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移动互联网

我们这一代人的互联网

人类发展史

没想好更好的标题,凑活就这么用吧。内容很长,思路有点乱,请原谅一个30岁综合症的男人的表达能力。

1.

有位记者朋友有一天问我,「作为产品经理,2015年有哪些产品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这个问题,我认真的思考了半天,回答了2个字,没有。

给出了这个答案之后,作为产品经理,我其实是很伤感的。

这一年,我看到的是,更多的产品在产品架构上越来越一样,在信息呈现方式上也越来越一样,就产品设计本身而言,没有值得回味的。

打开你手机里的APP,你会发现,几乎全中国的在线旅游APP首页都一模一样,几乎全中国的电商APP的首页都一模一样,几乎全中国的外卖APP的首页都一模一样的,几乎…

09年算是移动产品设计的元年,这1年,Symbian系统基本谢幕,Android系统崛起,iOS系统成为公认的新纪元。从这个时候开始,互联网的产品设计,我们不断讨论的是登录与注册设计、导航设计、流程设计、信息呈现的方式设计。

讨论了这么些年了,启蒙的任务基本算是完成了。那些原本就该是常识的内容,终于成为了设计的基本常识,只要不是智商低下的设计师与产品经理,基本都应该能掌握了,当然,也包括老板们。

所以,当前的互联网产品设计越来越模块化,标准化,大众脸化,也是可以理解的。互联网的产品设计,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平淡时期。

2.

09年到10年左右,互联网的创业是idea取胜;10年到11年左右,互联网的创业是产品取胜;11年到12年左右,互联网创业是流量取胜;13年到14年左右,互联网创业已经是运营取胜了,这一点在O2O领域表现的极为明显。

互联网已经从一个少数人才能掌握与理解的工具,变成了一个大众基本都可以玩的开的普通工具了。计算机语言,在这些年中也在不断进化,他越来越被大众认同,也越来越贴近大众的基本操作习惯。

作为产品经理,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必须将能力更多的向运营偏移。

在这里,你可能会跟我较个真,「产品设计」这4个字跟「产品经理」这4个字一样,包含了很多东西,广义上的他们本身就包含了运营相关的,那我无话可说。

我只是想说,我们在思考一个产品的功能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去思考,如何让用户自己在这个功能中玩起来,并且这个功能具备一些自传播的属性。

3.

在写出以上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翻了2次我的微信,回复了3条消息。

微信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它掌控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太多的时间,虽然用户消耗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微信所能掌控的更多。

夸张点说,微信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封锁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的。

用户越来越多的时间被微信掌控,留给其他APP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利用微信来创新的空间有限,大家能感受到的是,流量越来越贵…

你可能会说,可以做一个微信公众号来代替APP,以你们实际的体验来看,这个其实并不那么可行,对吗?

3.

我从08年开始从事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从08年到15年,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几年。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颠覆」这个词不断的被提起。颠覆是中国互联网人最喜欢说的词儿,也是让中国互联网从业者最引以为豪的词儿。

从现象上看,媒体资讯确实又被颠覆的迹象,零售行业看上去也好像被颠覆了,生活服务似乎也是?

有次,一位从事电商行业的朋友说,「中国零售行业每年大概20万亿,这其中还不包括偷税漏税的;电子商务每年大概2万亿,这里面还包括了刷单的…」

颠覆,何来颠覆?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让我们变的非常自信,看不上传统行业。

一个做传统行业的朋友跟我说,能在传统行业里挣钱的老板们,除了懂的生意,更多的懂的人情世故,社会经验。从事互联网的人,挣得一直都是最苦逼的钱,苦逼的挣那么点钱,累死累活。

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说到底都是生意,工具的运用,只是生意里很少的一部分,对生意本质的理解才是最核心的。

一个传统行业的人,已经可以较为轻松的转行都互联网,而一个互联网的人,其实是比较难的能转行都传统行业的。

从事o2o这些日子,这个感受最为强烈。

4.

伴随着「颠覆」出现的,还有一个词儿叫做「降维攻击」。

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去干传统行业,是一个简单的降维攻击的例子。我个人比较悲观的认为,这种降维攻击的优势,正在慢慢不明显。因为别人已经升维上来了啊。

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开始大家在一个规则下生存,新一代人出现之后不断被这个规则所挤压,新的一代人为了生存要去打破这个规则,新的一代人创建了一个新的规则,更新的一代人出现了。建立规则,打破规则,建立新规则,打破新规则,就这样的螺旋上升。

连续1年没有让你我印象深刻的互联网产品出现,意味着,规则就要被打破了,至于这个新的规则是什么,不知道。

5.

原研哉是日本一位享誉盛名的设计师。在原研哉的设计思路里,不去创造新的东西,而是针对现有的设计去做再设计。

往回看,「再设计」也许可以为了找到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以我粗浅的理解,之前的阿里巴巴与58同城做的是信息的生意,贩卖信息,但是交易不在平台发生。

现在的一亩田与58到家做的是交易的生意,贩卖信息进化到了交易闭环。

回头再来看,这样的「再设计」更加的需要深入到传统行业里去,需要更加谦虚的去传统行业里学习才行。

6.

未来会是怎样?

不知道。

组织解构,个体凸显,关系重组

一个已经无需论证的结论,互联网彻底的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互联网也摧毁性的重构了生产关系,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我们可以简单的回顾一下电子商务是如何改变组织结构重组生产关系的。

1、最先最明显的受到电子商务冲击的是哪些组织?

是之前各种实体的大卖场,各类的大商场。卖场越大,品类越繁多,受到的冲击越大,年货大集转移到线上。

2、受到电子商务冲击最不明显的是哪些组织?

是你楼下的小卖部,以及小的超市。超市越小,辐射周边的用户群越小,受到的冲击越小,甚至你还很依赖楼下的小卖部,送桶水,买2根蒜什么的。

3、这些被解构的组织被谁重组了?

各类电子商务网站。之前卖场里的摊主成为淘宝的店主,物理的商场摊位被虚拟的网络店铺取代。

互联网是手段,信息传递是本质,直接性的破除了旧的生产方式,重组了一个新的生产方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越是大的组织,越是首当其冲。

组织被解构之后,解放出来的个人的价值也被迅速放大,因为你不再需要被物理的以及虚拟的空间所限制,个人有更多的精力来发挥自己的价值;不被虚拟的组织所限制,个人的积极性也迅速提升,为自己奋斗的思想激励每个人更努力的产出。

组织被解构,个人的价值被凸显出来,一个新的组织重组这些关系,这个进程在电子商务时代推进的非常快速与直接,无可阻挡。但,这只是个起点,电子商务之后的O2O将会把这个进程更广阔的推进到所有的领域的所有组织中去。

我们再来看看O2O在中国的进程,

1、仅仅基于信息传递的O2O

大众点评时代就是完全基于信息传递的,还是基于组织的。把线下的信息收录到线上,再把线上的信息带到线下去。

2、基于交易的O2O

团购不仅仅展示了信息,更直接的切入到了交易,完成了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下的完美闭环。但是,团购依然还是基于组织的,只是更多的小组织介入了,外卖、价格150以下的小旅馆等等,组织被小部分的解构了。

还有一部分上门服务的O2O也属于这个类别,美甲、宝洁、做饭、洗车等等,基于交易,相比美团,解构组织更彻底一些。

3、基于共享经济的O2O

易到用车的模式是最完美的诠释。最彻底的解构组织,最完美的流程设计,最大限度的凸显个人的价值,最大限度的激励个人发挥自己的价值。

只要你有一辆自己的车,只要你有一部分的时间,你就可以加入易到用车进行服务,只要你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就有更多的乘客收藏你,就有更多的乘客在用车的时候选择你。甚至,你可以发挥更多自己的特长来招揽客人,这些客人会迅速成为你的熟客。在易到用车,个人的价值被最大限度的凸现出来,也最大限度的刺激了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价值,获取更多的收益。

为什么我认为是易到用车,而不是大家说的uber?

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uber,uber是为效率而生的,uber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uber系统派单的模式下,很大程度上泯灭了个体的价值。如果你真的希望从国外找到一个类似的说法,我认为是airbnb,这确实是一个目前世界范围内做的最好的基于共享经济的O2O服务。

出行用车这个领域,效率与凸显服务者的个性化是2个反方向的因素,uber执着的偏向效率,易到用车在效率与个性化之间取了平衡,而uber在国内的模仿者们,坚定的站在了uber一边。

那么,终局在哪里?

1、组织解构,个人价值凸显的趋势无可阻挡,会迅速蔓延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去,我们会生活在一个共享的社会

2、鼓励个人价值最大限度凸显的组织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个人喜爱,因为它才是真正的基于个人价值的组织解构者

3、高频的服务会形成平台,成为头部组织,但是,低频的服务无法形成平台,成为长尾组织,会在一开始依附在大的流量平台上展开服务,比如微信公号等。

(在我个人的思路里,使用频率、客单价、个体展开服务需要的空间与工具是O2O服务是否值得开展的3个评价标准)

4、高频服务形成的头部组织会下沉并收编低频服务的长尾组织,最终会形成新的基于共享经济的大平台。

5、这个大平台会很快到来,一个全新的激动人心的时代,你我会共同见证这一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

— kentzhu

平等的、共享的、扁平化的、毁灭性的

上一次看CCTV的纪录片,还是《大国崛起》的时候,那时候在上大学,记忆尤深。

偶然看到CCTV关于互联网的这个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一共10集,从互联网的发源开始讲起,到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从经济到文化到更深次的精神层面的影响。

抽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实事求是的说,很值得一看。虽然有很多的粉饰,虽然整个中国的互联网还基本上处在一个大局域网的时代,虽然整个纪录片还是那么道貌岸然的批评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双刃剑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这仍然不影响这部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当然,你也可以在这部纪录片里了解到很多关于互联网的不为人知的历史。我们所处的这个互联网时代,其实,还很年轻。

互联网从诞生的时候,就是基于平等的原则来的,互联网的精神从它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就被奠定了。

互联网的设计思想源自「渔网」,没有中心,结点平等,这样反而没有了边界。

每台计算机生来平等,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是否接入网络,同样的每台电脑都在贡献着数据和链接,而其中一台电脑失效,也不会影响网络的运作。

生而平等的互联网从而拥有了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除了在技术层面上的巨大革新,更重要的是思考方式上的变革。

通过网络,跨过地域跟时间的鸿沟,将人类的智慧如此快捷平等的链接到一起,众包成为一种全新的协作方式,进而深化到共享。

我们正在享受着共享经济的红利,人类的智慧史无前例的爆发。

跨过了地域与时间鸿沟的网络改造着这个世界,首当其冲的是生产方式。金字塔结构的生产模式迅速被瓦解,更加扁平化的生产关系爆发了,每一个人都可以依赖互联网平等的贡献自己的智慧,享受自己智慧带来的收益,这是最好的时代。

同样的,互联网带来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无数工业时代的巨头在互联网时代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更轻量化的信息化的产业。

拥抱它,或者被它毁灭,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最深刻的启示,也是最残酷的现实。

除了智能,还有什么?

去年是O2O大火的一年,今年终于轮到了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

身边挺多朋友在关注这个领域,也在不断的尝鲜购买各种智能设备。

前段时间,流行手环,各种手环,于是大家都跑去买,好像是买了这个手环就能自动减肥,自动调理身体一样。。。

于是,我就总嘲笑那些戴着智能手环,大晚上12点多还在跟我喝酒吃烤串的家伙们。然后呢,现在看起来,身边好像越来越少的人戴这玩意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身边的人又开始聊智能手表。在聊各种手表可以干的智能的事情,在畅想各种想要手表干的事情。。。

于是,我常常会问,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智能设备?我们在看一个所谓的智能设备的时候,我们想的是什么?

我们想的是把他智能化?

我们想的是把他大数据化?

我们想的是把他互联网化?

我们想的是把他社会化?

我们想的是把他产业化?

好像都想的挺好的,好像,又都不对。

我们为什么不想想他的使用场景先?

我们为什么不想想他面对的用户痛点先?

我们为什么不想想他的用户粘性先?

我们为什么不想想他解决的实际问题先?

如果让我来总结,这2年来,中国互联网领域出现的最优秀的智能设备,我心目中的,只有一个,那就是360随身WIFI。

从智能化角度看,他很弱智,就是把电脑的网络转换成WIFI而已;但是,他很实用,他确实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并且,对用户来说,认知成本也很低。

这样的产品,才是我心目中的智能设备。

以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从一个很小的点出发,然后扩大。

实际上,目前的硬件解决方案,我不认为是问题,那些山寨厂商早就把能做的功能都做了一遍。但是,他们好像也没成,为什么呢?

我仔细想了一下,无非几个点。一是功能做的太多,没有收敛;二是不注重外观的设计;三是逼格不够高,入不上被互联网洗脑了的人的眼罢了。

颠覆山寨厂商,从现有的解决方案中去提炼,做硬件创业,也许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

以上,纯属外行说真话,各位权当笑谈。

当然,换个角度,你可能会觉得我很保守。好吧,我承认,我确实挺保守的。我始终想不明白,手表可以打电话跟发短信的场景是什么;我也想不明白,一台秤非要APP才能读数的设计点是什么;我还想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在耳机孔上插个快捷键,除了花1块钱成本买一个APP激活,意义是什么。

产品微信化尝试

大概1个月前,接到一个命题作文,题目是「如何更好的让产品微信化」,出题的是极客公园年度互联网创新大会。

我本人对这个题目的叫法感觉有点怪,但是,大体想要我论述的事情我能懂,正好我们最近也在考虑如何让产品与微信建立联系,所以,欣然同意了。

这个论述整体的思路是这样的:

1、基于微信是否可以简单的为用户创造价值?

2、微信是一套怎样的产品系统,他的运作逻辑是什么样的?

3、在微信的产品运作逻辑下面,产品如何跟他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能量?

4、基于微信公号,有哪些可以玩的思路?

概括来看,

微信已经席卷了中文移动互联网绝大部分的用户,并且,越来越成为他们无法离开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微信所建立的生活方式中,其实规则很简单,他就是一套消息系统,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不断的信息传递来建立联系。基于这个联系,微信建立起来自己的外延,这个外延包括微信公号、微信游戏等等其他的行为与产品模块。

我们可以把用户在微信上的信息传递形象的称为传递「卡片」。卡片就是所有信息和服务的载体,在微信建立的消息系统中,卡片在用户之间流传。

这也就意味着,谁能基于微信开放平台制造出更好的更利于传播的「卡片」,谁就能赢。这里面包含几层含义,

1、卡片的展示形式和打开方式要足够好

文字的形式的话,文字如何精炼;图文形式的话,配图的选择。直接就能在当前页面消费了,还是说要继续跳转一次?

2、卡片有可以让用户不断传播的动力

一个卡片,如果用户看完了就完了,那就意味着这个信息传播到这里就断掉了,没有生命力了。如果用户看了,觉得很好玩,发给我其他的朋友,发到朋友圈,就意味着这个信息会继续往前跑,这个信息在不断的放大,这个价值就大得多了。

 

以上就是在基于微信的过程中,能够跟产品结合的切入点,以及切入的思路。

 

对于微信公号而言,虽然官方极力想做成类似「APP」的形式。但是,实际上,现在的微信公号更适合去做类似简单的输入输出和CRM的事情。

在我们对微信公号的开发过程中,主要基于这样几个点去思考的,

1、是否可以利用微信现有产品的特性去开发功能

比如,发送位置信息就可以找到周边的快捷酒店信息、拍登机牌就可以给出该航班的动态信息等

2、如何让用户与微信公号发生更浅的交互,就可以把事情做了

比如,从用户手动选择位置到自定义菜单的变化、进一步将产品标准化,减少用户的交互操作

3、除了让用户通过微信公号获取信息,是否也可以作为内部的工具来用

比如,查看每天的订单状态、查看每天的业务数据等

4、微信公号也必须有趣好玩

比如,我们会在业务的查询基础上,增加一个跟糗事百科的合作,用户也可以来这里消磨时间

 

至于这次分享的keynote,不准备公开放出来了,因为基本上观点都在这里,也很浅。

当然,如果你执意想要的话,可以在我的微信公号里试着输入「微信产品化」,看看有没有什么结果。对了,我的微信公号,iamkentzhu。

APP竞品分析的几个工具

随手介绍几个网站,做APP竞品分析和调研的时候也许用的上。当然,我也会根据时间的变化不断做更新的。

appannie

地址:http://www.appannie.com
老牌网站了,在应用排名、应用市场分析和应用市场智能监测领域,App Annie是全球第一的品牌,支持iOS、Mac和Google Play应用市场。

我经常这样用他:
1、看APPstore的排名变化曲线
发现新的好玩的应用,看看谁家又在刷榜了,研究一下他们的刷榜手法。
2、看他们的产品迭代历史
看看某个APP历史的评价及当前版本的评价,用来印证一下我对他们改版的看法是否正确。

另外,他还可以每小时更新,很霸气。

appbot

地址:http://appbot.co
新晋网站,从他还打着Beta的标志就知道了。
一句话说明,他会把某个APP在appstore的最新评论通过邮件的形式发给你。

我经常这样用他:
订阅我自己的APP的评论,不用每天去刷一遍appstore。

RSS订阅appstore的评论

地址:http://itunes.apple.com/cn/rss/customerreviews/id=????/sortBy=mostRecent/xml?l=cn 其中”????”部分换成appid即可。

这个是微信公号读者STGPP回复给我的,测试了一下,可用。

盘点:我常用的手机APP

我有个习惯,过一段时间就会把手机什么的重置。重置,意味着可以帮你放弃那些你不知道是不是该放弃的东西,重置,意味着重新开始,有可能出现不一样的启发。

前段时间,重置了iphone,然后从零开始下载APP。凭着第一印象,还能记下的APP可能是我常用的,就下面这些了。

  • 工作与效率

微信:我和我的团队可以随时随地用这个来沟通,用户报个bug,直接把工程师拉进来,现场就解决了

印象笔记,也叫Evernote:跨平台存储文档,多来源存档,就一个字,牛逼!(关键是,那谁说要做一百年)

邮件&Gmail:一个公司邮件,一个私人邮件。2个APP,各司其职 (Gmail仅米国区有售)

GoTasks:这是一个可以同步Google日历的APP。在ios和android上都有,对于我这种习惯了用Google日历做To Do List的人来说,很够用

Google Map :作为一个地图APP,作为一个手机地图APP,我推荐这个,还需要解释吗?!!!(注意,我说的是地图APP,不是那什么)

快捷酒店管家:找房准、订房快的开房利器!(这个,真是工作啊~~~~)

  • 阅读与消磨时间

糗事百科:我已经推荐给很多做产品做的抑郁的同行了,反馈都说疗效很好!(他们的微信公号:qiubai2005,也强烈推荐)

Reeder:对于一个长期依赖Google Reader的人来说,这个APP很够用!(在android上,可以用Press来替代)

Fit随享微博:如果你坚持要刷微博,那么,我还是推荐你用这个吧。相对而言,还算可以了。(在android上,可以用四次元来替代)

Chrome:对于跨平台,对于移动浏览器,我推荐这个,还需要解释吗?!!

  • 娱乐与娱乐

豆瓣FM or QQ音乐:听说有个人,在豆瓣FM上听到一个歌,然后去QQ音乐搜索,然后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Path:虽然慢,但是,这个很有设计感且很好用的APP还是大部分情况下满足了我拍照+check in的需求的

Running:Nike+ 是一款记录跑步的软件,但是,因为找不到比他做的更稳定的关于骑车记录的APP,至今我也用他替代了骑车记录

 

这就是我常用的APP,还有诸如游戏类、旅行类、拍照类什么的,大多可以自称一类来推荐,就不在这里推荐了。

那么,你常用的APP有哪些呢?欢迎一起来聊聊,可以发邮件给kenth.zhu@gmail.com。

好玩APP,拍照利器

注: 这期的好玩APP由豆瓣网友ID:aragaki 推荐。在他的豆瓣主页有一系列的APP截图收藏,也很赞。

aragaki推荐了他经常使用到的拍照类APP。一共8款,不管你是高富帅还是白富美,不管你是小萝莉还是俏大叔,应该,都有一款是适合你的。

1、LINE camera

滤镜效果一般般,但相框做的很不错,种类多而且简洁大方。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图章,布朗熊&可妮兔、馒头人这些系列,谈不上美貌甚至还带一点WS气息,但是很能反映心情。

LineCamera下载:——>戳这里

2、乐画cute

​很适合女孩子,以装饰照片为主。图章和相框都很多样可爱。在添加文字时,字体有很多选择。一点不足是这款app感觉运行起来要比其它的慢一些…

乐画cute下载:——>戳这里 

3.DECOPIC  &  Petapic

这两款APP是一个系列的,DECOPIC用来美化照片和装饰图片,而PETAPIC则用来拼图。

DECOPIC的感觉和乐画cute有些相似,也是很适合女孩子使用,但DECOPIC的印章做的更精致而且实用,很容易找到适合的。

DECOPIC下载:——>戳这里

Petapic下载:——>戳这里

4.Weico+

非常喜欢weico的滤镜,种类很多而且效果自然,很容易拍出清新或者lomo的感觉,虚化效果和裁剪功能用起来也很顺手。

weico微博客户端不仅可以很多主题可以选择,发图片时无论是拼图还是gif快手都可以一键完成,比新浪自己的微博客户端好用很多。

Weico+下载:——>戳这里

5.Instagram & Instake & InstaCC

Instagram,不解释。

Instake,它可以把Instagram上面的图片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无论是自己上传的还是别人的。

InstaCC,将你发到Instagram的照片按照日历的模样排列,最后就会像是照片墙一样记录自己的生活,同时它也支持从InstaCC分享图片到Instagram。

Instake下载:——>戳这里

InstaCC下载:——>戳这里

 

写在后面:

APP推荐这个类别,内容是纯的由我个人和投稿者的主观意识决定的。所以,你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滚蛋!

如果你也有想跟大家分享的APP,欢迎邮件联系kenth.zhu@gmail.com,或者直接在公号 iamkentzhu 里回复我。

法治的Apple与浮躁的开发者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进入Apple的生态圈中,随之而来的是开发者的乱象与生态的冲突。不断爆出APP的刷榜乱象与内幕,众说纷纭的App下架猜测,重新被质疑的Apple封闭生态,充满抱怨的Apple态度傲慢等等…..

如果我们来做个类比,我觉得Apple很像一个帝国,一个依靠法治来运作的帝国。在这个帝国里,Apple制定了完备的苛刻的各种透明的规则保证其良好的运行,同时,也有一套完全黑盒的同样苛刻的规则支撑着他自循环。AppleStore的法治形式,颇似秦法,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以刑杀为戚。

在AppStore,每个开发者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1个人开发,还是100个人开发,还是千人的上市公司;在AppStore,每个App也一样是平等的,你做的优秀,就会被推荐在榜首,你作弊,就会被惩罚被下架。在AppStore,App的设计、开发、审核、排名都是由制度可循的。在AppStore,对作恶者的惩罚也是平等且严苛的,刷榜就会被惩罚下架,私用接口就会被下架封号,出现色情信息就会被打击。

这种透明的严苛法治让整个生态如此良性蓬勃。不会出现“特殊开发者私有接口”,也不会出现一个开发者独大,其余开发者没饭吃的情况。那些试图利用规则漏洞牟利的App会被干掉,那些不仔细研究设计指南和开发者政策文档的App会被限制,那些努力做好体验的App会一夜爆红。这一切,源自于封闭的生态和法治的公正。

当然,为了Apple自身的利益,维护用户的权益,Apple会做很多的限制。我们听到的一些接口不会开放,或者一些接口之时小范围的使用,比如为未来企业服务预留的接口等,因为这些接口涉及到一定的安全风险,Apple认为一旦扩散可能会使用户的利益受伤害,所以,有限制。

为什么会做限制?这就好比,在帝国里,给每个城管都发了枪,后果是怎样的,大家都可以想像…..另外,Apple的越狱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且越狱后的设备不再享受Apple的售后保障的。

中国的开发者应该是享受管了人治待遇,好像不太能适应这种纯法治的环境。很早的时候某个移动游戏社区就曾经因为利用Apple的漏洞导致帐号被封禁,创始人飞去美国求情,无果,后来转战android了。随着近几年开发者暴增,我们看到很多的App开发者用包壳的方式提交App牟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刷榜公司其实比App开发者赚的还多,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企业证书发行的,只能用于企业内部的APP,公开发给普通用户,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App开发者其实根本没完整的看过设计指南和政策文档就开始开发,然后出事了,联系Apple碰壁就开始咒骂Apple。

那些被下架的App,哪位敢公开一下跟Apple的沟通邮件?因为你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你犯错了,去找Apple,人家就该也出个高管跟你见面?别闹了,这里不是中国啊!让你觉得丢人了?那就对了,谁让你犯错了!一个个人开发者也好,一个上市公司高管也好,在Apple的规则面前,都是平等的!

还有人说,“这样的一个帝国之所以能受人欢迎,是因为乔布斯的神鬼之才。他能把产品做的非常好,非常完美、极致,让无数人趋之若鹜。但实际上,苹果的架构和文化是倒退的文化。当没有了乔布斯,没有了他的创新,没有了他的完美,没有了他的创意,这套体制的弊端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看到这里,忍不住的笑出声来了,一个生态的良性,一个帝国的兴盛,岂能完全是因为某个人的存在吗?这是多么低级可笑的人治思想在作祟啊!商鞅死后,秦国可曾因此而倒下?秦统一六国,汉承秦制,秦法功不可没,此时,拒商鞅被车裂多少年代了….

当然,因为Apple的总部在美国,沟通习惯及时差上的关系,会导致跟Apple的沟通并不是那么及时。在这一点上,随着Apple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相信会有所改观的。

最后,其实挺希望Android的生态环境也相应的向Apple靠拢的。过渡开放的Android使得很多小的开发者在大公司的面前毫无招架之力,过渡的开放也使得Android的安全问题有可能重演PC时代的杯具,一旦保安最终守住了你家的大们,你要进出都得交保护费…..

为了设计而设计

我有个习惯,每天晚上睡前会搜罗一遍最新的App用用。最开始的时候ios的App还相对比较朴实,强调功能的实用性,后来不知何故吹起一阵ios的App必须足够精美的怪风。于是乎,各类App纷纷上演换装游戏,一个比一个做的精美,即使是一个很工具性的应用也把自己浓妆艳抹的往坐台小姐的风格搞……

比如,为了高雅和精美某个支付网站的首页上弄个美娇娘抱着个Mac电脑羞答答的盯着屏幕,可是实际上,这他吗的支付网站根本就不支持在Mac下支付……比如,某个旅游App最近升级之后也学人家增加了一个在页面加载的时候模态提示的效果,不过,一般人家都在这个间隙提示如何操作,有什么功能,这个App则在这个时候吹嘘自己的上市公司经历….再比如,某个阅读App的开始界面做成一个图片被风扇动的效果,意图隐喻这里可以向上拖,可是无数用户都以为那里是个动态图,在开始的时候就狂点击那里…..再比如,看到很多App做首次打开的新手引导,某个App也这么搞,但是足足搞了8张图的引导,这你妹的…..再再比如,某个App升级之后把界面搞的很好看,但是每次操作都会慢的让你想杀人,这就好比一个丑陋无比的坐台女为了卖个好价钱,在脸上擦足够多的粉一样…..

上周末跟Tony和Angela在下厨房喝茶闲聊,我说目前的移动产品设计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做给用户用的,一类是做给设计师们欣赏与收藏的。虽然有些武断,但是这半年来,越来越感觉整个ios的产品设计迷失在精美里,设计师们都在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精美而精美。当然,精美无可厚非,但是精美是一个App成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App成功的前提应该是需求和功能而不是界面!

有用,也就是需求是一个产品体验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体验,在这个基础是要做到易用和友好。如果没有到达这个层次,精美的界面实际上是无法支撑一个产品长久发展的,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

说到这股精制风潮,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设计师们都喜欢去看当前惹火的应用做了些什么,盯着竞争对手做了些什么交互,然后他们也按照这个界面或者交互的思路去做。然而很少设计师真的静下心来去研究系统自带App的设计还有交互,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跳过了基础阶段的认知与学习,直接进阶了….

好吧,我的牢骚发完了。(其实主要是因为微博没法评论,我懒得发微博了….),下面是广告时间,推荐几款目前我最喜爱的App:

  • 工作处理:Sparrow,最好的Mail客户端 ;Evernote ,随手记 ;微信 ,我用它确实是来工作的!
  • 阅读扯淡:Twitter ,原生的就是最好的 ;Path ,其实我只喜欢他的滤镜,还有不裁剪我的图 ;FIT™ 随享新浪微博客户端 ,最好的微博客户端,除了不能推送消息 ;Reeder ,顺手的Google Reader客户端
  • 出行生活:百度地图 ,在中国他比较准一点点 ;下厨房 ,有爱的设计 ;快捷酒店管家 ,这个家伙号称开房利器,男人不装会显得很没面子….

移动产品设计之ios系统的导航

写在前面:刚开始接触移动产品设计的时候对着设计指南懵懵懂懂的感知了一下,但是还是不甚寥寥。最近读《触动人心》,发现作者对ios的导航模式的总结实在太棒了,于是写下这篇读书笔记。

导航始终是产品设计的重头戏,往往产品设计中90%的事情就是在做导航。在iphone中预置了3种可以直接使用的导航模式,平铺列表、标签页、树状结构,每种模式都配有不同的工具栏和控件。三种导航模式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混搭,让你的用户可以优雅的穿行与你的应用之中。

(图片来源:Tapworthy

平铺列表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只有一个主屏的简单应用。这种方式很适合浏览并发现类的应用,因为他的信息架构简单到极致,没有信息层级也没有组织结构,就像一叠卡片一样。主要信息在卡片的“正面”展示,“反面”就是简单的设置,向左右滑动即可翻页,典型应用比如内置的天气应用。

当然,平铺列表式导航也可以根据你的需要随意的添加、删除卡片。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扩展性优于标签页式导航,因为标签页模式中类目与顺序都是固定的。

在平铺列表模式的页面底部都添加了页面分页控件,其表现为一排小圆点。小圆点的数量代表了平铺的页面的数量,而高亮的小点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导航,他显示了当前所在页面的位置。同时,页面分页控件也是可以操作的,点击控件的左半部分或者右半部分或者直接左右滑动可以切换上一个/下一个页面,不过,页面分页控件每次只能翻一页,而不是直接跳转到某一页去。一般而言,页面分页以不超过10个为最优,超过了20个就会溢出屏幕了….

另外,为了更好的表达”卡片堆“的隐喻,最好不要在平铺模式下设计多个不同的滑动手势。在触摸屏上大家都能在单一方向上进行滚屏,但是2个方向的滚屏需要更好的精度,这种做法有些挑战人机工程学了。

标签页

在ios上标签页一般依附在屏幕的底部,标签栏将应用功能一一归类,点击一个标签就会跳转到相应的页面上,然后该标签以高亮的形式表明你当前的位置。在标签页模式下,每个标签对应的页面都可以有自己的界面风格和特定的内容与功能,看起来就像是在运行一个独立的应用。

标签栏的高度是49像素,每个按钮都会包含一个文本标签和图标,按钮的宽度取决于放置按钮的数量,标签栏限制最多可以放5个图标,超过之后会在第5个按钮的位置出现”更多“的标签。

当然,标签栏以49像素的高度存在其实占用了不少的屏幕空间,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去掉标签栏,典型的就是图书类应用的全屏阅读模式。

树状结构

这种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层级信息分类到一棵倒置的树枝上。这种导航模式很适合列表,点击列表中的一项可以看到新的列表,列表可以再进行分拆,直到进入项目的详情。树状结构的一个变形就是表格视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9宫格”,这种变形更加的图形化。

当然,根据信息的不同,树状模式中的标签也可以进行分组。一个树状模式可以分为若干的组,每个组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行数。

3类导航模式的比较

导航模式

优点

缺点

代表应用

平铺列表

适于信息架构及简的浏览性页面;
内容可自定义且数量可变;
隐喻明显,手势单一;
占用页面空间少;
无法快速进行跳转翻页;
最多只能容纳20个页面;
难以包容滚屏,对长文本不利;
页面指示器不够明显,其他页面容易被忽略;
天气

标签页

点击一次即可访问应用所有的主要功能;
清楚告知用户主要功能和当前所在;
只能显示5个;
应用的大多数页面都会始终占据一定的屏幕空间;
Instagram

树状结构

处理大量的类别、功能和类目;
组织方式的隐喻容易理解;
可直接对内容进行交互,占用屏幕空间小;
适合用户自定义分类;
主功能只有在最顶层才会被显示,不能在每个页面都展现;
主功能和分类直接切换比较麻烦,必须先回到顶层;

Mail

Facebook

导航模式的组合应用

平铺列表、标签页、树状结构3种导航模式并不是互斥的,完全可以在一个应用里对他们进行混搭。这种混搭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单个导航模式的短处。

模态视图

我们经常会遇到在某个路径中滑出一个单屏、进行编辑、查看信息、操作界面的上的内容的情况发生。这是一种应用行为的特定形态,一般带有流程的界面变更的情况发生,比如一张页面临时取代了整个应用程序的显示屏,我们称这种处理方式为“模态视图”。默认情况下,模式视图从屏幕底部边缘滑上来切一半覆盖了当前整个屏幕,模态视图完成和程序主功能有关系的独立任务,尤其适合于主功能界面中欠缺的多级子任务。这种操作会暂时绕开应用的正常操作。

模态视图常常被用来编辑或添加内容,当你需要的时候模态视图一般从屏幕底部滑出而后遮盖先前的页面,当你完成任务后滑出的页面也会相应的缩回去,然后可以继续之前的流程。有些控件和界面元素只在次要任务中被偶尔用到,模态视图很好的把他们暂时隐藏了,并且当需要的时候出现,有效的节约了屏幕空间。

模态视图有点像是导航中的死胡同,为了能够让用户也可以同样方便的回到正常的流程中去,模态视图除了正常的操作之外一般还有加上一个“完成”按钮,或者“取消”按钮。

最后,一个移动产品设计的礼仪问题

当用户从你应用的一个地方跳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再原路返回来的时候,应用应该主动恢复到他上次离开的样子(千万不要重新加载,你懂的!)。这玩意学名叫状态恢复,这种保持不变的礼仪对移动产品的体验来说相当重要!

移动产品设计之硬件能力

如果你想猎杀一只虎你得首先搞清楚了虎的习性与弱点,不然就好比是绣花枕头的屠龙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做好移动产品的设计,你得首先搞清楚移动设备的基本属性。知道移动设备有哪些能力才能驾驭这些能力并创造出优雅的体验。

在移动设备里,常见可以被利用的硬件包括:话筒、GPS、距离感应器、环境光感应器、影像传感器、磁阻传感器、重力感应器、方向感应器、加速感应器、三轴陀螺仪、RFID、NFC、裸眼3D、温度计、震动感应器等等。

话筒

  • 原理:记录/输出声音,进行频谱分析最后以不同形式输出/输入
  • 扩展应用:语音输入、语音指令、听音辩曲、游戏等
  • 代表实例:语音搜索、导航仪、Shazam、Midomi SoundHound、IntoNow、Ocarina(埙)

GPS

  • 原理:由24颗工作卫星组成,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
  • 扩展应用:定位(关于定位更详细的介绍可以参照之前的文章“移动产品设计之常见定位方式”)
  • 代表实例:各类地图应用、LBS相关应用

磁阻传感器(方位传感器)

  • 原理:将感受到的地磁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给用户使用
  • 扩展应用:辅助导航
  • 代表实例:指南针、地图的罗盘模式

GPS与磁阻传感器的对比

  • 二者不会相互干扰
  • 磁阻传感器不接收GPS信号,是GPS的补充
  • 受到地磁的影响,因此磁阻传感器需要经常进行校正

距离传感器

  • 原理:一般都在手机听筒的两侧或者凹槽中,通过发射特别短的光脉冲,并测量此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测时间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 扩展应用:接打电话的时候进行屏幕亮度及开关触屏的调节
  • 代表实例:进距离传感器屏幕锁、微信自动切换听筒/扬声器模式

环境光传感器

  • 原理:感应出使用环境的光线强度,再根据外界环境的光线强度进行调节
  • 扩展应用:屏幕亮度自动调节、键盘灯自动调节
  • 代表实例:屏幕亮度调节、阅读模式切换

影像感应器(摄像头)

  • 原理:将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
  • 扩展应用:拍照/录像、条码/二维码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动作捕捉/体感技术、增强现实
  • 代表实例:我查查、名片全能王、quick拍、蝶千寻、(AR相关应用可参见“增强现实及其扩展应用”)

重力感应器

  • 原理:手机重力感应指的是手机内置重力摇杆芯片,利用压电效应实现,感受手机在变换姿势时,重心的变化,使手机光标变化位置。重力感应器所能测的是手机来自不同轴面的重力,是直线的。
  • 扩展应用:横竖屏切换、设备的正反朝向判断
  • 代表实例:横竖屏自动切换(部分手机可以实现在查看相册的时候会自动根据拍照的时候是横屏or竖屏进行横竖自动切换)、甩动翻页/换歌、来电翻转、重力球游戏

方向感应器

  • 原理:一般手机的上的方向感应器是感应水平面上的方位角、旋转角和倾斜角的。可以检测手机处于正竖、倒竖、左横、右横,仰、俯状态
  • 扩展应用:飞行类游戏
  • 代表实例:飞行类游戏、赛车类游戏

加速感应器

  • 原理:敏感元件将测点的加速度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加速感应器能感应到加速度和方向
  • 扩展应用:加速度感应、力量大小和方向感应。(在很多电脑里也内置有加速度感应器,基本应用场景就是当电脑跌落的时候保护硬盘不受损)
  • 代表实例:求签类应用、保龄球类游戏(Super Ball Escape)、垂钓类游戏

三轴陀螺仪

  • 原理:单轴的只能测量一个方向的量,也就是一个系统需要三个陀螺仪,而3轴的一个就能替代三个单轴的。三轴陀螺仪能同时测定6个方向的位置,移动轨迹,加速度。三轴陀螺仪最大的作用就是“测量角速度,以判别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也称为运动传感器“,换句话说,这东西可以让我们的iPhone知道自己”在哪儿和去哪儿“
  • 扩展应用:感受手机在各个角度上的变化、感知设备运动状态、辅助GPS定位
  • 代表实例:itouch等的定位、测量( iSetSquare )、游戏( Gyroblox、现代战争2、 sensor mouse   )

重力感应、方向感应、加速感应、三轴陀螺仪

  • 重力感应,只能感应到不同轴面的力,是基于直线的感知;
  • 方向感应器,基于平面的感知;
  • 加速度传感器,能感应加速度和方向;加速力可以是常量G也可以是变量,所以加速度感应的范围要比重力感应器大。也有些手机上说到加速度感应器,实际上就是重力感应器。
  • iPhone4里的重力感应器和加速度感应器是同一个设备,叫三轴陀螺仪。能够感应设备在X、Y、Z三轴方向上的重力和加速度,得出来的是运动轨迹;

 震动感应器

  • 原理: 压电陶瓷可以把震动转化为电信号
  • 扩展应用:设备唤醒、心跳、脉搏监测、测谎仪
  • 代表实例:暂无

RFID(非接触式射频识别)

  • 原理:在物体贴上RFID标签,当物体进入到读写器的作用范围内时,能够读取到标签中的相关信息。RFID分为2个部分:标签(射频卡),读写器。标签分为主动标签(主动发送信号),被动标签(接收信号)
  • 扩展应用:室内定位、电子机票、物流分拆
  • 代表实例:手机钱包、一体化检票平台

二维码

  • 原理: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二维码不一定都是黑白相间的,实际上它的颜色可以被改变;二维码有较强的识别性,当遮盖面积不超过30%的时候仍然可以被识别。
    (比如这张二维码就是改变颜色增加了个性化内容的,and,还可以参考我的微博头像)
  • 扩展应用:打开相关链接、签到、支付、名片
  • 代表实例:支付宝条码支付、我查查
  • 关于二维码,可以看一下这篇科技文章,二维码的生成细节

NFC

  • 原理:由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这项技术最初只是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单合并,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但是NFC芯片有双向的读写功能,而RFID的id tag只读;NFC要求的距离比FRID要近很多。
  • 扩展应用:身份确认(签到)、电子钥匙、电子票务、介绍地标
  • 代表实例:签到、刷卡、移动支付

RFID、二维码、NFC

  • NFC和目前通用的RFID协议兼容,脱胎于RFID
  • RFID主要应用于目标识别(单向),NFC主要实现设备间通讯(可双向)
  • NFC要求的距离比FRID要近很多
  • NFC的本质是通讯,本身不承载数据
  • NFC需要电力,类似蓝牙
  • 二维码是单方面的信息读取
  • 二维码承载字母,数字,ASCII码,且有字符数量不超过3000个
  • 二维码需要去对准读取设备,而NFC只需要靠近,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

裸眼3D

  • 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不使用偏振镜(3D电影常用),在平面显示出3D立体效果。目前裸眼3D技术有很多,目前在手机上实现应用的主要是夏普的视差屏障(parallaxbarrier)技术液晶屏
  • 扩展应用:游戏、地图和导航、视频浏览、3D照片浏览
  • 代表实例:Google3D地图、earth3D

温度计

  • 原理: 通过热敏感探头实现温度测量。
    不过, 只能测试环境温度,无法测量物体温度,比如无法测量体温。测量体温等需要红外测温装置,目前不易装入手机。 另外,易受到机器温度影响,测温不是很准
  • 扩展应用:测量环境温度、体温监测、疾病预报、生活服务(穿衣指导)
  • 代表实例:暂无

当然,其实还有最普通的Wifi、红外、蓝牙等基础硬件设备的使用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交互体验比如Bump等,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因为是学文科的,所以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我个人的理解并不是很到位,欢迎懂行的你批评指正。

移动产品设计之常见定位技术

知乎上有个问题问“除了 GPS 和基站定位,目前还有哪些其它传感定位技术?”,正好最近在做这方面的一些调研学习,于是把我了解到的信息整理喽一下做了回答,之后知乎上有其他网页对我的答案做了纠正与补充,这里我一并整理一下发出来备份吧

申明:以下内容感谢徐哲滇狐maggie穆荣猪头心宇在知乎上的补充。

目前常用的定位方式有:GPS定位、基站定位、wifi定位、IP定位、RFID/二维码等标签识别定位、蓝牙定位、声波定位、场景识别定位。技术上可以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混合。

关于GPS与A-GPS定位:

常见的GPS定位的原理可以简单这样理解:由24颗工作卫星组成,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在整个天空范围内寻找卫星是很低效的,因此通过 GPS 进行定位时,第一次启动可能需要数分钟的时间。这也是为啥我们在使用地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先出现一个大的圈,之后才会精确到某一个点的原因。不过,如果我们在进行定位之前能够事先知道我们的粗略位置,查找卫星的速度就可以大大缩短。

GPS系统使用的伪码一共有两种,分别是民用的C/A码和军用的P(Y)码。民用精度约为10米,军用精度约为1米。GPS的优点在于无辐射,但是穿透力很弱,无法穿透钢筋水泥。通常要在室外看得到天的状态下才行。信号被遮挡或者削减时,GPS定位会出现漂移,在室内或者较为封闭的空间无法使用。

正是由于GPS的这种缺点,所以经常需要辅助定位系统帮助完成定位,就是我们说的A-GPS。

例如 iPhone 就使用了 A-GPS,即基站或 WiFi AP  初步定位后,根据机器内存储的 GPS 卫星表来快速寻星,然后进行 GPS 定位。例如在民用的车载导航设备领域,目前比较成熟的是 GPS + 加速度传感器补正算法定位。在日本的车载导航市场是由 Sony 的便携式车载导航系统 Nav-U1 首先引入量产。例如在增加了三轴陀螺仪的iphone4里可以利用三轴陀螺仪来辅助完成定位,具体可以参见这篇文章的介绍,不过三轴陀螺仪定位的误差会随着时间逐渐积累。

关于基站定位(cell ID定位):

小区识别码(Cell ID)通过识别网络中哪一个小区传输用户呼叫并将该信息翻译成纬度和经度来确定用户位置。Cell ID实现定位的基本原理:即无线网络上报终端所处的小区号(根据服务的基站来估计),位置业务平台把小区号翻译成经纬度坐标。

基本定位流程:设备先从基站获得当前位置(Cell ID)。(第一次定位)—— > 设备通过网络将位置传送给agps位置服务器 —— > Agps服务器根据位置查询区域内当前可用的卫星信息,并返回设备。 —— > 设备中的GPS接收器根据可用卫星,快速查找可用的GPS卫星,并返回GPS定位信息。

关于Wifi AP定位:

设备只要侦听一下附近都有哪些热点,检测一下每个热点的信号强弱,然后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网络上的服务端。服务器根据这些信息,查询每个热点在数据库里记录的坐标,然后进行运算,就能知道客户端的具体位置了。一次成功的定位需要两个先决条件:客户端能上网 ,侦听到的热点的坐标在数据库里有

PS:苹果用的WIFI定位服务http://www.skyhookwireless.com/ ;这个网站可以通过MAC地址取得位置信息http://samy.pl/mapxss/

关于FRID、二维码定位:

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读卡器和架设天线,根据读卡器接收信号的强弱、到达时间、角度来定位。目前无法做到精准定位,布设读卡器和天线需要有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难度大,另外从成本上来讲WIFI经济实用些。
另外,室内定位无法依靠GPS卫星,主要只能依靠室内设备。可以使用WLAN和RFID来实现。

增强现实技术(AR)及扩展应用

这是一篇写给我自己看的科普文章。

在开始说增强现实(AR)之前,需要先说说虚拟现实(VR)

虚拟现实是从英文Virtual Reality 一词翻译过来的,简称VR。VR 技术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交互,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典型的VR 系统主要由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输入输出设备、用户和数据库等组成。计算机负责虚拟世界的生成和人机交互的实现;输入输出设备负责识别用户各种形式的输入并实时生成相应的反馈信息;应用软件系统负责虚拟世界中物体的几何模型、物理模型、行为模型的建立,三维虚拟立体声的生成,模型管理及实时显示等;数据库主要用于存放整个虚拟世界中所有物体的各个方面的信息。

VR技术与三维动画技术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交互性上。三维动画技术是依靠计算机预先处理好的路径上所能看见的静止照片连续播放而形成的,不具有任何交互性,即不是用户想看什么地方就能看到什么地方,用户只能按照设计师预先固定好的一条线路去看某些场景,用户是被动的;而VR 技术则通过计算机实时计算场景,根据用户的需要把整个空间中所有的信息真实地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依自己的路线行走,计算机会产生相应的场景,真正做到“想得到,就看得到”。

根据VR 技术对沉浸程度的高低和交互程度的不同,将VR 系统划分了4 种类型:沉浸式VR 系统、桌面式VR 系统、增强式VR 系统、分布式VR 系统。

增强式VR 系统简称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在手机上应用比较多的AR了。它既允许用户看到真实世界,同时也能看到叠加在真实世界上的虚拟对象,它是把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结合起来的一种系统。AR中真实物体和虚拟物体与用户环境必须无缝结合在一起,而且真实物体和虚拟物体之间还要能够进行交互,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虚实融合。因此增强现实系统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定向的新特点。

好,下面来重点说说增强现实(AR)

一个AR系统需要有显示技术、跟踪和定位技术、界面和可视化技术、标定技术构成。

跟踪和定位技术与标定技术共同完成对位置与方位的检测,并将数据报告给AR 系统,实现被跟踪对象在真实世界里的坐标与虚拟世界中的坐标统一,达到让虚拟物体与用户环境无缝结合的目标。为了生成准确定位,AR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标定,测量值包括摄像机参数、视域范围、传感器的偏移、对象定位以及变形等。

 相对与智能手机而言,AR就是根据当前位置(GPS),和视野朝向(指南针)及手机朝向(方向传感器/陀螺仪),在实景中(摄像头)投射出相关信息并在显示设备(屏幕)里展示。其实现的重点在于投影矩阵的获取。

当然,在实际开发的时候其实android系统已经将投影矩阵封装的比较好了,可以通过接口直接获取投影矩阵,然后将相关的坐标转换算成相应的坐标就可以了。

移动增强现实系统应实时跟踪手机在真实场景中的位置及姿态,并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虚拟物体在摄像机中的坐标,实现虚拟物体画面与真实场景画面精准匹配,所以,registration(即手机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性能是增强现实的关键。移动AR的运作原理可以以下面这个图示简单来说明。

OK,科普的事情做完了,下面再来说说AR到底有些啥搞头

1、找到想去的地方

1.1找到我想去的那家店

Yelp Monocle 利用 iPhone 的摄像头和数字罗盘把 Yelp 评分和实时的街景结合起来,这样您就可以找出五星级酒吧而不是误入那些自以为酷的小酒馆了。

1.2找到我的车

当你把车停在路边,并掏出手机启动 Car Finder 时,软件会记录下你的 GPS 信息。之后,当你想在茫茫车海中寻找它时,Car Finder 会利用摄像头,GPS,指南针,陀螺仪等多个传感器把你引导至正确的位置。

1.3指引路径

Wikitude Drive增强现实导航应用,用户看到的不是地图,而是前方街道的实时视图,以及叠加在视频上方的导航数据。现在已经在欧洲、澳大利亚、北美市场得到了应用。

2、“碰”到虚拟的东西

AR SOCCER 虚拟颠球,就是你把屏幕对着一块干净的地板,然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足球,现在你可以用脚去踹它。

3、令现实按我的想法变化

3.1实景翻译

Word Lens是一个实景翻译的应用,不过目前只提供英语和西班牙语的相互翻译。

3.2虚拟试衣

使用Zugara的虚拟试衣间非常简单。你需要一台带摄像头的电脑和一点空间,后退到离摄像头4-5英尺的地方挥一挥手,你选中的衣物会自动“穿”到你身上。如果你觉得没有“穿好”,你还可以通过微调衣物的位置使其看起来与你更贴合。

3.3拍照

在使用“Farrago AR”时,用户可以轻松通过移动设备的触摸屏对图片内出现的物体进行旋转、调整大小、修正等精细操作。而且,“Farrago AR”友好的用户界面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创造出2D或者3D的图片外物体。

4、把虚拟叠加到现实上

伦敦博物馆出了一个增强现实的Apps,称其为“时光机器”,把手机对准当前所在的位置,那么系统会帮你匹配当前位置几十年前的样子。

Layar Reality Browser 把摄像头对准周遭的景物,Layar 会把各种数据找出来——巴士站、滑板公园以及房地产价格等等。

Wikitude 被称为“世界浏览器”,它可以帮你探索周围的环境,查找地标的资料。只要你举起手机并打开摄像头,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些标记——包括维基百科词条,带 GEO 标签的 Tweet,ATM 的位置。

Star Walk,增强现实的“天文互动指南”,利用GPS,指南针和陀螺仪教你辨别星座。 还有很多类似的游戏,比如星球大战AR版、AR Invaders(打飞碟)、AR Missile(导弹毁人)、ARBasketball(实景篮球)…..

最后,说一下几个基于AR做平台的

1、高通

高通放出了android平台和ios平台上上的augmented reality develop kit。基于这个SDK开发人员更容易的运用智能设施中的摄像头,开端出实在内容与虚构内容联结的软件利用。

2、Layar

Layar旨在打造的一个开放的增强现实的平台,任何第三方都可以通过Layar的开发接口来打造基于Layar的自己的增强现实应用。目前其官方网站上列出的应用有2029个,其应用类型包括教育,游戏,建筑,艺术,交通,游戏等等;你也可以把Layar看做专门为AR应用搭建的App Store,因为里面的应用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

最后,说点扯淡的事情

移动硬件设备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移动设备上的交互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以NFC、AR、裸眼3D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应用形态的涌现给这个领域带来了最够的新奇与动力,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而在移动产品的设计上,如何利用手机的硬件性能来创造突破性的产品将是未来决定移动产品设计师能力以及移动产品成败的关键了。

更多的限制,更简单的设计

首先,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性的冲动诱因在于我这个刚入行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新手在查找资料的时候被太多的前辈恐吓了很久,我最终决定站出来反击一下。

我们看到无数的移动互联网前辈们说,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相对于Web设计而言实在太多限制了,太难搞了。你看,屏幕就那么点大小,当Web端主流分辨率停留在1024*768的时候手机上主流的分辨率确还是240*320(注意我是说主流,别说iphone4的640*960);我们可以在Web上使用鼠标+键盘来顺畅的浏览而在手机上只有键盘(触屏目前还是灰主流吧);当Web设计已经花哨到泛滥的时候手机上还是个梦想…..好吧,够了,够了,实在是够了

可是事实是这样吗?我不认为!我认为在手机上的设计要比在Web上的设计相对更简单。

更小的屏幕意味着你只需要考虑更少的内容设计;更单一的交互意味着你只需要思考更简单的信息设计和更单线程的流程设计;更限制性的硬件意味着你不再需要考虑哪些花里胡哨的“假动作”,你只需要关注是否能更快速的帮助用户解决需求就足够了…..

一般而言,在手机上的产品设计分为2类,从Web端移植功能到手机端、全部由手机端开始设计。这2类设计实际上都适用以下要说的原则。

一、拥抱约束,习惯在局限下设计

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每个人都知道真正的自由并不在于完全自由,真正的自由在于完全自由与限制性之间的平衡。而这点在手机产品设计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在手机端做设计首先必须要具备的思想就是阉割,当然,这点在Web端的设计上我曾经也认为是最重要的

《简单法则》里提到一个方法,SHE:缩小(Sherink)——>隐藏(Hide)——>附加(Embody),然后把这些被简单过的元素有组织的放在一起。

以从Web移植产品到手机端为例,①把Web已有的功能模块全部列出来,排序;②尽可能的砍,把可以减少的功能尽可能的减少;③隐藏,把不可减少,但是并非十分必要的功能隐藏起来;④考虑手机端用户需求与Web端用户需求的差异,然后附加一些手机端特有的需求与功能进去;⑤有序的组织上述元素。

这样的做法既做到了简单,同时也避免失去了固有的价值感。这样一顿阉割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在手机端这样的环境下去实现这些功能是很简单的了,因为有太多不必要的东西都不需要了。其实,就是用最核心的功能去满足相对局限的条件,在做手机产品设计之前,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最小化和剔除不必要的工作。想好不做什么,然后再去做!

妥善的组织能使复杂的系统显得比较简单。比如iPod的按钮设计就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在最开始的时候iPod的按钮设计成了滚轮式的,在第三代的时候iPod将转盘外围的4个按钮抽出来放在了转盘的上面,变成了一排小按钮,这显然让iPod的交互变得复杂而混乱了,于是在第四代的时候我们发现所有的按钮重回转轮之上,并且完全一体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从一开始简单到变得复杂又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案例。

(图片来源:腾讯科技

二、智者知止

过度设计这事这几年在Web产品上时有发生,仿佛产品设计师们觉得如果某个页面他们不“加工”一下就显得不专业,但是往往是越加工越不专业。 每一个设计都有它的核心诉求点(中心思想)和所有传达的信息,凡是引起用户感到迷惑和无关主题的信息都是需要避免的。哦对,这个东西有个专业术语,叫做“噪点”。

在手机端的设计上需要时刻跟“万一……,索性还是加上去吧”的思想做斗争。不为20%的用户需求买单,不因为20%的用户而丢失80%甚至更多的用户。最好的产品体验,我个人认为是用最简洁的方式,最优雅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单线程浅层次的信息设计

因为更多的限制,所以手机上的信息设计无法像Web设计那样的无限制的以网状延伸,而必须是相对很浅的。不要在同一个页面里展开多个流程,使用清晰的布局,准确的提示等等。关于这点推荐围观@默契的这篇PPT

好吧,你可能意识到了,我并没有提到超过12000种终端的适配问题。是的,这是真正的问题,我跟你一样,都很无奈….但是,每个产品的用户群是一定的,也许,缩小范围后问题会相对简单一点。当然,也许你会认为未来类iphone的机器会成为主流,但是,别忘了,那是未来。而,事实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