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商务

一个哥们告诉我,他现在开始倒卖服装了,我甚是惊讶,我说你不是在上班吗?哪来的货源呢?他说,很简单啊,直接上网上淘去。
基本上,他的流程是这样的:白 天上班的时候在网上“淘宝”,选出比较好看的款式与样式,然后小批量的购买,之后把这些从网上得到的宝贝以地摊的形式出售掉,并从中获利。联想了一下,每天下班的路上,确实有很多人在做这样的事情。他们或是背包、或者奥拓、或是面包车,背包打开,车后备箱升起,就是一个小小的摊位。
这种摊位的好处在于,摊位租金成本为零,方便出货,方便撤离,不存在大程度的产品积压,不太占用时间,时间多在晚上,地点当然是在人流比较大的地方
利用工作间隙逛一逛就可以搜罗到货源,比去实体市场淘宝成本低了很多;就一个背包一块布或者一辆车,城管来了卷包就撤了;他们大多的进货的数目不会很大,当天或者3天之内能够卖完;利润不是很大;同时晚上吃完饭出去也是带着休闲的心情去的。

这种模式很有趣,当大家都在网上被网商们挣钱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在逆着产业链走,试图跟网商分一杯羹。这种做法是不是电子商务?我觉得是,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应用。
目前很多人仍然有这样的购物心理:对网购不放心(无法感知产品的好坏、对支付安全持怀疑态度、对繁琐流程头疼),但是自己没有时间去实体店逛,他们只能在下班的时间购物,但是很多商城这个时候已经歇业(当然,专卖店和大商场营业,但是这个不是他们的消费地点)。
于是,他们希望得到一个渠道,可以在下班时间 购得自己财力能及的东西,并且可以在吃完饭遛弯的时候完成。
这种模式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地摊上的东西都很便宜、大多是晚上出摊,并且是在他们经常遛弯的地方、这些产品都是经过地摊主筛选过的、可以对这些产品直 观的进行二次筛选,包括试穿。实际上地摊主们为用户解决了筛选时间成本和第一次的价格筛选,他们从中获取的也就是这方面的利益。

在我的理解来看,目前的电子商务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种渠道商务,贩卖的是不对称的信息
wkcow说, “企业应该先电子化,然后再电子商务化。电子商务应该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品牌电子化,然后人员电子化,最后是系统电子化”,这句话我很认同。目前很多的 公司涉足电子商务,仍旧是传统的一帮人在做,在把传统的理念继续复制到网络上,很难长大;急功近利,不愿意去养市场,期望速成,于是做了不到2年看不到盈 利赶紧撤走。
马云一直在强调说,阿里巴巴也好,淘宝也好,缩短了渠道商的暴利,从而把产品的整个价格降低下来。实际上也是在说,阿里的平台就是一个渠道,只不过是把传 统的渠道搬到了网上而已。B2B2C的模式也是一种渠道商的模式,B通过另一个B出货,和B通过一个线下经销商出货,本质上已经没有区别了,就是在自建渠 道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拓展销售渠道。

当然,当渠道为王的年代过去,电子商务最终的竞争力应该是在品牌、服务上,但是这个年代的到来,还很久远……

最后,得到几个信息,记录一下,谁愿意去分析的话,可以分析一下:
1)网上“淘宝”去摆地摊的哥们说,她媳妇(85后)不会使用淘宝,都是在拍拍上淘货的。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麻烦,其实他也不爱用…
2)某淘宝店的店主说,其实她并没有在拍拍上上什么货,倒是促成了几笔交易。原因在于,她QQ上的好友多,并且不少是淘宝店的顾客,他们寻着QQ面板的提示去的….
3)某淘宝资深玩家给我展示了一把炒作的商家们是如何炒作出货数量的。之前我觉得在商品的排序上就某单一产品列出一个按照出货数量排序应该可以适当的缓解 信誉评价的问题,如此看来,这个想法还是不成熟……该资深玩家表示,现在在淘宝上买东西最头疼的就是,需要鉴别哪些是炒作出来的,这个大大的提高 了购物成本。
呃,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不是炒作出来的数量和信誉倒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关键是看卖家本次交易的产品是否合格,态度是否友好,售后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的话可 以投诉、退货等等。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淘宝太过于强调信用度的价值,同时又没有一个健全的机制来进行管理,所以导致整个信誉度体系十分混乱,造成了很多不 正当的竞争。
4)仍旧有很多人简单的认为做网商很轻松很风光,总是想自己也搞一个网店。但是,只有店主们才知道这些是如何的不容易,某卖家跟我说“她总觉得自己的店铺难看”,我问为什么,她说自己不会做,于是找人做的,还花了钱,但是效果很差…..
我的理解是,网店就相当于三几个人在经营一个小型的网络公司。从货源、设计、营销、运营、配送、售后、客服、….这些都是很复杂和很需要精力的事情。
实际上,我始终认为,当大家都打破头去钻一个空子的时候,这个事情并不一定有什么搞头。不如跳的远点整体的看一看什么形势,然后找个暂时还没有多少人钻的 空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