,其中并没有多少“含金量”。而宣传媒体把动物世界的普通东西升华到如此高度,除了荒唐还能有什么?


据资料,猪的正常寿命在
20年以下。那么在“朱坚强”死后怎么处理?做成标本继续供人瞻仰凭吊?杀了卖英雄肉?还是风光大葬?不过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卖英雄肉,本山大叔小品上的那个会下蛋的公鸡最后不就是被这么炒的卖了吗。这样猪英雄在死后还能继续给博物馆创造点经济利益更加功德圆满了。


话又说回来了,这样做经过了“英雄朱坚强”本人同意了吗?我大胆的揣测一下猪意,基本上“朱坚强”应该还是更喜欢在野地里自由的撒欢,在一个槽里和其他的普通猪一起抢食吃的。在博物馆就它那么一头孤独的猪,每天虽然锦衣玉食估计除了长膘不让吃之外没什么其他的意思了。哦,对了,还有每天让万人掏钱来看它,和它合影……


在一头猪身上总结出“坚强”的品质,是纯粹的主观主义在作怪。我们可以文学化地赞美一只猪,一朵花,一棵草,却不应做过多的价值拔高。我实在无法理解,我们需要学习“朱坚强”什么震撼人心的东西呢?也许多年以后,人们说起“那年,那猪,那事”,会惊叹一头猪顽强的生命力,但同时,又因为人为的戴高帽、树典型,让这只猪成为一个笑料。猪是无辜的,真正拿肉麻当神圣的是人。


最后,请放过这只无辜的猪吧,就算进了博物馆它始终只是一只猪!

当少林寺遇上电子商务,少林寺网上开店

“少林寺实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其下属公司少林欢喜地有限公司入驻淘宝网.昨日,记者从淘宝网方面了解到,少林寺正式在网上开设的第一家专卖店,专门出售僧侣的布鞋、练功的护腕、佛经等带有少林寺特色的传统文化商品。”


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明天答辩的时候我更有论据了。因为我的论文题目是“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就连少林寺都已经开始走电子商务之路了,何况中小企业呢?少林高僧德高望重不仅是武林的泰山北斗,智慧也过人绝远,眼光当然也不会短浅,所以此次涉足电子商务之选更加证明了,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乃至整个社会而言的重要性啊!


少林寺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对少林寺而言是很有好处的,主要原因如下:


1
、民以食为天,管你是豪贾富商还是一介布衣,都要吃饭的。诚然,“作为少林寺,要以传承佛教文化为本;作为僧人要以念佛经为本”。但僧人也是人啊,每天也要吃饭啊,吃不饱哪来力气习武强身,哪来脑力参悟佛法?所以,他们也需要多募资金提高自己的伙食的。


2
、佛祖总要塑金身的吧,少林寺又不是修苦禅的,所以佛堂佛具什么的还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更换的吧,还有香油,佛香。古时有王公贵族时不时来进香布施一些,或者有遭少林大恩者给佛祖重修金身,现在信佛的人少了,国家领导人没见几个去给佛祖修金身的。我们都信奉马克思主义了,少林寺自然要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3
、少林寺也有自己的田地,自己种点吃的什么的。但是,众所周知近年来农民问题越来越严重,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啦,少林寺要养活这么一大堆人也不是个容易事情啊,少林寺要发展也必须转变思路,佛经上应该也有与时俱进这一点吧。转变个方式开始走实业化道路这个想法本就无可厚非啊。


4
、少林寺一直都是在做生意,现在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做生意而已。上少林游览要交门票,找僧人开光要付开光费,入少林习武更要付费了,就连唐僧取真金之前也要拿金钵去换真金啊。人说释永信是白顶商人,但是他更是一个领导者,他也有义务让自己的僧众过的更好点啊。


5
、直接在网络上购买少林物品,至少不怕是假货吧。以前在地摊上买少林物品的时候还要考虑一下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啊?现在直接买少林本家的这种假冒伪劣产品的恐惧自然要减少了很多吧。同时也是打击了那些以少林之名挂羊头卖狗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了吧。


那么,少林寺进军电子商务开始网上做生意,我们的关注点应该在哪呢?


首先,商品的价值。少林寺是不是拿这些少林产品在牟利?如果是,那少林寺就太过变质!该骂!如果人家仅仅是为了给寺里添些香油,给佛祖重塑个金身,我觉得无可厚非。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


其次,少林寺进军电子商务的主题应该定在“弘扬少林精神,宣扬少林佛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林寺。网络时代想要宣扬佛法当然啊不能再靠化缘了,一不小心还会把你当作乞丐收容遣返了。所以,新的形势下少林寺更应该换新方式做好营销。


第三,从出售的商品看主要都是实物的,没有什么开过光的
XX等等。这样看来就没有什么可非议的,如果哪天卖出个开光的手机号8888888元,那就该举国震怒了!


最后,前些日子救灾的时候少林寺
拿出了秘制不传丹药救灾,不知道这些丹药现在会不会拿到网上叫卖?


外一篇:
大悲寺与少林寺的对比


特别提醒:本文观点可能于某些君子的观点有悖,评论请注意语言!

三观汉武之刘彻入东宫

我最喜欢的历史剧目前一共2部,陈宝国主演的《汉武大帝》、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这2部片子我总是翻来覆去的看,从最开始的狂热崇拜逐渐到能理清其中关系再到试图分析人物命运。如今三观汉武,又有别样感受。


“七国之乱”之后,汉景帝逐渐认识到立储的重要和必要。摆在汉景帝面前的继承人主要有
3个,梁王刘武、长子刘荣、十皇子刘彘。


梁王刘武,一代枭雄,背后鼎立支持的是皇太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在皇位的继承权上,是一个很有发言权的人,她因为喜欢小儿子梁王刘武,所以不顾汉朝的帝位父子相传的祖制,希望汉景帝百年之后,由梁王刘武来继承帝位。她的想法也有依据,因为中国古代有另一种皇位继承方式——“兄终弟及”,也就是哥哥死了,弟弟继承皇位。但汉景帝心目中的储君人选并不是梁王,他也更不想把自己的皇位拱手让给弟弟,为了封堵梁王,汉景帝迅速把栗姬的儿子刘荣立为太子。


长子刘荣,嫡长子,按照汉室祖制立长立嫡,刘荣是首选储君,刘荣为人“骄纵懦弱”难成大器。在刘荣成为储君之后,因为其母亲在政治上的幼稚而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长公主。栗妃因为自己的目光短浅很不理智的拒绝了长公主的联姻请求,这样也就让长公主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也是再次因为栗妃仅仅把目光放在皇后身上和自己的政治幼稚最终导致自己的冷宫自尽。


十皇子刘彘,众皇子中最聪明伶俐和讨人喜欢的皇子。其实,一直大家都没有把目光放在这个小家伙的身上,就连老谋深算的魏其侯窦英都在开始的时候把大把的资本投注到了刘荣身上。最后,因为梁王在储位问题上的不理智和栗妃的幼稚这个小家伙最终赢得胜利。


在这次储君之争中的人物主要有,皇太后窦氏、汉景帝、梁王刘武、长公主、栗妃、王美人、魏其侯、刘彘的舅舅田玢。


在整个人物关系网中最重要的人物在我看来是长公主。长公主在整个事件中可以说是上可直达窦太后下可通朝野上下。她是窦太后的大丫头,皇上和梁王的姐姐。她能在窦太后面前没大没小,她会常常给皇上送美女拍马屁,这样一个女人实际上在刘彻即位初也是威风八面的人物。整个事件中长公主的利益出发点是自己的女儿,她的算盘是让自己的女儿最终成为皇后。于是她在刘荣成为太子之后立刻攀亲家,但是被拒绝了。这样她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刘彘,这次她和王美人结成了统一战线。最终劝服窦太后扶刘彘入主东宫。


其次是刘彘的舅舅田玢。田玢是个很有心机的人,他暗中交好梁王使者套取信息,潜水说服魏其侯,给王美人出谋划策。在刘彘入主东宫的整个过程中,田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王美人还有刘彘本身的作用也是使得刘彘最终入主东宫的一个重要因素。刘彘天生聪明伶俐,知道用“金屋藏娇”笼络长公主,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用《七发》讨景帝开心,幼年的时候就能用舅舅教的汉律理折廷尉,这些是刘彘能入主东宫的先天条件。王美人是个表面厚道处处示弱但是暗藏心机的女人。她和栗妃不同处处向人示弱,把自己和刘彘藏在暗处;她为人厚道在栗妃获罪被打入冷宫的时候还去看她;他目光远大,当长公主跟她攀亲家的时候她按奈满心的欢喜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她八面玲珑,替梁王求情而赢得窦太后的亲睐,向长公主示好让自己受各方支持。


最后,梁王刘武居功自傲、心浮气躁,栗妃目光短浅、政治上的幼稚也是成就刘彘入主东宫的一个因素。梁王刘武仗着窦太后对自己的支持居然向皇上拔剑示威,在数次抢储失败之后最终其击败换暗杀大臣,终于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也让自己离储君之位越来越远,一代枭雄最终却为一个黄口小儿做了嫁衣裳。


其实,实际上梁王和窦太后的想法只能是各自的一厢情愿,不论上长公主还是朝中大臣还是汉景帝都不可能让梁王成为储君。长公主急于需要的是让自己的女儿出位,汉景帝当然想让自己的江山代代传承,而满朝大臣也断然不能接受这种有违宗制的立储方式。梁王为储只能是窦太后和梁王在演双簧而已。


栗妃仅仅把目光放在了薄皇后身上,她心中想的是自己的儿子是嫡长子成为储君是必然的事情,那么她的眼光就集中在了皇后之位的身上。她因此激怒了长公主,不听从魏其侯的劝告,甚至侍宠直接向汉景帝示威。这个女人太过自信、自傲最终导致太子被废,自己死于冷宫。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示弱,处处示弱、事事示弱。越是在复杂的权位斗争中越是要处处示弱,让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处处逞强者身上,最终强者都会在自相残杀中出局,而最后剩下的就是在示弱中积攒力量的那个人。

我眼中的父亲

刚看完《军歌嘹亮》,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又一个当兵出生的严厉父亲的人生经历。不由的让我想起我的父亲,于是顺着自己的回忆写下我眼中的父亲。


7
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活,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忘记这篇短文是在我初中教材的什么地方出现的了,今天模糊的找了一下,被转载最多的是出现在各个幽默网站上,很不明白,不知道这些编辑是什么角度看这个短文的?记得初中的时候爸爸当着我的面念过这个短文。那个时候我很淘气,爸爸说“你看,你现在像不像这上面说的?”当时自己没有什么感觉,今天再次读完这个的时候却很痛心。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很沉默,因为家庭的担子常常压的他透不气来。我的家境不好,小的时候为了供我和哥哥读书妈妈出外打工了。家里,爸爸每天要教书同时还要照顾我和哥哥。父亲总是每天早上
5点多钟就起床先去地里干一会农活,然后回来给我和哥哥弄早饭,然后自己骑自行车走1个多小时的路去学校教书。那段日子里父亲一直很少笑容,父亲常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只要我们咬牙去干。所以,沉沉的稻谷挑子始终还是没有压倒父亲瘦小的肩膀,干涸的花生地也始终没有划坏父亲已经长满老茧的双手,那每天长长的上班路也始终没有磨坏父亲的双脚,2个懵懂的儿子也没有给父亲丢脸!走完那段日子之后父亲明显的老了,那天我回家的时候惊讶的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的胡子已经泛上白色了…….


父亲常跟我说的话是,做人要实诚,不能忘本。其实,父亲原本是有个很好的前程的,当年父亲是叔父辈里成绩最好的,但是因为家里没钱同时供那么多孩子读书,父亲把机会给了小叔叔,自己回家耕田了。最后,父亲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再之后父亲同样有一次机会可以走出农村,但是父亲说“你二叔你小叔都不在农村了,你爷爷奶奶怎么办?你祖奶奶怎么办?我是长子,我当然要留在老人身边”,于是父亲选择了继续留在农村,同时我家的境况依旧一贫如洗。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和哥哥回忆当时的情况,我问哥哥,你恨父亲吗?哥哥说,我尊敬父亲!是的,我尊敬我的父亲。父亲在村里很受人敬重,他正直,他实诚,他孝顺,他同样勤劳!


父亲其实一直很少干预我的学习还有我少年的叛逆。高三之前我一直不上进,一次父亲来找我,隔着窗户看见我考试的时候正在作弊,父亲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做学问首先就是立德啊!我立时羞愧难当。高二的时候我逃过一次学,父亲从老师那把我领回来之后跟我说“其实,命运在每个人的门口都放了一块金砖,如果你懒的连开门去拿都不去,那命运就不会再给你放第二快金砖啦!”这件事之后我开始逼自己学习,在我的分数线下来的时候父亲喜极而泣。我想告诉父亲,儿子一直没有忘记您的话,我正在准备着去拿命运给我的第二快金砖了。


如今,哥哥已经成家立业,父亲仍旧在老家的小山村里照顾爷爷奶奶,仍旧每天准时去学校,哥哥曾经提议给父亲在城里买房子,但是父亲拒绝了,父亲说爷爷奶奶还在呢,我们都走了
2位老人家怎么办?前些日子么么(我的侄子)一岁了,回老家去看父亲还有爷爷奶奶,很遗憾我面临毕业无法回去。又有半年没有看见父亲了,他的胡子是否更多白色了?他的额头是否皱纹更多了?


感谢父亲在我年少的时候教给我的做人道理,不忘本更要合群;感谢父亲用实际行动教会我的生活秘诀,不挑不拣,简简单单,吃的起苦;感谢父亲用自身的经历指导我做事的原则,守时守信,一丝不苟;感谢父亲用生活感染我成长!


马上我就要毕业了,按照父亲的说法他对我投资该到回报的时候了。不过我对我自己的前途依旧没有什么信心,但是我想父亲教给我的东西一定会带我一路走好的!

原创与伪原创

白鸦说,所有的blog是媒体。但是,当有搜索引擎以及SEO和竞价排名出现之后,似乎blog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同时,现在大部分人获取信息还是通过搜索引擎的,这样,blog更显出了等级制度。

通常情况下,你在搜索引擎返回结果后,在前3页里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了。甚至第一页的结果就已经够用了。于是,SEO和竞价排名破土而出并一路疯长。某人说“大多时候是这样的,搜索引擎蜘蛛智力相当于三岁小孩子一样,不能明确分别哪些是原创,哪些是伪原创,因为它的思维太程式化了”,其实,应该再补上一句,这个智力三岁的小孩子更喜欢给了他糖吃的那个家伙!

我想把博客分为这么几类:个人独立域名博客,这些人一般都是专注于博客写作的个人,他们自己掏钱维护这个域名,并且基本上会长更新,也有很多铁杆读者;个人非独立域名博客,这些人一般都是在BSP服务商提供的免费平台上写博客,他们或者更注重的是圈子的交流;群体博客,就是白鸦所说的那类。这3类博客里,最弱势的群体是个人非独立域名博客。我之前做过测试,现在所有的搜索引擎对类似空间性质的博客都很不感冒,基本上都搜不到。如果你够幸运在某个大站上出现过链接,或者和某个大站上某些内容相似,那么你可以搭个顺风车在那里找到你的名字,但是不一定有连接哦!

3类网络媒体(姑且让我这么叫吧)就好比是纸质媒体时代的个人作文、独立写手、读者杂志。而关系上则是个人作文是写给老师和朋友看的,某天被杂志盯上在不给你稿费的情况下给你发表了,甚至有的时候会不告诉读者这个是你写的;独立写手一般都会在某个杂志有专栏,并且他们名声也不小,当然不会有人敢发表鲁迅先生的文章而不给稿费了!杂志呢虽然自己有编辑但是毕竟思维有限需要博采众长,于是适当的搬点其他人的还是可以的。

这里,引用一下我刚看到的文章“搜索引擎如何确定你的就是原创内容”,搜索引擎对于原创的判断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快照日期、蜘蛛抓取日期、页面外连的多少、文章修改程度。不过蜘蛛是先去你的小空间还是后去大站?如果你的小空间压根没有被收录?答案大家都会明白。SO,这里引出一个关于原创与伪原创的问题。

原创,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这个东西是你生产的,经济学上叫OEM(原始设备制造商)。而伪原创则意味着对原创进行的第二次或者第N次经过修改的转载发表。比如修改标题,增加摘要,转载不完整内容,去掉文章图片,甚至直接贴牌出售等等,经济学上叫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和中国目前的外贸行情一样,众多博客文章都被以XX站长站、XX圈、XX社区为代表的大厂家ODM出售了,然后某天你在XX网站读到了自己生产的产品!

rainkero说互联网就是要有分享精神,其实博客的原因就是制造声音,有分众那么你的声音就更大,何必再过多在意文章出处之类的东西呢。那么我想反问一句,分享别人成果的时候不需要感谢一下这些生产者吗?在互联网里获取知识的时候不需要考虑一下道德规范吗?

反过来再问一句,当别人用你的文章去吸引读者眼球、增加PV而且堂而皇之的告诉读者这属于他的原创的时候你什么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顿顿在她的空间加上一个“顿顿有话说”我想这也是实在无法忍受而爆发了吧!而大家也都不约而同的在自己博客里加上“若转载请注明出处”,但是仍旧堂而皇之的告诉读者伪原创的就是OEM产品!更有甚者直接把作者图片水印去掉,超链接去掉,这样做有意思吗?

白鸦说博客媒体现在需要想办法把社会价值转化成商业价值。在我看来,博客媒体在考虑转化商业价值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端正自己的网络道德观念!无数的小群体博客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没有自己的OBM(原始品牌制造商)产品,大多数产品都是贴牌生产或者是直接走私的!很多新闻会在qq.com、搜狐IT、新浪科技、DOnwes轮番出现,但是你会发现每出现一次作者就会变一次,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不知道谁是生产者了,当然,除了作者自己!

当互联网充斥的全部是ODM产品的时候,假如这个文章写的是错误的,那么千夫所指的那个人是谁?众家靠走私发家的网站们,你们愿意承担吗?当然,也许这个时候众位都会在转载的时候注明出处啦,毕竟谁都想做道德的卫士去指责罪人!但是,当他们自己成为罪人的时候呢?

互联网是一个崇尚分享的地方,于是分享网、拍砖网、豆瓣、鲜果等受人追捧,我乐意这样的分享,但是,互联网绝对不是抢劫式的伪原创分享!

外一篇:搜索引擎如何确定你的就是原创内容

白鸦,博客媒体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新浪博客升级门,新浪导演的明星自慰片

新浪的名人博客系统开始升级了,但是,谁都没有料到,这次的升级大大的煽了某些人的嘴巴子。这一事件被大家称为“新浪博客升级门”、“自慰门”,目前已经波及的明星基本上都是一些三流明星。


卷入升级门的明星这回其实应该高兴。明星写博客说堂皇点是跟粉丝交流沟通,换句话说也就是营销自己,炒作一下。所以,从这个层面讲,他们的目的达到了。现在随便百度一下,各个论坛都是他们的新闻。明星们最怕的不就是自己没有新闻吗,这回爽啦。


没有卷入升级门的明星们这回更聪明了。指不定那个角落里谁正笑呢“傻
X了吧,作弊都不会,看我就不自己给自己留言。随便给点钱,流量、留言都给你刷啦”。习惯了纸质媒体炒作的明星们突然换到网络上,还真不适应,一不小心自己把自己炒了一把。还是前一段说的徐大姐比较聪明,直接付点钱流量就上来了,咱不留言都是第一。


其实,我现在有点觉得,徐大姐是不是有内部消息提前知道这次升级事件啊?新闻上说
徐大姐许久没有更新博客了,害的粉丝们都以为徐大姐要封博了。


新浪博客其实也应该高兴,甚至卷入升级门的明星们都应该感谢新浪。是新浪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炒作自己的平台,没有新浪想炒也炒不起来啊。当然,新浪绝对不会担心因为升级门事件众明星们不在新浪开博了。新浪有牛逼的造星效应,这个是众多明星心知肚明的事情,你不来自然有人来,人家新浪才不怕你呢。娱乐圈就好比是青楼,而妈妈桑则就是新浪。青楼戏子永远是新人赶旧人,但是新人要上头牌则永远离不了妈妈桑。所以,这次新浪这次放的“艳照门”很成功,自己得到了宣传,无数网民向朝圣一样涌入新浪看各个明星的自慰景象!不久应该会有更多的明星去新浪开博,即使不给开博费都没有关系。


但是,娱乐造假,是自慰式的短暂快感。短暂的勃起,然后瘫落,再勃起,再瘫落。民众们所有的“饶有兴致”终会在在明星们自己导演的片场里,愈发沉闷,愈发伤感,愈发怨恨。最后,当自慰也无法给自己带来新闻的时候,明星们你们接下来会怎么做?


有人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单单出在新浪?


首先,我觉得这个是新浪一手导演的。是新浪故意想让明星们出新闻,增加自己的
PV。新浪从来就是不缺少新闻的地方,当博客进入中国,大家都以为草根这次可以成主角的时候新浪带着他的名人博客迅速走红。如今的形势是各个BSP服务商遍地开花,新浪终于想起自己开始宣布的2.0测试版本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呢,于是决定给自己升级一下,再多拉点现在的草根明星进来,同时也不妨给在新浪安家的明星们来点新闻。没有新闻的话这些明星也许也不愿意在这里待了,毕竟也许XX博客服务商开出的开博费会更高的。于是,自慰门上场了。


其次,明星想火的秘诀就是炒作!演技是一个因素,但是不是决定你是否可以火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包装、宣传、新闻。纸质媒体时代,给娱记封个红包,第二天就一定能上头条;跟主编潜规则一下,还不就是封面人物了啊。网络时代了,当然要靠博客点击量和留言量还有贴吧粉丝的帖子了,实在不行不还有艳照吗。但是,这些卷入升级门的明星们基本都是网盲或者说他们没有料到新浪会突然给他们来个新闻。唉,留言咱不知道换个
IP或者找个代理IP啊,可劲的那一个ID留言,连马甲都不知道穿一个,这回惨了吧。


不过这个也不怪他们,基本上他们都和导演、编剧什么的潜规则去了,没时间学电脑啊。或者直接一边和导演潜规则一边口述给秘术贴到自己博客上的。


最后,这种现象其实不只是在明星中存在。很多写博客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之前说过流量、留言是大多数博客作者心中永远的痛!我也想反问这样的人,你们为什么写博客?就是为了能让
google、百度搜到你?那你直接找百度做竞价排名不就完了,费这个劲干什么啊!朋友说,这个都是逼出来的,我很同意!国人永远不能摆脱好大喜功、贪慕虚荣给他们带来的强大的自慰快感!


总结一下,这次升级门是新浪自导自演的又一次大规模的造星炒作大片。
主演:在新浪开博的三流明星们;
观众:中国广大网民;
影片主题:明星们需要曝光,明星们需要新闻;
剧情:明星的自慰式表演,自卖自夸、人格分裂、左右互搏等形式多样。
目前,票房成绩未知,影片正在第一轮热映中!


PS:再次敬告各位blogger、论坛版主、IT聚合站、百度空间朋友、无法归类网站,转贴请注明出处!就算不注明出处也别懒的连我的超链接都给我去掉了吧!

哥们,昵称别改的太绝了!

我主要用的IM工具有3个:QQMSNgtalk,加上新出的百度hi数目上看是4个。但是,我把MSN整合到gtalk了,同时,百度hi上基本现在还没有多少聊的起劲的朋友,所以,实质上看一共就2IM工具。


QQ
:因为企鹅的先天条件,已经垄断了我的大半个好友市场。基本上我的大学同学、老师、初中同学、家人、朋友都在QQ上,所以QQ也是我使用最频繁的IM工具。

MSN:部分没有被QQ箍死的同学、朋友;以及上班的同事基本上在MSN能找到。

Gtalk:嗯,都是熟悉和认识的人。

百度hi:刚刚新起,目前还是一片陌生人。
我的
QQ里,刚数了一下差不多有400人,但是,事实上我看了一下,我认识的人不足一半,数量最多的还是大学的同学,上线最多的也是这个组的。MSN+gtalk一共不到80人,基本上都是认识的。


前些日子有个活动,我需要用
IM工具通知所有的参与者。于是我开始翻开QQ分组里的LNTU组,开始找相关人员。当打开分组的时候我傻了,因为,基本上,大家都改过昵称了,除了常聊的我能知道是who之外,其他的,基本上我都不知道是谁了,加上那些在我好友里,但是,一句话没有和我说过的人…….崩溃了,我不得不凭他们写的资料来看谁是谁,实在不能确定的还要通过聊天记录来看。


但是之前我机器大补过,很多记录遗失了,而且现在似乎很流行资料空白化、头像非本人化、个性签名脑残化、详细资料扯淡化、
QQ空间火星化…….折腾了一圈大约还有18人还是无法辨认。今天终于受不了了,开始逐一的给QQ联系人备份,足足花了近1个半小时才把QQ里所有的人备份一遍。


我一直不想着去备注我的
QQ联系人,有安全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喜好。

1QQ的安全性太低了,指不定那天QQ就被人撬了,于是,他可以轻松的通过你的备注给你家人发信息,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所以,即使这次备份我也没有把我家人的QQ备注出来。


2
、备注联系人之后,聊天记录里的显示全部是真实姓名的记录,隐私度大大的降低了,而且QQ的聊天记录如果没有设置的话是不加密的,于是乎,太可怕了。不过现在好像能设置成不显示备注昵称了,这个看着还不错。


3
、有的时候我自己备注完了之后再搜索的话我有可能忘记了我怎么备注他的了,这样的话搜索都搜不到了,那不更郁闷。所以,这次我一律备注全名。而且备注之后和显示这帮家伙的千奇百怪的昵称相比,还是显示他们的昵称比较有意思。


但是,
MSN就不同了,基本上不存在备注的问题,邮件地址相对于QQ的数字ID而言要稳定的多而且更容易被联想记出。至今还没有看见我MSN里的联系人有多少说自己的邮箱丢了的,倒是QQ里每天都能收到因为丢了QQ所以换QQ的消息。这样一来基本上他们的地址都是固定的,邮箱ID也都是和他们的真实姓名相关联的,找起来比数字ID还是方便了很多。所以我不用担心MSN里的联系人修改昵称的问题,当然,如果人数再多的话就不一定了。但是,如果他们不随意更换自己的邮件地址的话相对于冷冰冰的数字ID应该找起来也不麻烦。


那么,现在有这么几个问题:

1数字ID相对于email以及百度的杂乱ID,哪个更容易被接受?事实上又是哪个更方便使用?我的答案是email!现在QQ已经推出了邮箱绑定和邮箱登陆功能,百度hi也已经推出了邮箱功能,这样看来不久之后我似乎可以考虑用一个邮箱登陆4IM了,实际上我现在就是1个邮箱登陆了MSNgtalk的。


2
如果所有的IM都互联互通,那会怎么样?如果IM最后发展到都可以用邮箱登陆了,那么是否相当于一个邮箱就是所有的IM了?如果有人能够开发出一个整个所有IM的客户端那么结果会是怎么样?之前的我们看见MYIM做过,但是不久倒闭了; pidgin一直在做这个;貌似好像最近又出了一个新的客户端也是在整合这个。不过,QQ这个垄断了我们大部分好友的家伙如果不松口估计没什么戏,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离开QQ我们确实少了很多朋友。


3
、如果不能实现互通,能否让所有的IM软件有一个统一的聊天记录保存方法?QQ是直接在安装目录生成一个QQ号码的文件;MSN、百度hi可以自己选择目录;gtalk很帅气直接放在邮箱里了。不过,之前放出的QQ2009已经把目录放在了CMYdoc里了,MSN和百度hi如果不注意设置会在机器被黑之后丢失所有的聊天记录。如果所有的IM都可以通过用户的选择把聊天记录放在一样文件夹里,那应该就很爽了。


最后,希望大家昵称改的不要太考验我的智商了,至少保留一个能让我联想到你是谁的信号吧!不然我要请你吃饭都找不到你,那你不是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