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08年12月

流氓亚马逊

根据豆瓣的推荐,曾经在亚马逊购书一次 ,当时填写了E-mail,因为不影响买书,所以也就懒得去验证E-mail。 本来以为这次交易完成,大家各不相干,相安无事的,但是,不久之后开始收到亚马逊的E-mail邮件推销。 E-mail里很纯情的写着“如果您不愿意继续接收来自卓越亚马逊的自动订阅类邮件,请点击退订本类邮件”点击红色的链接退订,结果,永远是出现那个404页面。

(我在寻找什么?我在寻找个说理的地儿!)

没法,只好到后台退订,进入后台发现有提醒验证地址,然后注意到一句提示:“在您之前,您的订阅将不会生效。这对您第一次订阅我们的杂志和在您变更您的 email 地址时是必要的操作,否则我们可能无法将杂志送达您所指定的E-mail地址。”花了2分钟仔细的分析句子结构,揣摩中心思想,顿悟:这意思是说:我的订阅不会生效,当然,我退订的也不会生效。换句话说就是:必须要验证E-mail!这交易远远不是我天真的想象的那样的,亚马逊的意思是,这事,没完!

好吧,我屈服了我验证E-mail去!(当然,你也可以在gmail里直接给他列入spam)。验证之后,果然,可以退订了,真不容易。

好吧,你赢了,我验证了,我也退订了! 流氓亚马逊你赢了!

脑残的MSN 9 卸载程序

不久前,SMN推出使用版的SMN 9,当时大林发了个投票(在5G翻了N页没有找到这个投票,后来,google一下“大林 5G投票”赫然在第一页看到了我要找的东西…),44%的人愿意尝试新版本。
后来,不断传出该版本SMN超级花哨、该版本SMN不支持MSNshell、该版本SMN占用资源等消息,朋友开始卸载,但是,都反应该版本SMN无法卸载
今天,终于知道了,不是无法卸载,而是,SMN 9的卸载程序做的太脑残了!敬请看图:

点此查看大图

默认情况下,已经安装的程序是被勾选的,对话框上提示“选择要安装或卸载的程序”,好嘛,既然你帮我选择了,我就点继续就OK了,但是!“继续”按钮是灰色的,根本无法点击,也就根本无法卸载!

实际上这里SMN有一个提示“选择或清楚复选框以安装或卸载某个程序”,意思就是说,选择表示安装、不选择表示卸载,同时,这个程序是我在“控制面板——更改或删除程序”中找到SMN然后点击“更改/删除”之后出现的(因为SMN并没有在程序中提供卸载),也就意味着这是删除了。
SMN很天真的把卸载和安装放在了一起,但是,事实表明,这个尝试是错误的!因为,基本上没有人会在经过了这几个步骤(4次点击)找到“更改/删除”之后 还会去留意这是个“Windows live 安装程序”,我们都会默认这是个卸载程序,更加不会去留意下面那段注释“选择或清楚复选框以安装或卸载某个程序”(即使不是从控制面板的卸载程序过来的, 从视觉上这行字应该也不会被注意到),潜意识里这里勾选了的程序就是将要被卸载掉的程序。

这种设计,可以理解为脑残,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是丫太流氓了,就是不让卸载,故意这样设置。

PS:在正式版的SMN 9中,这个问题得到了修正。卸载和安装还是被分开了。

Ten Fundamental Rules For UED

1 More features isn’t better, it’s worse 更多的特性并不一定好,反而更糟糕
Feature overload is becoming a real issue. The last thing a customer wants is confusion-and what’s more confusing than compa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unless you are en expert? Only nerds get a kick out of reading feature lists. (I know – I’m one of them.)
过多的特性正在成为一个事实,用户最终就是混淆,而且,这比技术说明更令人混淆,除非你是一个专家?只有那些书呆子才会看明白那些特性列表.(我知道我并不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2 You can’t make things easier by adding to them 增加东西并不能使事情变得更简单
Simplicity means getting something done in a minimum number of simple steps. Practically anything could be simpler – but you don’t get there by adding features
简单意味着用最少的简单步骤来完成一件事,事实上,任何事情都可能很简单,但是通过增加特性你并不一定能完成
3 Confusion is the ultimate deal-breaker 让用户迷惑是毁掉业务的终级手段(不要在功能和表述上给用户造成混淆)
Confuse a customer, and you lose him. And nothing confuses more easily than complex features and unintuitive functionalities
使一个用户对产品产生迷惑,你就失去了一个用户,这将无济于事并且比复杂的特性和非直觉的功能更让人迷惑
4 Style matters 风格很关键
Despite what nerds may think, style isn’t fluff. On the grand scale of things, style is as important as features-if not more so. Style and elegance can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a good user experience. But style isn’t just looks, it’s a global approach. Fancy packaging isn’t enough
尽管那些书呆子可能认为,风格是没有价值的东西.重要的是,风格和特性一样重要,至少是这样的.对于一个好的用户体验来说,风格的典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模式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东西,它是一个全局的过程,华丽的包装是不够的
5 Only features that provide a good user experience will be used 只有在一项功能可以提升用户体验时才加上它
Why did the iPod catch on? Because it was so self-explanatory, and it remains the market leader in terms user experience. Sure, it may be excruciatingly difficult to make devices like digital media players or computers easy to use; but if a product is complex, intimidating or confusing, its chances for success are minimal
为什么iPod会流行?因为它是不需加以说明的,并且在用户体验中保留着市场领导地位.当然,使象数字媒体播放器或者计算机这样的设备能够简单的使用可能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一个产品很复杂,比较强迫的让人使用或者让人觉得迷惑,那它成功的机会是很小的
6 Any feature that requires learning will only be adopted by a small fraction of users 任何需要学习的功能都只会吸引一小部分用户
Learning new features, even the ones that a user might find interesting or intriguing, is a real issue: nobody has time. Getting consumers to upgrade and adopt new features is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software publishers face these days
学习新的特性,即使用户会非常有兴趣或好奇,但是事实确是:没人有时间.使用户去升级并且使用新的特性是软件发行者目前面对的最大问题的其中一个
7 Unused features are not only useless, they can slow you down and diminish ease of use 无用的功能不止是无用,它会破坏易用性
Over time products become convoluted and increasingly complex to use. The frustration of not finding the one feature you need among a flurry of stuff you don’t need, want or even understand, can be considerable. (Ever heard of program called Word?)
过时的产品会使用户难以理解并且增加了使用的复杂性.在你不需要的,不想的或者甚至不理解的一大堆东西中不能找到你需要的一个功能性的挫败是值得考虑的.(是否曾经听说过程序被叫做单词?)
8 Users do not want to think about technology: what really counts is what it does for them 用户不会关心技术,他们只想知道产品能做什么
The best tool is the one you don’t notice. Why do you think pen and paper remain vastly popular for brainstorming? Because you don’t have to think about them. Pencils don’t crash.
最好的工具就是你并不注意的工具.为什么你会认为在智力爆发的时代笔和纸仍然非常流行,因为你根本不需要想起他们,铅笔不会垮台的.(就是好所用户不关注形式是什么,他们只关注最后的结果和功能能做什么)
9 Forget about the killer feature. Welcome to the age of the killer user-experience 忘掉关键功能,关注最重要的用户体验
When technology achieves something desirable without being in your face, when it know how to integrate itself into you wishes and desires without distracting from them, that’s when technology lives up to its potential. Unfortunately it’s not that simple to get there.

10 Less is difficult, that’s why less is more 简洁很难,因此少就是多
Let’s face it: it’s usually harder to do simple things exceedingly well, than to just pile up features. The 80/20 rule applies here too: do well what 80 percent of your users do all the time, and you create a good user experience
让我们来面对一下:比起只是堆积特性来说,通常很难将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得非常的好.80/20规则也应用在这里:始终做好你的用户所做的80%的事情,你将会产生一个很好的用户体验
PS:E文和我一样不好的童鞋请按Ctrl+A阅读!

来源:我也不知道。

猜想李米的猜想

他们说电影的主题是:爱一个人,你会等多久? 值得呢,一辈子不算长。 不值得呢,一秒钟也太久。 谁知道呢? 如果你一直给我写信,如果你认为遇见我是生命中最好的事之一,也许,值得。

不过,我想用2部电影的名字诠释一下《李米的猜想》:为爱《独自等待》、光荣的理想(《光荣的愤怒》)。

为爱独自等待

《独自等待》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城市电影的名字,用它,同样可以诠释《李米的猜想》。

李米、方文、裘水天甚至菲菲,他们,都在为爱独自等待。

裘水天于李米而言就是她在镜中的另一个自己。仅仅为了一句玩笑话,他愿意放了他以为知道他心中的那个香香在哪的他的人质,而且不惜与同伴反目。裘水天始终相信李米知道香香的下落,他甚至会天真的告诉李米,“我会去看她的,你告诉她我很想她”。裘水天的出场延续了王宝强一直的傻,一直的弱势,而这一切恰恰是为了反衬出这爱的力量的伟大,最终,他杀掉了那个同伙,理由仅仅是为了一个莫须有的关于他女友的消息。

李米花了4年的时间独自等待着方文,李米不愿意搬家不是因为要对方文吼一句“你他妈的怎么不去死啊?”,而是因为她害怕她搬家了就收不到信了,他再找不到她了。她独自等待,她每天神经质的叨叨着那些数字、云里雾里的跟她的乘客聊天、把自己淹没在浓浓的烟云里,除了方文,她眼里谁都没有。当知道他们丢失了那本满是方文照片的杂志的时候,她不顾一切的顽抗,像个疯婆子,完全没有了开始被劫持时候的那种恐惧、无助。

李米四年来一直接到信,这个感觉就像在机场,有人告诉你飞机晚点了,但是永远不告诉你几点起飞,她的状态其实是很躁动,你就像永远在天上飞, 你没有一个着落点,永远不知道这件事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这个信什么时候可以完。这儿个人到底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回到这里来。他就像生活在你身边,你又真的不知道他在哪……

可是,最终,他们谁都没有等到……

李米看着从她眼前掉下来的方文,整个人瘫软了下来;警官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裘水天这一辈子也别想再能见到香香了。

光荣的理想

《光荣的愤怒》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我把他变通了一下,同样可以诠释《李米的猜想》。

方文、裘水天、甚至于裘火贵,他们,都有光荣的理想。

李米和方文都没有考上大学,选择了做一名出租车司机,他们的梦想是开一家属于他们自己的超市。方文因为达不到李米父母的要求不得不选择了“突然失踪”,最后竟走上了贩毒的不归路。李米在影片中的造型永远是一副瘦弱的身躯套上宽大的衬衫和牛仔裤,每天四处艰辛的奔波着,还要承受内心巨大的绝望的思念。她一个人痛苦地蜷缩在床上,她跟在挽着另一个女人的方文身后歇斯底里地哭泣…..

裘水天于方文,其实也是一面镜子,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起因惊人地相似:女方父母提出了超出自己能力的经济要求。为了爱,走上不归路。

理想是光荣的,但,当这光荣的理想照进了残酷的现实,结局只能是令人扼腕的。

因为三年没回家而不得不携毒的裘火贵自食其果,攒够了钱准备开始美好爱情的方文留给李米的只有一段DV….不过,这里,导演仍旧没有把所有的希望掐灭,裘水天依旧怀着甜美的理想,依然坚信他会见到香香。

在这个日渐异化的都市里,一些喜剧成为了悲剧。一个女人,四年,苦等一个不告而别的男人;一个少年,苦等一个离开乡村进了城市去赚钱的女友”———这在当下物质社会的语境里,有那么点童话的色彩。而这个童话色彩,并非是电影一贯制造的、白日梦般的童话,而是原本平凡的爱情行为,被变形成一种天方夜谭,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PS:认识并记住曹保平导演完全是因为他的电影《光荣的愤怒》,那是一部质感粗粝甚至粗糙但相当成功的小成本农村题材电影。剧中裘火贵的扮演者王砚辉也在《光荣的愤怒》中有优秀表现。

你是合格的分享者吗?兼谈Greader改版

在我的笔记本死掉无力购买之后,我发现除了每天仍旧离不开网络之外,其实其他的对我的影响并没有太大。因为我每天依赖的东西只需要一个U盘就可以带走,确切的说是一个浏览器就可以带走,我用FirefoxPortable囊括了我所有需要应用的,Googlereader 、gmail(gtalk)、Gdocs、and so on。就像我之前说我一样,似乎我已经被google套牢了

扯远了,扯回到今天要说的Greader上,前不久Greader换了一张新脸, 加到了friend的权重,当时,我说,这样可能带来的问题是:信息洪流。是的,现在看来,确实是这样,如果你的gtalk好友足够多,同时他们对你开放 share的足够多,你会发现一个很可怕的现象,你的Greader中的Friends‘ shared items会比你的subscription还多。然后你再仔细看,同一篇文章被N多人同时share过,你翻过这篇其实你并不喜欢的文章N次…..

或者你会说了,你直接hide那些share很多的人不就可以了?但,这并不是个治本的方法。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有二:
1、他们不会使用Greader的add star、share、share with note功能。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很有用处,但是大家都基本上已经知道了的,那么,你没有必要再给别人热一遍稀饭了(很多年前的时候,我初中语文老师管不断复习那些 旧的不能再旧的知识点叫热稀饭),请直接点”add star“。这些项目将会出现在你的”starred items“中便于你查阅。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很有用处甚至拍案惊奇,同时,你也很想让大家知道你读到了如此牛逼有见地的文章,那么,请按share。他将会出现在You shared items 页面,同时如果你绑定了TwitterFriendfeed 等工具,他同时也会出现在那里。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实在牛逼的没法说了,同时你对里面的某些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句子很上瘾,亦或者你对作者的观点表示怀疑,请点share with note,然后填写上你摘的句子或者你反驳的句子。
要知道,你的Greader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再看了,拜托你搞点有质量的内容出来分享吧,别把我们当小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分享者,请猛击这里
2、Greader本身的share设置我觉得有问题,可以做如下改版:
1)在SNS里,当多名用户同时分享了一个用户Z的时候,显示成:A、B、C、D…shared Z。这样,在Greader里如果是A、B、C、D…同时share了一文章,则可以在现在显示的位置显示成:Shared by:A、B、C、D…
2)当多名用户同时share with note某文章的时候,显示成
Shared by A:XXXXX
Shared by B:XXXXX
….
3)一个超级无敌霹雳牛逼的文章下面可能会显示成:
Shared by:A、B、C、D…
Shared by E:XXXXX
Shared by F:XXXXX
….

另外,有几个不成熟的问题:
1)现在的Greader的头部是否有些显得过长了?如果再往上缩一点是不是会空出更多的阅读区域,更好一点?
2)subscription部分的refresh按钮如果不被折叠掉,还是显示成以前那样的是否会更好一点?
3)mark as all read 这个不常用的按钮需要搞的这么突出吗?订阅了就是为了看,老是点这个的话那你还不如直接退订
4)翻看下一篇文章,你用快捷键J or 鼠标滚轮 or 点击Next item?

同时迷博你的twitter、fancebook、豆瓣

如果你是一个博客,你会发现,现在发博客远比写博客累。

如果你是一个迷你博客,你也会发现,现在发迷博远比写迷博累。

这是信息泛滥时代的无奈。

…..

今天先不扯这个,今天介绍一下如何同时更新(同步)face booktwitter、豆瓣and so on上的迷你博客。

工具:http://ping.fm/

俩把刷子:通过它你能发布一条消息到你的所有社会化网站,例如TwitterFace bookMy spacetumblerPouncePlurk,总之都是国外的主流社会化网络就对了,当然对于开放API的国内网站也支持,比如今天要绑定的豆瓣。而且发布的方法也很多,可以通过iGoogleGadgetIMFace book AppEmail和手机发布。他们还提供API,你可以制作更方便的发布工具。

注意:Ping.fm 根据用户更新的站点类型进行了分类,将用户的发布动作区分为:Default(默认发布到所有站点)Posts a status update(仅发布状态更新信息)、Posts a blog(仅发布日志到博客)、Posts a micro-blog(仅发布信息到微博客)三类,这样用户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更新的站点。相对应的,当用户使用 Google Talk IM 软件发布信息时,分别使用@s message@b title^body@m message 来区分以上后3种方式。

首先,猛击这里注册一个ping.fm账号先。

然后点击进入http://ping.fm/networks/页面,这里是所提供的所有Social Networks,点击“Add Network”,下面的事情不需要再教了吧?

按照这个方法炮制一下,很快搞定了twitterfacebook的绑定。

至于豆瓣(更新你的“豆瓣说”),直接猛击这里看教程就可以了。人家比我说的明白多了。

最后,在http://ping.fm/dashboard/页面下面找到“Services / Tools”绑定你想要通过它发布的IM工具。

加了他的gtalk机器人,测试了一下,速度很快,同步更新到了豆瓣、twitterfacebook,效果很不错。

Q:可以绑定企鹅牌的滔滔吗?

A: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可以。

Q:还有和他类似的工具吗?

AHelloTXTSyncBusswitchAbitand so on

!!我这说微博客呢,没说博客!!各位想回复的搞清楚这2个概念再说。

附图,ping.fm支持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