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产品设计

易使用和易学习

固定路径是个挺矛盾的词儿。

如果我们说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有固定思维依赖固定路径,大约不是一个好的评价。

但是在产品设计里,固定路径又是个很重要的原则。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一个设计师设计了一个公园,但是忘记设计小路了,开放了公园之后,游人进来,哐哐哐踩出一条路,于是,设计师就在这条小路的基础上做了些修饰,结果出奇的好。

比如我们常说工程师的桌子很乱,某个人的位置很乱,堆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你发现桌子的主人要找到一个东西却很快。

因为,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就是固定路径。固定的意味着习惯,习惯带来惯性,惯性让效率更高。所以一个聪明的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不会经常去动导航,也不会经常去调整高频功能的摆放位置,甚至是使用流程。

在这方面微信简直就是样板戏。微信的基础信息架构基本就没做过任何改动,顶部的搜索、右上角的+、底部4个Tab,发了这么多版本,做了这么多功能,但是这个固定路径一直不做任何调整,我常常都觉得他们的设计师是不是个禁欲系的男人。

有一次,微信做了一次功能的路径调整,把群收款从群聊界面右下角的+移动到了首页右上角+的收付款里。

我开始是很不习惯也很不理解,后来我有点明白了。微信这个禁欲系的男人对「固定路径」这个思想理解的是多么深刻,在功能扩张上是多么的克制啊。

这个改动,其实是做了2个事情。一方面是吧同类的功能做了一次归类,把所有跟交易相关的场景都放在了收付款里,(红包其实不算是交易,更多是社交手段);一方面是在刻意培养固定路径。

好处是培养了用户的固定路径和习惯之后,后面可以在这个收付款里叠加更多场景,同时,不会因为分散个不同的路径去而影响了其他功能的使用,不会打扰用户。

细思极恐,真正的高手。

禁欲系的产品里还有一个就是快手。我大概是16年开始关注这个产品,从16年的2月到17年的1月,他们大概发布了72个版本。所有Appstore的版本更新里,永远只有2句话:1、问题修复以及性能提升;2、优化用户体验。

在各路人马想尽办法在Appstore的描述里耍花枪的时候,这简直就是APP界的一股泥石流啊!

而快手的信息架构也是足够稳固,从不做任何改造,所有的改动都是基于固定路径来优化的,实属不易。

常常有人问,设计师做设计到底是在做什么,其实,设计师做设计就是在做建房子。建房子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稳固,稳固的基础上在做去创新。

支付宝的产品设计,从来就没有稳固过。如果微信的产品设计主刀者是个禁欲系的男人,那支付宝的产品设计主刀者一定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

每次进入支付宝都要花几秒时间思考是不是打开了一个假的支付宝,判断确实是真的支付宝之后,再花几十秒思考那个按钮在哪里…简直就是你找了个女人,他平均每个月就要去韩国一次,月月都有新惊吓啊….

微信的固定路径思维和克制思维还有一个表现也很有意思。就连支付成功页面这种地方,微信都会很克制的不去随便增加元素。始终让用户的关注点放在我付了多少钱,是否付成功了之上。

或许对于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师来说,首先得让新的功能有很好的可学习性,用户用很少的时间就知道怎么用了,然后,是不断的培养这种路径,让这个固定路径带来使用习惯,提升效率。

所谓,低频功能易学习,高频功能易使用,自勉。

对SaaS业务的几点感受

去年一整年都没有写什么东西,在年末的时候随手写了一篇流水账的总结。收到不少真爱粉的反馈和留言,有不少人说因为看了我写的内容,所以开始从事互联网产品设计,也有人说因为看了我的内容,所以做了相关的研究,最后获得了博士学位。

我当然知道,他们拿到这些结果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我只是一个很小的推动力,那是人家客套,所以特意反馈来感谢我。不过,看完这些反馈我还是有些小激动的,感受到了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价值。所以我决定,这一年,重新开始写点东西。

不过,我并不能保证我能坚持多久,随缘吧。

——下面是正文,前戏不能太长——

我的职业生涯,在2017年之前是没有做过ToB的业务的,全部都是ToC的产品。

在去年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说,我得换个领域,换个完全不熟悉的事情去做,这样能让我更清楚的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所以,我从C端的产品开始转移到B端的产品。搞了一年,很痛苦,不过还好,没死,觉得自己慢慢摸到了一些门道,今天就来说说感受吧。

SaaS产品的第一个特点是角色更丰富,流程链条更长

如果我们做一个面向C端的产品,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思考直接使用者C如何跟我的系统发生交互即可。而角色的划分实际上是对一个大的角色C的多种不同人群的划分。产品直接面向最终使用者,思考路径更短。

而面向B端的产品,我们拿面向零售的SaaS业务举例,他的基本业务形态是SaaS产品服务B端商家,B端商家服务C端消费者。 那么,我们需要考虑B端商家这一层的不同角色如老板、运营、收银、财务等,我们同时还需要去考虑B端商家所服务的C端消费者。

当做一个产品的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对每个功能的设计,思考不同的角色会怎么使用以及相应的权限的设计的复杂度直接提升了。

这种业务形态的存在,也带来了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角度,谁是最终使用者、谁是最终付费者呢? 类似脑白金的产品逻辑了,应该去影响最终使用者,进而促进最终付费者付费。

SaaS产品的第二个特点是启动期更长

习惯了ToC的产品,我们常说先做一个核心的功能,放上线之后快速迭代。C端的产品显得更轻,可以用一个核心的小功能引爆,然后不断丰富。

SaaS产品则相反,商家往往眼里只有某几个他需要的功能,这是打动他的卖点,但是,商家并没有告诉你,那些其他的功能他必须要。所以,整个SaaS的产品,需要很长的启动期,这个启动期是在搭建最基础的那些功能。换句话说,SaaS产品的底座需要很牢靠,才能让卖点功能更突出。

所以做SaaS产品非常考验耐心,熬得住,潜的下去才能做的更稳固。它不是像C端产品那样可以快速获得刺激获得成就感的产品。相应的SaaS产品对产品设计师的心理素质要求也更高,更多的都是脏活累活,并且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强大的心理素质的。

SaaS产品的第三个特点是不会有很强的网络效应

C端产品很容易具备网络效应,比如我们都用微信,你用QQ,你就会被孤立,你的社交圈子会裹胁着你开始使用微信;比如当Uber的市场份额更大,他是可以吸引足够多的司机,进而吸引更多的乘客,进而产生网络效应的。

SaaS产品不是不具备网络效应,只是它的网络效应很弱,甚至有的时候不具备。商家甲用A软件收银并不会影响商家乙用B软件收银,如果这2个软件都可以完成基础的收银工作。甚至只要A收银软件稳定和能满足他的日常需求,都可以很长时间都不去换软件,因为没必要。

不具备强网络效应的SaaS产品决定了SaaS的业务必须是全链条的服务,更加注重老用户的维护。

SaaS产品的第四个特点是销售意识

像前面说的,SaaS的产品启动期长又不具备强网络效应,那么,单纯的靠砸广告做流量的手段其实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更多的是要依靠销售去接触最终使用者和付费者。

销售从来就不是只有销售的事情,而是各个角色都需要去考虑如何销售。站在产品设计师的角度,产品的设计也需要去考虑,这个功能在设计出来之后应该怎么更好的包装给付费者,这是对设计师的商业思维逻辑的一次锻炼。

作为一个新人,这个行业比我想象的要更复杂和更深,所以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学习。上面4点总结应该有不对或者片面的地方,写在这里,算是一份笔记。几年之后,我再来补充。

不要轻易的重造轮子

产品这个角色,颇有些手艺人的意味。但是,从业者常常觉得自己是那个可以创造世界的人,往往喜欢开启上帝视角。

这就会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产品似乎都喜欢搞点标新立异的事情,至少,看上去要跟现在的东西不一样的事情出来,好像这样才符合作为创造者这么一个形象定位的角色。

这常常让我想起来一句话,不要重造轮子。

维基百科上说,因为轮子自从被发明后,在使用上没有太大的缺陷,足以应付多数需求,原则上后人只需要直接应用即可,重新再发明一次轮子不但没有意义、浪费时间、还会分散研究者的资源,使其无法投入更有意义及价值的目标。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产品的某个模块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方案,或者有一个覆盖用户群很大的产品做了一个相对还不错的方案,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模块上浪费任何的时间去思考应该怎么创新。因为这种创新除了能稍微满足一下自己变态的创造成就感之外,没有任何收益。

做一个社交产品,登录模块直接照微信来一遍;做一个o2o产品,地址和购物车模块直接照着百度外卖/饿了么来一遍;做一个sku很少的产品的官网,对着早年的小米官网来一遍就可以了。

当你在可以使用轮子的地方使用了现有的轮子,你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应该创造轮子的地方去创造轮子。

那么,接下来就有2个重要的问题了,什么样的轮子算是好的轮子?什么时候应该创造轮子?

什么样的轮子算是好的轮子呢?我想应该有3个角度去判断,一个是它现在的使用体验是否很好,一个是它现在的受众群体是否足够大,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它是否是与你要服务的用户的属性是一致的。

作为一个支付流程,支付宝在早期有很大的受众群体,但是,支付体验并不好,有复杂的密码,支付密码,2个密码还不能一样,支付的流程也不简洁。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好的轮子,所以,微信支付做了一个新的轮子。

(详细可以看这篇旧文,及格的产品vs优秀的产品

什么时候应该创造轮子呢?

如果你的业务跟现有的各个产品都不一样,那么,你找不到轮子,你好去创造一个轮子。即使你的业务跟现有的业务差不多,但是,你的用户群不一样,或者说你要服务的用户跟现在的大家都不一样,那么,你应该创造轮子。

但是,

不得不泼一瓢冷水,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发明新的轮子,大多数时候,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好的轮子,然后对它做一些修补优化就可以了。

也许在创造一个新的轮子之前,我们更应该先考虑一下用户,场景,以及在现有条件下是否有可以借用的轮子。先找到一个可以借用的轮子,修补这个轮子,然后再创造一个新的轮子。

产品手记|从用户价值到价值曲线

从使用场景出发,寻找用户需求,通过满足用户需求发现用户价值,使用系统性思维对用户价值进行梳理重组,这基本上完成了一个产品的循环。

但实际上,我们经常会面临到一个更高阶的问题是,用户有很多需求,满足这些需求都可以带来用户价值,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呢?

针对一个产品自身而言,可以采用核心用户、核心场景的方式来做提炼。简单说就是,做出用户的画像,对用户进行分类,然后把每类用户的需求进行描述提炼,最后找出其中的核心部分。

3bd5f6f7-44dd-43fe-a101-2f5c8e026a9d

这张图是我们在很多关于产品或者用研的分享里会看到,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基础工具。

当我们面对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在更负责的用户群面前,很多时候,需求会变成需求簇,我们可以稍微抽象一点,用另一个方式来解决了。

关于产品竞争的本质,大概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做个说明

%e4%bb%8e%e5%9c%ba%e6%99%af%e5%88%b0%e4%bb%b7%e5%80%bc%e6%9b%b2%e7%ba%bf0722-023

 

用户的需求一开始是固定的,2个产品都可以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但实际上,并不能有一个产品可以覆盖用户的全部核心需求,永远都会存在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这是产品竞争的起源。

2个产品在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同时,会做的事情是拼命挖掘用户新的需求,试图去将用户的核心需求做延展,进而形成产品竞争的壁垒,也就是我们说的创新。

我们所见到的全部关于产品的竞争、创新,新的产品机会的出现,大概都是这么一个基本的套路。

在这个套路下,产品的竞争就被抽象成为2件事情,一方面是如何更好的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一方面是如何建立新的创新点。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叫做价值曲线。价值曲线是一个经济学上比较基础的理论模型,前几年流行的《蓝海战略》就是一本以价值曲线为中心来展开论述的书。

通过自己对行业与业务的理解,对当前我们所做的事情的用户关键感知要素进行拆解;就这些关键要素,针对自己和竞争对手进行打分;将分值连接成曲线;找到这条曲线中,我们可以突破的点,最终形成一条独特的价值曲线。

%e4%bb%8e%e5%9c%ba%e6%99%af%e5%88%b0%e4%bb%b7%e5%80%bc%e6%9b%b2%e7%ba%bf0722-025上面这张图,是比较马后炮的观察竞争与淘宝的产品竞争策略,画出来的价值曲线图。

就电商产品而言,用户的关键感知因素包括商品是否够多(SKU)、价格、品质、网站美观度、支付易用性、客服态度、配送速度。

画出2条曲线,形成的阴影部分就是价值差异的区间,也是竞争的着力点。价值差异区间的大小,决定了竞争后可获得市场的多少。

当然,这只是很粗浅的一个例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行业的不同,把自己的产品和竞争对手之间的价值曲线画出来,进而寻找产品竞争的着力点。

这一系列关于方法论的手记的第一波就这样写完了。胸中有想法,就想记下来,没奢望谁来看,也没期望搏什么东西。我随便写,你随便看,这是最好的状态,你若是从中读出点什么来,不论好坏,都跟我没什么关系,我也不承认。

至于接下来我也不知道会写什么,随缘吧。

产品手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考

这一篇,我们稍微分个小岔,讲一下当我们具备了初步的场景意识之后,我们如何把场景连接起来,进而找到场景中的相互关联,帮助我们理清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当然,很抱歉,这还是方法论,不是什么你拿起来就可以直接去执行项目的东西。

在我们与生俱来的学习环境中,我们接触到思维模式,绝大多数都是线性的。典型的就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得出了那个结果。

为什么他成绩不好呢?因为他不好好学习。为什么他做不出一个好的产品呢,因为他不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因为袁世凯要称帝,所以袁世凯是个坏蛋。因为共产党创立了新的国家,所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我们习惯与用线性的因果链来描述与判断事物,我们也经常用静态的「快照图像」来做最终的结论。因为所以,科学道理,这是我们的线性思维模式。

但,这并不合理。线性的思维模式下,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确定性的,直线型的。产生这种错觉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细小的「反馈」。

对「反馈」的洞察与认知,是系统性思维养成的一个起点。在《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中,作者曾经举了一个非常基础常见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线性思维模式下,「向杯子里倒水」这件事,就是向杯子里倒水,就完事儿了。

但是,在系统思维模式下,我们把「反馈」元素加入进去再看,就会出现如下图的循环。

67a0f8bdg8e55ec2f3400690

当我们借用「反馈」的元素,试图去看清楚一件事情(系统)之中的各种关联结构,厘清各种变化的过程模式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简单的对事情做归因和下结论了。这就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系统思维的例子。

把这种思维放到产品设计中来看,这就是交互设计的最本质的思考模式。交互就是一个不断的给予反馈的过程,我们为什么做不好一个交互,大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搞清楚反馈。

我非常建议交互设计师们去厘清各种场景下的反馈,基于这些反馈再来做设计。反馈梳理的越细致,就会做出越合理的交互设计来。

我们可以再来看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在一个典型的网约车场景中,司机接了订单,但是不来服务,那么,是因为司机服务意识太差,我们应该给司机惩罚,让司机惧怕,司机就会好好服务了。

%e4%bb%8e%e5%9c%ba%e6%99%af%e5%88%b0%e4%bb%b7%e5%80%bc%e6%9b%b2%e7%ba%bf0722-018

现实情况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画一个简单的思考环路。

如果我们不找到相互之间的动态关联,就会经常做出把瘸子医成瞎子的决策,甚至,会出现饮鸩止渴的结局。

总结起来看,系统性思维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

%e4%bb%8e%e5%9c%ba%e6%99%af%e5%88%b0%e4%bb%b7%e5%80%bc%e6%9b%b2%e7%ba%bf0722-019

 

这是一种如此关注结构以及动态变化的思维方式,以至于,即使你不做产品,你也可以用的到,并且一定能让你获益良多。

系统性思维帮助梳理出事情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构思考力帮助归纳整理,对外表达,他们一个负责剖析求真,一个负责整理输出。

关于系统性思维,可以读《第五项修炼》;关于结构思考力,可以读《金字塔原理》或《结构思考力》。

产品手记|从使用场景到用户价值

上一篇,理清了一些概念,在这里,将分为这么几个部分来阐述。

  1. 我们常说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2. 我们应该怎样利用使用场景
  3. 如何进行场景的提炼与排序
  4. 如何培养自己的场景感
  5. 基于场景的设计模型
  1. 我们常说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场景是一个编导专业入门级的词汇,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因某种关系构成的一个画面。电影需要很多场景,并且每个场景的对象可能都是不同的。

%e4%bb%8e%e5%9c%ba%e6%99%af%e5%88%b0%e4%bb%b7%e5%80%bc%e6%9b%b2%e7%ba%bf0722-003
上面这张图来自我最喜欢的香港导演杜琪峰的电影。这个场景里面,3个贼王很偶然的在一个空间中汇合,各怀心事,朝着服务员发火,情绪都写在脸上。

那么,一个完善的场景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概括来说,就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下,某个用户因为某个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某种诉求,会想通过某种方式来解决。

这里的某种诉求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我们常说的用户需求。你会发现,所谓的需求,并不是无根之木,它是有一个来源的,就来源于使用场景。

比如之前举过的例子,今天上午,张三在公司使用电脑第一次登录QQ,他之前一直在家里那台电脑上登录,上面有很多他收藏的表情。他想在公司的这台电脑上也使用这些表情。

这个需求很明确与简单,能让张三在别的电脑上使用同样的收藏的QQ表情。

再比如,寒冷的冬天的早上,李四要从家出发赶一个会,附近没有地铁与公交车,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他在易到上选择经济型车叫了一辆车。

这个需求,表面上看是李四需要一辆经济型车。但,如果没有经济型车,有一辆舒适型车离他很近,他这个时候需要吗?

我们把自己放到那个场景下去思考,这个时候,用户的需求,其实是需要一辆快速能到达的车,其次是便宜的车,再其次是条件很好的便宜的车。这就是易到用车为什么有混派这个功能出现的原因,当没有你选择的经济型车的时候,会派发一定数量的舒适型车给你,满足你最基本的需求。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发现一个场景很简单,但是,通过对这个场景的理解,进而找到用户的诉求是非常难的。

2.我们应该怎样利用使用场景

%e4%bb%8e%e5%9c%ba%e6%99%af%e5%88%b0%e4%bb%b7%e5%80%bc%e6%9b%b2%e7%ba%bf0722-006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使用场景其实包含了几个要素:特定的人、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因素、特定的诉求、特定的某个想法。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多因素,搞这么复杂,咱们简单点,直接就是,某个人有某个想法不就完了吗。

某个人有某个想法,这是个结果,倒也没错。但是,使用场景的因素,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这个想法的。

比如,你跟服务员说要一杯水,服务员给你一杯开水,你说太烫了,服务员给你了一杯温水,你拿起温水就洗了个手。服务员因为没有考虑到你的具体使用场景,所以,并不能以最小的成本满足你的诉求。

再比如,比基尼和军大衣,都是衣服,但是,因为使用场景不同,所以,创造的用户价值完全不一样。

拥有完整的使用场景元素,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去梳理和表达那个时刻下,用户的真实感受,用户的真实诉求。这是产品经理利用场景的第一个好处,帮助产品经理梳理用户的诉求。之前业界有个相对学术的称呼,叫做培养同理心。

就产品经理而言,比较多的工作是在做沟通。使用场景描述的方式来做需求的沟通,是一种更高效的沟通方式,这是产品经理利用场景的第二个好处。

在传统的团队沟通中,产品经理经常会产出一份功能列表给研发团队,大家首先是基于功能的探讨,然后是基于功能细节的争吵。在这种沟通中,用户的使用场景几乎没有体现。

基于使用场景的沟通方式,产品经理在提出功能的时候,首先描述的应该是使用场景,让研发与运营同学能更贴切的体会到用户所处的环境,用户在那个环境下会产生的具体的诉求,然后才是基于这些场景,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想法,最后是功能点的设置,策略的安排。

比如,你直接告诉团队,用户选择经济型车的时候,如果经济型车不够,我们应该给他一些舒适型车。团队其实很难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因为这看上去与团队的预期不符,他们会说,没车可以让运营加车啊,或者让用户多等一段时间啊。然后就开始进入到产品与运营及研发的相互撕逼指责中了。

如果我们使用场景描述的方式,把大家还原到那个场景中去,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理解与达成一致了。

这也是产品经理沟通的一个基本思想,先在为什么做这个功能上达成统一,然后再就怎么做这个功能展开探讨,最后再去想细节的问题。

总结来看,使用场景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同时,也是一种更高效的团队沟通方式。

3.如何进行场景的提炼与排序

每个使用场景都对应着一个用户需求,每个用户需求都有对应的用户价值。当你满足了某个用户的某个诉求,你就产生了相对于这个用户的用户价值。

每个用户在每个时期都有很多的需求,有的需求很强烈,我们把它叫做刚需,有的则不然;相应的,这个用户有的需求,那个用户不一定需要,我们把它叫做需求的广度;另一个方面,有的用户经常有这个需求,但是不常需要那个需求,我们把它叫做需求的频次;考虑到市场竞争的因素,有些需求竞品已经满足了,有些则没有。

综合起来看,用户价值 = 需求的刚性 * 需求的频次 * 需求的广度 * 可替代方案。

利用上面这个公式,结合我们对市场的定位,对用户群的细分,我们是可以比较清晰的对使用场景进行排序提炼的。

%e4%bb%8e%e5%9c%ba%e6%99%af%e5%88%b0%e4%bb%b7%e5%80%bc%e6%9b%b2%e7%ba%bf0722-007
比如,上海到北京线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当我们着急要从上海到北京的时候,经常发现买不到票,或者只剩下很贵的一等座的票。

于是高铁管家做了一个先上车后买票的功能来解决这个场景。你可以买一张从上海到石家庄的票,到达石家庄之后,我不下车,去找列车员补票,补从石家庄到北京段的车票,这个时候你可能没坐,但是好在时间很短,你只需要站一小会儿就可以到北京。

这个功能是高铁管家的产品对用户的这个使用场景理解非常到位的体现。它并不高频,但是刚需,用户广度也一般,别的竞品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做,综合起来看,用户价值就很大了。

当然,上面那个公式只是单纯从用户价值出发做的计算,作为一个商业行为,我们最终还需要考虑到实现成本与收益因素,那是另外一个大的话题了。

4.如何培养自己的场景感

打球的人爱说手感,前些年做互联网的人爱说网感,这几年做产品的人都喜欢说场景感。

那么,场景感可以培养吗?我认为是可以的。培养场景感很玄妙吗?我认为不是的,只要我们认真去生活,仔细去体会,其实不难。

在易到用车的产品团队,所有的产品经理都必须定期的完成一个叫做下一线的任务。主要做3件事儿,去做司机、去坐车、去听客服录音,这是一个强制性的任务。定期去做,然后回来给大家讲体验过程,并总结出来一个要解决的点,进行跟进完成。

这是一个培养自己场景感的方法,把自己放在真实的场景里面去经历,去体会,然后再来看看应该做些什么。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做的这个产品我没法自己去体会啊,我该怎么办呢?

之前做快捷酒店预订,我们自己当然不能去做一个店长,那么,我们就去大堂待着,去观察店长是怎么工作的。

有赞是一个给小微商家提供电商解决方案的公司,他们的产品也不能每个人都是店长。但是,他们可以在内部采用模拟开店的方式,在内部做商品售卖,来让每个人体验产品流程。

其实,在很早之前,毛太祖就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就是下面这张图。

%e4%bb%8e%e5%9c%ba%e6%99%af%e5%88%b0%e4%bb%b7%e5%80%bc%e6%9b%b2%e7%ba%bf0722-028

5.基于场景的设计模型

同质的产品架构
这是我之前截的一张图,这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基于场景出发的横向型产品设计。而我们再看微信、uber的产品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基于场景出发的纵向型产品设计。

用连长的话说,基于场景的产品设计,就像是给用户设计了一个过道,用户经过这个过道的时候,会很智能的出现一个个抽屉,当用户需要某个抽屉的时候,这个抽屉自然打开,用户用完就走了。

你可能会说,我们无法判断来到首页的这个用户需要什么功能啊,就携程而言,我们服务的用户理论上是无限的,每个用户来到首页的需求也是无限的,所以,我只能一字排开了。

那我想,我们是否应该回到那个用户价值的公式,重新做一些计算与思考了。

最后,做一点总结:

  1. 场景覆盖用户,服务用户产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带来商业价值,场景为本
  2. 基于使用场景描述需求,是一种更生动与高效的团队沟通方式
  3. 对使用场景的描述,源于对业务的理解,而不是明星产品的经验
  4. 基于场景的设计,产品大多是纵向的;基于功能的设计,大多是横向的

产品手记|一些基础概念

做产品这事儿,本质上就是解决问题。

不过,这个说法还是太粗糙,所以说了等于没说。因为,如何去发现问题,哪些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多个问题之间的取舍,谁先解决谁后解决等等才是最难最重点的事情。

有很多优秀的产品人,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切入角度,都说过该怎么去做产品。既然是解决问题,其实并不存在统一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方法,我们管这个叫做产品方法论。

你不必去羡慕别人的方法论,你应该建立你自己的方法论,这是我一直的观点。

因为某个机遇,我整理一些我的方法论,在这里写出来,供自己做个总结吧。

(这是一次付费分享的文字梳理版,当时有人邀请去做分享,我就说我很贵,结果人家真的付钱了,我喜欢不按套路出牌,我也怕别人不按套路出牌,于是没办法,我就重新整理了之前的一次分享,完善了整个体系,做了一个半天时间的分享,感谢这位老板。)

这个系列会分为4篇文章来写:

  1. 先厘清一些基础概念
  2. 从使用场景到用户价值
  3. 从线性思考到系统性思维
  4. 从用户价值到价值曲线

这是第一篇,简述这几篇文章的由来和先厘清一些概念,方便后面的文章展开。

— 啰嗦结束,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

我们看一个行业发展的速度,我有一个我自己的角度,那就是看这个行业能产生多少流行的黑话。

互联网产品设计这个行业,这么几年里,产生了太多黑话概念,UCD、UED、UX、MVP、增长黑客、用户场景、用户价值、用户体验等等,不一而足。

一个行业的黑话越多,说明发展越快,还未定型,是一个值得进入的行业,这是好事儿。但是,过快的变化,让很多入门的同学也很苦闷和不知所措,往往被这么多名词搞糊涂了,或者被这么多的黑话所吸引,忘记了本质的东西。甚至忘记了基于常识的产品设计

下面是几个比较常用的概念:

1.使用场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个用户因为某个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某种诉求,会想通过某种方式来解决。

比如,今天上午,张三在公司使用电脑第一次登录QQ,他之前一直在家里那台电脑上登录,上面有很多他收藏的表情。他想在公司的这台电脑上也使用这些表情。

2.用户需求:在某个特定场景下,用户因为某种诉求,产生了某种需要。

比如,上例中,用户的需求是在各个设备上登录的时候,都可以使用收藏的表情。

3.产品功能:为了满足用户某个特定需求所开发的程序,或者做出的相关策略。

比如,上例中,QQ表情跟随用户ID保存在云端,可以随时同步到不同设备,这个QQ表情漫游的程序就是一个产品功能。

4.用户价值:因为帮助用户解决了某个特定的需要,所以产生了相应的对用户的价值。

比如,上例中,通过QQ表情漫游这个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收藏的表情。

5.商业价值:因为符合商业的需要,所以能产生收益。

比如,QQ表情漫游可以包装成会员权益,会员可以收费,收费可以挣钱。

6.用户体验:在满足用户需求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是否让用户足够愉悦,甚至给用户带来惊喜。

比如,QQ表情漫游这个功能,入口设置很难找,操作步骤很复杂,漫游的表情还经常丢,或者不同设备之间排序很混乱。

他们之间的一些关系:

1.有使用场景就会有用户价值。

使用场景来源用户的具体需要,哪怕是一个用户,也是价值的体现。只不过很多时候,因为有这个场景的用户太少,价值太小,所以会选择放弃满足这个使用场景。

2.使用场景不是硬造出来的,但是,是可以培养的。

就打车而言,巡游模式的出租车是最高效的(排除服务意识、数量管制等因素),即使有通过手机叫车的诉求,也很有限,比如接送机等。但是,通过补贴的刺激,可以培养用户更多的在新场景下使用。

3.有用户价值不等于有商业价值。

用户价值是说因为你解决了用户需求,所以你有价值;商业价值是说,在商业层面下他可以挣钱,涉及到投入、产出的模型。所以,有很多产品有海量的用户,但是商业价值并不大,甚至并不能盈利。

4.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建议多考虑用户使用场景。

从用户使用场景出发,考虑多数人的使用场景,思考基于这个场景如何产生足够大的用户价值,再思考如何从中获得商业价值。

毕竟,大家做的事情概括起来就是,替人消灾,拿人钱财。这是运行了数个世纪的最基本规律,并没有什么高级之处。

5.理论上用户价值比用户体验重要。

之所以说理论上,是因为虽然类似12306这样的真实案例是存在的。但是,你会发现,像高铁管家这样的,基于12306的数据做一些用户体验上的改造,一样可以拥有巨大的用户量。

好,头儿就先开到这里了,接下来慢慢展开吧,至于这一系列能不能写完,写到什么程度,我也不知道,你们也不要抱什么希望,谢谢。

「空」谈两把刀

德国的刀和日本的刀

这两把刀,对于学习设计的人,不管是工业设计还是互联网设计,应该都很熟悉。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无印良品的忠实消费者,你关注无印良品这个品牌和他的设计理念,你应该也很熟悉。

今天从这两把刀开始谈,主要分享我自己思考的几个方面:设计的确定与适用性;设计背后的驱动力;关于空的哲学。

设计的确定性与适用性

再回来看这两把刀,上面那把刀,是典型的德国设计风格,下面那把刀,是典型的日本设计风格。

首先从风格上看,两把刀的设计都是符合一定的「简约」风格的,没有繁杂的装饰与设计。

从设计本身来看,上面那把德国刀的设计,最重要的特征是它非常符合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理性的手段、量化的指标,把产品很严谨地处理成人机交互的形式,德国就是人机工学的代表。

德国的刀往往喜欢做成全钢,即刀身和刀柄是一体式的钢,可以说这种工艺难度和精度都相当高,一把好的德国菜刀是的确可以用很长时间的。

下面那把日本的刀,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日本的文化里面有一种刀,刀柄是直的,截面看可能是圆的,也有可能是倒角矩形的,不像德国设计的带有线条的符合人肌肉握持。

而且日本的菜刀往往刀柄和刀身并非一体,那是因为日本设计者希望刀柄可以随时更换,留给使用者足够的使用空间。

从设计的角度看,德国刀的设计是确定性的,它使用非常严谨复杂的方式,使得这把刀在某个确定的使用场景下,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价值;日本刀的设计是适用性的,它使用非常自然的方式,使得这把刀可以适用多种不同的使用场景。

我的家里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双立人道具,我非常的喜欢,这套刀具有切肉的,有剁肉的,分工细致,用合适的刀,省时省力,但是,我常常会搞不清楚我此刻该用什么刀;我的家里也有一把如上图的日本刀,它确实是我平时使用最多的刀具,但是,它却并不能在某一个场景下表现的极度出色。

不论是确定性的设计,还是适用性的设计,在设计上并无高低上下之分。

如果你觉得日本的刀的设计要比德国的刀的设计更高一筹,那只能说明,你并不懂设计。因为,所有的设计,都是尤其特定的背景与条件的,所有的设计都需要放到特定的背景与条件下去考量。

设计背后的驱动力

如果你常去博物馆,不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你会发现,我们所使用的物品,已经变的越来越简单。

我们看中国古代的很多设计,不论是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座建筑,其实都非常之复杂。15年的春节,我去了一趟泰国,在看了很多庙宇之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庙宇在建筑上看着都如此的复杂,屋顶的雕花、墙上的壁画、甚至是道路的设计。

后来,我慢慢明白了,不论是复杂还是简单,都是设计的外在形式,驱动外在形式的则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

我们可以有明确资料记载的历史,是从集权开始。集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具备威慑力,没有威慑力,集权便无从谈起。

在一个生产力水平并不高的时代里,复杂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是一种能具备威慑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我们看到具备集权特征的国家里,全世界的王座都一样的复杂,都会有复杂的雕花装饰。

在王权终结之后,人们发现,我们不再需要利用复杂来表现威慑力,于是,所有的设计师都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去设计。简单自然的设计,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政治、经济、文化需要的设计思潮就这样出现了。

关于「空」的哲学

起源与中国的道家老子喜欢说空,或者叫虚无;传入中国的佛家也喜欢说空。日本最负盛名的设计师原研哉也喜欢说空。

关于这3个空,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可以简单聊一下。当然,我只是感兴趣,并没有深入的探究,所表达肯定也有不当之处,也欢迎探讨。

道家说空,按照王东岳老师的说法,「空」是一种平衡,比如一个平面没有波澜,并不是任何物质都没有,这个一望无际的平衡就是「无极」。但是一旦平面上一点发生激变,这个变化就会一直传播开去,这种变化就产生了「有」。

佛家说空,空代表了一种不稳定性,或者说一种流动的变化。佛家老爱说「如筏喻者」,就是说,你不要执着,过河的时候你需要船,过完河,船就该扔了,你没必要背着。详见我之前的文章「读了两遍金刚经」。

原研哉也喜欢说空,原研哉的空的概念,大概是在2008年左右提出来的。他认为,他的设计与西方流行的简约有相同,但是,本质的出发点不同,所以,他提出了空的设计理念。

2008年9月,原研哉在google做了一次公开演讲;2011年,原研哉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再次谈到他的空的设计哲学。同时,他还写了一本叫做白的书,来阐述这个空。

原研哉的空,更多的是一种适用性,他把设计的东西想象成一种容器,而使用者不同的使用场景,都可以收纳到这个容器中。更关注使用场景,以及物体与使用者的融合。

原研哉的空,确实是比「简约」要更深化了很多的。所谓简约,是相对与「繁杂」而言的,如我们前面所说,集权时代的设计是繁杂的,集权之后的设计趋向于简约。

但是,简约的设计只是去除了不必要的装饰,仍未能更进一步的触达设计的再深一层次,原研哉试图用他的空的理念来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从无印良品看日本的设计哲学

在无印良品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物的八分目」的专门页面,用来介绍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http://www.muji.net/lab/fitness80/zh-cn)

所谓「物的八分目」,用中国话说就是,饭要吃的八分饱,主旨是要告诉我们,适量的重要性。这个逻辑,其实是跟中国文化基因中不断流传的中庸之道非常的相似的。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物的八分目」就是原研哉的「空」的设计哲学的一个非常之重要的外在表现。

我们可以从原研哉的各种演讲与书中了解到日本当前的设计思潮,无印良品的设计起源。

日本是一个资源本身匮乏的国家,幕府战争之后,整个日本资源又被极大的破坏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日本人开始反思是否需要浮华的设计,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进行生活。

日本近代的设计哲学,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而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更使得日本坚定的认为,要让人类过渡膨胀的欲望回归到合理。

从日本的设计哲学看中国

原研哉最爱把世界地图翻转九十度,这样日本就处在最下面的位置,他说,你看,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日本拥有现在的文化了。因为日本承载了全世界文化的熏陶。

不得不说,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具有韧劲的国度。当中国是世界最强大国的时候,他们的遣唐使遍布长安;当他们被美国的黑船舰队打开国门之后,他们的学者遍布欧洲,他们把不同时代最精髓的文化、技术进行消化融合,最终拥有了现在让人为了赞叹的文化与设计理念。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艳羡别国的设计与品位,进而感慨中国无自己的设计哲学。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我们倒也不必如此悲观。

如果我们把日本的设计哲学变化跟他的政治经济发展连接起来看,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在于,设计哲学是服务于政治经济发展的。

中国近几十年,是政治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几十年,在奔跑中的中国,不断的进化发展,不断的收到来自不同新事物的冲击。

我们今天的设计是为了到明天变成旧东西,需要不断被翻新,人们在使用中获得生活的想法,再获得新设计。但这样会消磨企业的能量,消磨设计师、消费者的能量。

一个成熟稳定的哲学思想某种意义上就是得以在设计中被复制、反复应用实践的方法论。在这样激荡奔跑的年代,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其实,我们应该多点耐心的。

显性的和隐性的

知乎上有个问题,问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技术VP真的比底层PM/工程师能力更好,要更忙吗?还是只是因为他们加入的早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背后的逻辑是,妈的,我画流程和原型是那么的利索,我写代码都能一秒千思了,你除了每天开会就是瞎指挥,还不就是因为你加入的早。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联想到几件事,我先说说这几件事。

我有一个同事做了大半年的运营工作,想转来做产品经理,征询我的意见。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要选择转做产品经理呢?他说,一方面是因为我很喜欢做产品经理,一方面我熟悉怎么使用脑图、axure原型软件。

这2个原因很熟悉吧,跟很多刚入行就要做产品经理的同学面试的时候的说辞是如此的一致。我听到这里,内心其实是有些不爽的,于是就继续跟他聊了一下。

我问了3个问题:你理解的运营是做什么?你理解的产品经理又是做什么?你说你喜欢做产品,你为此做了什么努力吗?

对话的过程就不赘述了。结论是,他理解的产品经理就是个画流程和原型的,同时能直接对话研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为了喜欢做产品这个事情的努力就是直接转岗来做产品。

这个答案真的是让我崩溃的啊。

在我的团队里,一直在推崇的就是产品与运营更深度的结合,也从来没有人会担心运营做了产品的事儿是抢了功劳。那么,在这个环境里从运营转到产品最合适的做法应该是在运营的岗上多主动的做产品的事情,进而来判断自己是否合适,是否真的喜欢,然后才更好的判断转岗是否是合适的做法。万一不合适,就不要转了,重新评估自己适合做什么;万一合适,你的这段主动锻炼学习,自然能为了你的转岗赢得加分。

说自己喜欢某个岗位,于是就想直接转岗过去的,要么是只看重这个岗位的名字,要么就是叶公好龙,完全的路径依赖。

说回来,对产品的认知就是画原型同时能直接对话研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个完全就是只看到了显性的部分,没有看到隐性的部分。

任何的工作,任何的问题,任何的事情,都有他的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通常,能为外界所知的都是显性部分,不为外人道的是隐性部分;为外界所知的显性部分,通常其实只占这个工作的十分之一左右,不为外人道的隐性部分,则占了这个工作的十分之九甚至更多。

显性部分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这个事情本来的样子;隐性部分是如此的不明显,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理解。

有的时候我看一些产品和设计师的简历,当里面写着,我会熟练使用xx软件的时候,我内心里已经把他们都拒绝了。都什么年代了,现在写我会熟练使用xx软件说难听点,跟之前写我会熟练使用office软件有什么差别吗?都这个年代了,你连个软件都学不会操作,你还好意思来找工作…

另一件事情,

有几个朋友在做一些关于产品经理的社区,于是撺掇我去分享,分享怎么做产品。这样的撺掇,我是很心虚的,虽然说一直在做产品,但是一直毫无建树,喜欢写点东西吧,还会被人问,如何看待某大神说,博客写的好的人,都做不好产品?

你看吧,做产品这行业是有多难啊,本来就已经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了,然后运营跟产品还越来越界限模糊,现在连做产品的写几个字都被人质问了,哈哈

所以我就跟朋友们说,你这个话题太大了,我讲不来,你还是去找那些有牛逼闪闪的成功案例的人来分享最合适,这样大家比较信服。我继续悠哉的在我的一亩三分地里想说就说什么好了,这样我比较自在。

后来,我们谈了一个更具体的问题,一个产品经理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

说老实话,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内心也是懵逼的…你要说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互联网上有一大把的关于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你又说不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也有一大把人说了,百无一用是产品,互联网最高危职业也是产品。

我说,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基本观点是,产品经理首先要把这个变成一个人精,然后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够了。

要把自己变成是一个人精,这是充分条件,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必要条件。

作为一个手里没有资源,但是要驱动很多人一起行动的职位,让别人信你,愿意和你一起工作,这是最基础的生存技能。这个技能,概括来说就是人精。

你说我产品能力差点,但是我能团队团队啊,我认怂,我发动大家一起帮我想办法,然后大家一起去实现,我搞好服务,事情能解决;你说我产品能力强,我搞的事情都差不多对了,于是大家很相信我,即使大家不知道怎么干,但是大家认为我说的成功的概率比较大,大家也还是会一起努力去实现的;你说你能力不强吧,你团队融合能力还差,那你真的就是完蛋了,当然,除非你是老板,拿钱买雇佣兵…

解决问题这个就比较好理解的,一切看结果,能把事情做成了,就是牛逼,至于怎么做的,那是手段的问题。

所以,我常说,产品经理在入行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会做产品的,后来读了几本书,就都不会做了。

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 合作推进方案落地 – 验证问题是否被解决。抽象来看,这就是产品经理的全部工作流程。

我发现我家里没电了,我分析有可能是跳闸了也有可能是欠费了,我跑去看电表箱发现还有100度电,我打开总闸一看,果然跳闸了,我把闸推上去,有电了。这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但是,后来我们知道了很多名词,比如用户群定位、用户研究、需求、需求分析、原型,以及高大上的外来词比如产品经理、UCD、MVP、用户体验、增长黑客什么的,然后,整个人就蒙圈了。做事之前还得先想想这个流行词是啥意思,然后再从脑子里拿出来相对应的思路来搞…

会做产品的人都不说人话了,都开始搞一套一套的名词,想学做产品的先学名词理解,学完了只会拽名词,不懂这个名词的含义,没有人关注基本的常识。

过份的关注显性因素的后果就是,更少的人在乎隐性的因素,然后整体水平变的低下。

好,我们再回来说说开头的那个话题。那个话题的根源就是没看清楚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

相比与执行,更难的是决策,也就是常见的「瞎指挥」。

做执行多简单啊,就是个写命题作文吗,只要你认真审题,写个及格分太简单了,只要你在题目范围内,就算是最后错了,不至于背太多黑锅吧。

之所以写不出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相信题目,质疑题目,有2个结果,要么就是题目确实是错的,出题人还很民主,于是你逆袭一把,得了满分,但是更多的时候,质疑题目的结果就是连交卷的机会都没有了…

做决策就难多了,很多时候就是个半命题作文甚至是完全开放式的作文啊。你们知道历史上最讨厌的君王是什么样的吗,就是跟你打哑谜的,比如曹操这哥们,时不时给人一个空盒子,比如嘉靖这仙儿,给你个纸条,好了,你去干吧

你看到的决策是个结果,你没看到的是得到这个决策的痛苦过程;你看到的是慷慨激昂,你没看到的是激昂背后是要为业绩和兄弟们的生死负责任啊。

嗯,以上这段瞎扯有点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回来继续说说做产品。

努力提高多一些隐性的能力,多看看方案是否符合常识,没事儿别追新潮词汇,对我们都有好处。

产品经理的贪嗔痴

鲁克兄写了一本关于产品经理的书,叫做《产品的视角》,送了我一本来读。

我向来是非常的佩服能写书的人的,因为我虽然长期的写博客,但是,一直都写不好。发一条朋友圈,完全不用过脑子;发一条微博,需要思考一下;写一篇博客,需要构思一下;写一本书,则需要深思熟虑,所耗费的精力与需要的功力不在一个等级。

写一本书很难,写一本产品经理的书则是难上加难。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一直在不断的进化发展,他的外延也在延伸,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定义与描述的职业。同时,作为一个没有门槛的职业,有着非常高的隐形门槛,直接的导致就是面向产品经理的书,用户群非常难以归拢定位,他们的需求也非常之分散。如果我们说同行相轻,那么,互联网行业最相轻的职位,非产品经理莫属。

这本书说是写给-2岁到2岁的产品经理的,我一个高龄产品经理,耐心的读完了,依然很有收获。当然,也能看出这本书的编辑与作者都很着急要让书面市啊,连iOS这种书写错误都会出现在一本产品经理的书里,实在不应该。

借着读书的机会,写一些跟这本书无关的一些感触吧。

1、产品经理需要有强大的内心

有个产品经理觉得自己很委屈来找我聊天,我就问他怎么了。他说,我简直就是公司里最千夫所指的人啊。我说啊,不会吧,你说说看,你都做什么对不起大家的事情了。

他说,你看啊,出bug了吧,第一个被喊的人是PM;用户骂用户体验不好了吧,第一个被喊的人是PM;流程出错了吧,第一个被喊的人是PM…反正,基本上,只要是出了问题,第一个要被拎出来的一定是PM。

哈哈,你老是这样被拎出来,说明你重要啊。你不重要谁没事儿搭理你啊。哥们说,那不是啊,产品做的好不好,很多时候跟产品没什么关系,要看其他角色的配合啊。我现在听到用户体验不好产品不好的词儿就慌张,就觉得怎么老是在针对产品呢?

这应该是目前很多PM的现状与内心想法,觉得自己很委屈。觉得委屈就对了,觉得委屈说明还在不断成长,说明还有价值。你的成就,都是委屈撑起来的。

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做不了PM,这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就需要你能周旋在不同的业务方中间,能忍受他们的强硬,也能接受他们的无能;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就需要你能分的清哪些抱怨是无理取闹,哪些抱怨是真实需求;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就需要你能把业务或者老板的无理要求转换成研发能听得懂的能接受的需求;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就需要在不断的被召唤中,总结出来一套方法。

2、要抓住用户的贪嗔痴,但更要管住自己的贪嗔痴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方面,产品经理都是在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打造产品,但是,同样的,产品经理也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当我们把自己人性的弱点带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

我之前写过一些文章反思我这几年的做法,最开始的时候我是喜欢耍酷的,经常会在产品里放一些酷炫的动画也好,繁杂的交互也好;后来,高级的交互都不用了,该为比较平淡的处理;再后来,则是更多的考虑如何更自然。

说官话,说套话,说人话。形象点来说,就是这么一个蜕变的过程。

产品经理看上去,真的是一个人格分裂的职业。你要先站在上帝的视角去搭建一套东西,然后你要迅速切换到人类的视角来感受这个东西,再然后你又要切换回上帝的视角来引导大家使用。人格分裂啊….

3、常识是一个无法规避且极度重要的问题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常识的文章,常识的问题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们在实际中都会忘记他们。

有次参加三节课的产品马拉松,大家做的产品创意都很好,但是,几乎都忽略了关于常识的思考。想象太过美好,必然导致现实极度坎坷。

我经常会重复的去看一本叫做《简约至上》的产品设计书,因为这本书讲的都是非常基本的设计原则,之所以不断看,是因为这些原则都太常识了,以至于经常被忽视与自我遗忘了。

后来,我也会翻看自己的旧博客,因为那些内容都是我在那一刻的反思与总结,也都是常识的问题错误。非常识的错误,基本都是专业性的东西,一旦你掌握了,就不会忘记,比如一个方法论,比如一个分析方法。

学会尊重常识,也是一个很基本的素养。

4、产品经理是可以培养的

我很早就认识布棉,后来他跟我说他做了一个PM的培训组织,叫做三节课。于是,我们探讨了多次,产品经理到底是否可以通过培训来培养?

后来我去听了他的三节课,去参加了他的产品马拉松,我改变了看法,产品经理是可以通过机械的长期的训练来培养的,并且培养出来的产品经理基本都可以达到及格线。

再怎么说,也是一个职业,一个职业就有一个职业的基本流程玩法,按照基本流程玩法,不至于出错,这就是能送上路了。

一直以来的产品经理培训组织,过于急功好利或者狭隘,所以,要么就是找一堆名人来刷脸带流量,但是学员没有直接的收益;要么就是讲师都是临时不断变化的,不能形成有效的系统理论。

三节课的3个人,在产品思路、产品方法、性格上都非常相似,他们一起探讨的一套关于产品的方法论,是一个很系统的理论。用户、产品、运营,一个套路打出去,只要持续练下去,不会走样,这样的培训方式才是对的。

作为评委,参与过三节课的产品马拉松,这实际是一个关于产品经理实操,领导力,应变力,抗压力的课程,是产品经理能力的另一方面训练。

听说布棉他们3个已经全职出来做三节课这个事情了,我很期待,期待他们能为中国的互联网产品行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产品经理。

5、产品的方法论没有对错,只看你怎么运用

就像我之前说的,要建立一个产品循环,可能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不会理解什么叫产品循环,为什么要循环。

你看,这就是属于我的方法论,我一直以来就是依照这个方法论来做的,效果还不错。

你从入行开始,会听到很多很多的方法论,会遇到很多的人用很多不同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问题,这些方法论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

你用起来顺手的方法论,就是对的,你用起来不顺手的方法论,就是错的。关键的关键是,你需要去有意识的建立这么一套方法论。

6、要注意身体

最后的提醒,产品经理是一个高危职业,请务必注意身体。

换个角度看共享经济

每个产品都有它的内在与外延。

流程与运营模式可以算是内在,支撑产品的经济与社会及技术因素算是外延。所以,当我们谈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最好先看一看它的外延。

作为一个共享经济的从业者,我其实是一边做一边思考与一边修正自己的看法的。因为共享经济这个形态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在看共享经济之前,我想我们可以先来聊点虚的,看点更宽阔的事情,互联网这个产业的发展历程。

在我们说互联网之前,我们可以先说一下计算机。我们其实是先谈计算机,然后再有互联网的。

第一个阶段,计算机其实是机械时代的替代者,它的出现带着很强烈的机械时代的隐喻,文件夹、文件,这是我们接触计算机的时候被教育的结构,文件是基本单位。在这个阶段,我们所有的任务实际上是批处理的模式。这个时代的代表应用是微软的Word、Excel等软件。

第二个阶段,基本单位进化到了页面级别。页面也并不是那么层级分明的被组织起来,它是分布式的连接在了网络中。这种连接性的结构,是扁平的。这个阶段,我们实际上进入到日清日毕的模式。这个时候的代表应用是Email。

第三个阶段,基本的互联网单位是信息流,同时标签取代了连接。从连接到流,是一种突变。这个阶段,我们进入到了实时模式,我们都是活在当下的,Twitter的信息流、朋友圈的信息流,真的就像是洪流一样,我们能做的最好是点个赞。这个时候的代表应用是Twitter,IM。

我们现在,处在了第三个阶段。

用户的基本心里诉求是「我想要的我现在就要得到」。这个心里诉求背后的含义在于,所有的产品都必须要竭尽所能的实现实时互动,同时,还要节省产品与用户交互的时间,以求更快的满足用户。

最现实的例子就是,我们对网购的预期已经从之前的一周到货进入到隔日达甚至半日达。我们现在需要一辆车,我们打开手机,立刻就要有一辆车;我们现在需要做个指甲,我们打开手机,立刻就要有一个人敲门来给你做;我们现在想要吃饭,我们打开手机,立刻就要有人送饭过来…

对快的追求,是表象,这个表象体现出来的用户心里诉求是我想要的我现在就要得到。这个表象背后的真正含义在于,信息加速了。

现在问题来了,信息不断的加速,从批处理到日清日结到实时互动。现在的信息都是流动的,流动的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

(妈的,我自己都忍不住的打了个注释,这句说的好装逼,哈哈…)

流动的,就意味着,占有不再像曾经那样重要,因为他实时在动,似乎没有静止。如果占有不重要了,那什么变成重要的了呢?是在它流动的那一刻,对它的使用。

你不需要再拥有一辆车,因为当你需要车的时候,打开手机,就会有一辆车来接你。而这一辆车,也许也并不是这个人的,而是那一刻属于这个人,是更多的人一起买的。

面对如此快速的流动,占有变成了一种浪费,共享才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这是共享经济的价值点所在。

对快的追求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所有的共享经济,甚至是全部的o2o都必须把产品最核心的卖点放在效率上。

叫车的需要1分钟达到,卖咖啡的必须10分钟送到,送饭的必须30分钟内能吃到。这是当前阶段全部o2o产品的一个最核心的拼杀点,其余的因素都靠边站。

在当前的阶段,当然是没错的。但是,第四个阶段的互联网会是什么样呢?

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通俗的定理,一旦某样事物变的免费,变得无所不在,那么它的经济地位就会突然反转。

说人话,就是,如果大家都拥有了某项能力,那么,这个能力就不值钱了。

可以看到的,不久的未来,大家都会变的非常之快。这个时候,竞争力会反转成什么呢?

第四个阶段,一定是个性化。

一个产品提供了不一样的服务属性,这个属性首先是要快的,其次是要足够个性化的。那个时候,整个o2o行业的拼杀焦点将会再次转移。

如同我之前总结,一个o2o产品必然会经过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模式的验证,考验的是线下能力,走到线下去,获取实际用户,验证这个路子能走的通,把基础循环建立起来;

第二个阶段是产品的设计,考验的是流程能力,通过产品的设计,建立一个高效的循环,提升转化率;

第三个阶段是技术的加持,考验的是架构能力,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第一个阶段的人力投入,甚至是取代掉,运用技术的手段,通过产品的设计,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循环,构建一个大的系统;

第四个阶段是运营的能力,通过精细化的运营,结合产品循环得到的大数据,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建立足够的粘性。

而目前所有的o2o几乎都还在第一个阶段的试错上。

朋友,未来可期!

我们这一代人的互联网

人类发展史

没想好更好的标题,凑活就这么用吧。内容很长,思路有点乱,请原谅一个30岁综合症的男人的表达能力。

1.

有位记者朋友有一天问我,「作为产品经理,2015年有哪些产品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这个问题,我认真的思考了半天,回答了2个字,没有。

给出了这个答案之后,作为产品经理,我其实是很伤感的。

这一年,我看到的是,更多的产品在产品架构上越来越一样,在信息呈现方式上也越来越一样,就产品设计本身而言,没有值得回味的。

打开你手机里的APP,你会发现,几乎全中国的在线旅游APP首页都一模一样,几乎全中国的电商APP的首页都一模一样,几乎全中国的外卖APP的首页都一模一样的,几乎…

09年算是移动产品设计的元年,这1年,Symbian系统基本谢幕,Android系统崛起,iOS系统成为公认的新纪元。从这个时候开始,互联网的产品设计,我们不断讨论的是登录与注册设计、导航设计、流程设计、信息呈现的方式设计。

讨论了这么些年了,启蒙的任务基本算是完成了。那些原本就该是常识的内容,终于成为了设计的基本常识,只要不是智商低下的设计师与产品经理,基本都应该能掌握了,当然,也包括老板们。

所以,当前的互联网产品设计越来越模块化,标准化,大众脸化,也是可以理解的。互联网的产品设计,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平淡时期。

2.

09年到10年左右,互联网的创业是idea取胜;10年到11年左右,互联网的创业是产品取胜;11年到12年左右,互联网创业是流量取胜;13年到14年左右,互联网创业已经是运营取胜了,这一点在O2O领域表现的极为明显。

互联网已经从一个少数人才能掌握与理解的工具,变成了一个大众基本都可以玩的开的普通工具了。计算机语言,在这些年中也在不断进化,他越来越被大众认同,也越来越贴近大众的基本操作习惯。

作为产品经理,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必须将能力更多的向运营偏移。

在这里,你可能会跟我较个真,「产品设计」这4个字跟「产品经理」这4个字一样,包含了很多东西,广义上的他们本身就包含了运营相关的,那我无话可说。

我只是想说,我们在思考一个产品的功能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去思考,如何让用户自己在这个功能中玩起来,并且这个功能具备一些自传播的属性。

3.

在写出以上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翻了2次我的微信,回复了3条消息。

微信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它掌控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太多的时间,虽然用户消耗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微信所能掌控的更多。

夸张点说,微信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封锁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的。

用户越来越多的时间被微信掌控,留给其他APP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利用微信来创新的空间有限,大家能感受到的是,流量越来越贵…

你可能会说,可以做一个微信公众号来代替APP,以你们实际的体验来看,这个其实并不那么可行,对吗?

3.

我从08年开始从事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从08年到15年,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几年。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颠覆」这个词不断的被提起。颠覆是中国互联网人最喜欢说的词儿,也是让中国互联网从业者最引以为豪的词儿。

从现象上看,媒体资讯确实又被颠覆的迹象,零售行业看上去也好像被颠覆了,生活服务似乎也是?

有次,一位从事电商行业的朋友说,「中国零售行业每年大概20万亿,这其中还不包括偷税漏税的;电子商务每年大概2万亿,这里面还包括了刷单的…」

颠覆,何来颠覆?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让我们变的非常自信,看不上传统行业。

一个做传统行业的朋友跟我说,能在传统行业里挣钱的老板们,除了懂的生意,更多的懂的人情世故,社会经验。从事互联网的人,挣得一直都是最苦逼的钱,苦逼的挣那么点钱,累死累活。

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说到底都是生意,工具的运用,只是生意里很少的一部分,对生意本质的理解才是最核心的。

一个传统行业的人,已经可以较为轻松的转行都互联网,而一个互联网的人,其实是比较难的能转行都传统行业的。

从事o2o这些日子,这个感受最为强烈。

4.

伴随着「颠覆」出现的,还有一个词儿叫做「降维攻击」。

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去干传统行业,是一个简单的降维攻击的例子。我个人比较悲观的认为,这种降维攻击的优势,正在慢慢不明显。因为别人已经升维上来了啊。

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开始大家在一个规则下生存,新一代人出现之后不断被这个规则所挤压,新的一代人为了生存要去打破这个规则,新的一代人创建了一个新的规则,更新的一代人出现了。建立规则,打破规则,建立新规则,打破新规则,就这样的螺旋上升。

连续1年没有让你我印象深刻的互联网产品出现,意味着,规则就要被打破了,至于这个新的规则是什么,不知道。

5.

原研哉是日本一位享誉盛名的设计师。在原研哉的设计思路里,不去创造新的东西,而是针对现有的设计去做再设计。

往回看,「再设计」也许可以为了找到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以我粗浅的理解,之前的阿里巴巴与58同城做的是信息的生意,贩卖信息,但是交易不在平台发生。

现在的一亩田与58到家做的是交易的生意,贩卖信息进化到了交易闭环。

回头再来看,这样的「再设计」更加的需要深入到传统行业里去,需要更加谦虚的去传统行业里学习才行。

6.

未来会是怎样?

不知道。

产品设计之尊重常识

749a10588158e10aa9728e5da0c1a54fdb9c73e114ec6-d0XRZ1_fw658我们先来说说常识这件事。

什么叫常识呢?在我的理解里,说出来大家都能第一时间理解,但是,一到实际情况就会被忽略的,大概就是常识了。

比如,

题图是一张关于流量获取的常识,想要便宜且精准且大量,这样的流量臣妾是一定办不到的;

再比如,

想要快,想要便宜,还要服务好,这样的专车,也一定不会存在的;

再比如,

想要设计师很快完成设计,想要高质量的设计,还给设计师很少的薪水,这样的设计师,如果有,请联系我,我愿意出三倍的价钱!

还比如,

用户都喜欢干净简单的页面;

再比如,

用户都不喜欢找,也不喜欢繁琐的操作;

再比如,

如果这个事情不能做,你要提前告诉我,我错了,你要告诉我怎么做才是合适的;

尊重常识就是回归本质,而尊重常识是产品设计理念的起点。

你可以从这个起点延伸出很多理论观点,比如不是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的产品体验一定不会好;比如不符合用户基本预期的设计一定是别扭错误的;比如没有合适场景的产品功能一定是无意义的,等等。

尊重常识是如此的重要,又是如此的平常,以至于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忘记它,脱离它,做了很多看上去很美的产品出来。

在2013年的时候,我说在交易类网站,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要让用户登录呢?很多产品不理解,觉得我这是在瞎扯。

但是,这就是一个基本常识,用户来你的网站是为了买东西,登录是你给用户设置的门槛。我从来没见过你去哪个小卖部或者商场买东西,要先成为他的会员的…(当然,高端俱乐部除外)

以上说的是关于产品理念的常识,其实,「做产品」这件事本身,也有它的常识。

这个常识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现是要靠内在去驱动。类比起来就是,表皮破了可以很快修复,但是心脏坏了,人就死了。

换句话说,我们要把更多的时候花在思考产品的内在驱动,花更少的时间去处理产品的外在表现。

什么是产品的内在驱动呢?

用户是谁,用户在什么场景下,用户的需求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需求,解决这个需求我可以从中获益多少?

什么是产品的外在表现呢?

产品的基本流程是什么,产品需要多少个频道/类目,产品是APP还是微信公号,产品用什么颜色,产品叫什么名字?

常识就是,我们要花90%的时间去思考什么是内在,花10%的人力去实现外在表现。

我之前说,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是要先思考很久,然后才开始打开软件画图;其实,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也一样,一定是要先思考很久,然后才决定开始一个功能。

回归常识,设计如此,产品如此,商业也是如此,共勉。

 

用户并不是小白,她只是在等待被服务

1,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服务过程

我会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互联网产品设计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从业有些日子,但是,说老实话,我并不能给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实在惭愧。

我自己的理解里,互联网产品设计,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服务过程。产品设计就像是一个「黑盒子」,用户触发一个内容,内容被传递到「黑盒子」里,然后输出给用户。

而这个服务一定是正向的,这才有效。什么叫正向的呢,就是用户一个微笑着触发了内容,你给用户的反馈应该是让他继续微笑着的,至少不能是愤怒的,或者很不爽的。

举个现实的例子就是,跟政府机关打交道,就是最好的反例。

之前有个非常被推崇的理论,产品经理需要把用户当成傻子,同时,自己还要有能力快速的变成傻子,你变成傻子的速度与你做产品的牛逼程度正相关。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首先,用户肯定不是傻子,用户都非常的聪明,尤其是在有利可图的时候,请参见专车刷单。

其次,为什么要把用户当傻子呢?就是说要把他当做什么都不会。这是合理的吗?似乎也不合理,你只要不违反常规,智商及格的人应该都可以理解吧。

那么,用户真的是小白或者傻子吗?我认为不是的,用户只是在等待被服务,等待享受被服务的那个感觉。

我们要在最开始的时候用仆人的视角看待用户的诉求,理解他想要被服务的感受,然后,切换到上帝视角,把他的一些诉求枪毙掉,把他的一些需求像一个朋友一样的满足掉。

这是我理解的所谓「把用户当成傻瓜/小白」。

2,要做好这个基于「黑盒子」的服务,逻辑很重要

坦率的讲,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靠逻辑能解决的,比如感情,比如夫妻关系。但恰恰因为这样,作为一个产品,逻辑能力就很重要了。

用户提出一个需求,是没有明确逻辑的,他只是很散乱的表达;业务方给你提出一个需求,通常也是无逻辑的,他只是很带感情色彩的表达了自己的需要。

所以,产品设计者需要依靠逻辑将这些需求进行一次解析,找到里面的规律,最后,用计算机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常,我们借助流程图、线框图来表达我们梳理出来的关于设计的逻辑;通常,我们借助版本迭代、项目管理来表达我们梳理出来的关于实现的逻辑。

3,服务是一个很微妙的传递过程

服务是一个很微妙的传递过程,而作为设计者,尤其要对这种感觉有深刻的认知。

通常面试产品经理,我会问一个类似的问题,比如:我和他围着一个桌子聊天,桌子上摆有水,我故意把水摆的靠近他一些。我们聊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对他说,麻烦把桌上的水递给我。

在我的观察里,大部分的面试者拿起水就给我了,有一部分面试者会说,需要我帮你拧开吗?你看,这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关于服务的感觉的传递的过程。因为他意识到我们聊了挺久,我可能是口渴了,我需要喝水,我拿了瓶子需要拧开。

有些人的意识里,并没有服务的概念,他们的意识里充满了逻辑。

我们有的时候需要在产品里礼貌性的拒绝用户的一些行为。大部分的产品经理的做法就是直接堵死用户,或者冷冰冰的提示用户,你被禁止做这个那个的。

后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对于一些需要追求翻台率的饭馆,你会发现,有些饭馆可以做到让你很舒服:

我们楼下的食堂,你刚吃完,就会有收餐盘的阿姨来问你,吃完了吗?你还没明确回答,盘子可能就被抽走了;

一些高档的餐厅,看你吃完了在聊天,就会有个服务员站在你旁边,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你;

肯德基和麦当劳则是基本上不会赶人走,他是通过店内的灯光、座椅等环境的设计,让你感受到想要赶紧离开

4,服务意识式的微妙感觉来源于对场景的理解与还原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来说,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场景非常的重要

不过,我很沮丧的事情是,我始终没有能找到一个非常简单直白的方式像大家解释什么是场景,如何培养场景感觉,如何把场景感觉应用到产品设计中…..

在跟大家沟通需求的时候,我首先一定会问的问题是,不要先将功能点,先给我讲讲这个功能的场景。

后来,我发现好的产品经理在对场景的描述上,非常到位。他们很擅长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里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行为,还有一些绘声绘色的描述,你能一下子就理解了他的想法。

而一般的产品经理,在场景描述上非常的干瘪。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要干一个什么事情,我这么操作,然后就成功了。

一对比看,元素都没少,很机械很枯燥,完全不能让人理解到他的想法。

举个例子,大家可以试着描述一下,你的爸爸明天坐火车来北京了,他对互联网和手机都不熟悉,本来是应该你去火车站接他的,但是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没办法亲自去接他,你于是帮他订了一辆车这个故事。

可以相互讲讲看,你就能看出来差异了。

5,不会讲故事的产品不是一个好产品

产品设计就是在对你的用户讲一个故事,你把这个故事用计算机语言讲给他听;用户运营也是在对你的用户讲一个故事,你把这个故事用文案,活动,激励等方式讲给他听;品牌营销更是讲故事了;甚至连融资上市,都是在给投资人讲一个故事。

我们可能去过不少饭馆,我们注意观察的话,他们店内的墙上都会有一个故事。过桥米线店、羊杂割的店里讲的一般都是这个菜是怎么来的,套路基本差不多;还有一些饭店的故事是说某些牛人来吃过,套路也都差不多。

我去过一次雕爷的薛蟠烤串,我第一次见到一个烤串店里,用很精美的彩页,把羊的不同部位都标出来,并且做了注解。更牛逼的是,串烤串的签子都有说道,还包装了个儿时的感觉出来,这个故事讲的实在是精彩。

讲故事的最高境界,就是我们最近常见的情怀了。大家不要瞧不起,能把故事讲出情怀来,是非常牛逼的境界。

6,试试醒着的时候做梦

盗梦空间里最牛逼的角色是营造梦境的那个人。试试醒着的时候做梦,为自己编一个梦,你来臆造事情的发展走向,可以锻炼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白日梦做多了,真的不是没好处的,相信我。

设计的产品思维与产品的设计品位

标题这句话,正着读或者倒着念,都可以。

用户接触到一个产品,往往是这样的一个路径,

点击图标/输入网址,首先感受到的是产品的色彩,他是白色纯净的还是橘红热闹的。这是视觉设计师的功劳,是用户最先感知的部分;

接着看到的是排列好的界面,这里是促销展示,那里是商品排列,那里是操作入口,那里是一段文案提示。这是界面设计师的功劳,是用户其次感知的部分;

再接着点击了一个商品图片或者操作入口,进入到商品详情页面,或者打开了输入表单,键盘被弹起来。这是交互设计师的功劳,是用户接着感知的部分;

再继续,用户不断的被引导操作,完成一项项任务,这是常见意义上产品经理的功劳。

这一切构成了我们常见意义上的产品。场景设计(用户任务)和功能设计、交互设计、界面设计、视觉设计。

上面是用户对产品的感知路径,而实际上,产品的设计路径是完全相反的。

首先,要做场景的设计。观察与分析用户的需求,拆分出用户任务,进一步设计相应的功能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任务。

其次,针对任务的拆分来设计流程引导,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完成不同的任务。

第三,细分到每一步中,用怎样的界面来表达,要表达哪些元素,这些元素如何展示出来。

第四,对每个界面的每个元素用有品位的视觉做表达。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值得思考的现象。用户是个感性的动物,他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感性的色彩、界面、文字;而产品则是个理性的产物,构成产品的核心是理性的分析与模式的构建。

设计的看上去很好看的产品,往往并不能走很远,因为架构与模式不对;架构与模式很好的产品,又往往设计的并不好看。被流传的产品,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于是,这必须要求,理性的产品需要具备感性的审美,感性的设计师需要具备理性的思维。

换句话说,不管是产品还是设计师都需要有讲故事的能力,能够清晰明确的在脑海中有场景感。

总结起来看,

1、产品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

先要讲好一个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用计算机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我们要向朋友推荐一个司机的时候,我会说,这个司机长的很帅、开车技术很好、车也很好、很多人都坐过他的车。

我们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并不难,因为我们就是讲着话长大的。语言的传播是多维度的,用词、语调,都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表达想法。

然而,计算机语言中的故事表达就难很多,尤其是在仅用图形和色彩,也就是界面来做表达的时候。用户所见的界面是有限的,表达的内容是要很多的,你首先需要对内容做排序,其次要做排列,然后再思考用什么形式表达,这确实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这是产品设计最难的地方。这个思维,产品需要具备,设计师更需要具备。不具备这个思维的设计师永远都做不出有灵性的界面。

2、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是在用逻辑表达来讲一个故事,而视觉设计则是在用视觉语言解决逻辑问题。

不论是交互的设计、界面的设计、视觉的设计,都是要解决问题,不是为了美,美是品位的一种体现,解决问题才是重点。

3、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与品位被割裂了。

在大多数设计师的心里与行动中,解决问题是产品经理的事情,我要做的是有品位。而在大多数产品经理的心里与心动中,品位是设计师的事情,我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这是扭曲的根源,是狭隘的分工导致的恶果。

4、更多的时候,产品与设计师是被自己禁锢了的。

从用户场景出发,先思考如何最优的满足用户需求,然后再思考技术如何实现,而不是倒过来。

这句话,肯定会有很多人会觉得不对。因为,我思考了一个方案,技术不能实现,那不是白扯吗,你还催着我上线呢?

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开始思考的时候,不能禁锢自己,人脑被禁锢的久了,就会越来越狭隘。永远,不要禁锢自己的想象力。

5、同样的道理,市场要有产品的思维,运营要有市场的想法

这是一句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