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自己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很多类似的模块设计。早前也许在某个产品中设计过,很想在这个产品中也搬出来用用,典型的比如首次进入的定位、找回密码、注册表单这样的。

但是,最近发现,每次当我有类似这样的念头的时候,做出来的东西总是很不能让自己满意,更会被团队的同学质疑。然后,重新开始设计的时候,放弃之前的想法和思路,会发现有完全不一样的更适合的方案出来。

比如,早前做首次进入的定位模块,会在检测到用户2次进入的时候城市不同的时候弹出提示,让用户决定是否切换。后来做快捷酒店管家,觉得这个设计好傻….干嘛要让用户再选一次,干嘛不直接就给出当前位置附近的东西,这不才是LBS嘛….

过去的经验这个东西,使的好了便是利器,放不下便是自残的凶器。其精髓在于,留下的经验里,是徒有其形还是已得其神!在一次次的同类型模块设计中,留下来的应该是对产品核心的理解,而不是其表现形式。

这似乎就是“重来”的力量。redesign是每个产品设计者每天都应该思考着的问题。

对约定俗成、司空见惯的东西提出疑问并思考是很好的思考方法。如果“质疑-思考”之后还是发现,目前的通用做法最好的,至少你知道为什么了而不是盲从,如果发现约定俗成的做法不见得合理,或许你就可以通过“重新发明”某件东西来获得成功。

 

后来,听一个同行聊近年很多大公司从互联网业务到移动产品业务的转换之艰难。

我觉得道理类似,对于移动互联网,很多的大公司缺少重来的勇气,始终在尝试“迁移”,用原有的业务经验和产品手法继续在移动互联网上运作。所以,总有那么一点差强人意。

从互联网产品到移动互联网产品,用户的使用场景、用户的使用对象、用户要解决的问题都在改变。这种改变导致产品如果继续用之前的思路来展开,无法胜任了。我们需要做的是,重来,重新从用户、场景、任务、设备四个角度去思考,去观察,去设计。

当然,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迁移,也会存在对已有利益的损害与博弈,这属于另一个层面的话题,我们只看产品设计的思路。

很多时候,最大的竞争对手总是自己,企业永远都不是被竞争对手打败的,而是被自己弄死的。不要让经验成为包袱,推倒自己,重来一次试试。

 

—— 以下是微信公号中最近比较有代表性的提问:

问:需求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口渴了是需求,而喝冰水、喝茶、喝可乐是功能。

问:你对罗永浩的锤子Rom有什么期待?

:我只期待他更android一些。

问:做互联网产品跟年龄有关系吗?

:没有。

问:你是不是很爱抽kent烟?还有,你胖不?

:我只抽硬包红河,抽了8年。70kg,178cm,算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