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里,主要说明了一个问题:并不是人多好办事,往往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做看上去很牛逼的事情更靠谱。
看了很多关于Groupon的评论,大家都同意一个观点,Groupon的功夫在线下,那么,具体线下是怎么样的?没有人提起过。线下部分是一个很复杂的与互联网产品迥异的部分,正与一个哥们说,一个关于团购网站合作的商务合同就已经让很多团购网站焦头烂额了,更别提什么线下的消费环节了。
对商家来说,是否通过团购平台引入的用户越多越好?我觉得不是,再装比一点的说法就是,这个要分情况。
首先,通过团购平台过去的用户和通过自然渠道得到的用户的质量以及消费心理是不一样的。团购的用户基本会把商家正常的经营打乱,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正常的客户,而且团购的客户反而还更挑剔一些,会给商家带来不少压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通常能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从来没有去过高级饭店的人忽然有一天被人请去免费吃喝。镜头里肯定会出现的场景是拼命的拿免费食物,胡吃海塞完全没有吃相,问东问西对任何东西都感到吃惊,然后其他食客纷纷侧目嘘嘘….这是一个很写实的场景,基本可以类比从团购平台去的用户。
而且从消费心理来看,同样是上面的例子,本来你以花1000块到这个高档的地方来吃饭为牛逼与骄傲,忽然有人可以用600块就可以过来跟你平起平坐了,你什么感觉?你的消费虚荣心一下子就被完全打击了,你会觉得这家店无法再彰显你的消费档次,最终,你去其他更牛逼的能提现你身份的饭店消费。
所以,如何处理团购用户造成的老用户的流失也成了商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其次,每个线下的商家需要的用户都是有一个固定的阈值的,当用户量超过这个阈值的时候,商家产生的收益与他付出的成本将无法平衡。这个时候商家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来满足这部分突然多出来的不速之客。
如何有效区分团购用户与普通用户?是否有比优惠券更好的方式;通过团购来的用户如何安排?需要提前预约是否是合理的方式?…..
第三,团购的客户往往对于商家来讲都是一次性消费,因为没有巨大的折扣不会再有第二次,更有一种一次就想赚够的感觉。这种以纯小利驱动的用户如果想要被保留下来转化成常客会是商家的一个挑战。
是否是团购平台越多对商家来说越有利呢?
即使再小的平台,再少的用户,运营起来都是需要成本的。如果一个团购平台只能给商家带来不到10个用户,那么,商家是否有必要再继续运营下去?有啊之前推出了很周全的搬家计划,但是C2C商家从淘宝真正搬过去的有几个?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运营成本与收益的关系问题。
总结,当团购商家愈来愈多且没有行业细分的时候,团购平台与商家之间的关系将会陷入一个很奇怪与纠结的怪圈当中。
P.s:Groupon目前已经在慢慢转型为一个mail list,不知道国内的团字辈怎么应对?
————————>
Update1:7月23日
我忽然有种花钱团了个累赘的感觉:在糯米团了“雷剧场”,刚打电话去预约被告知已经排到了8月中旬…我只能在周末去看(6点半下班),从8月中旬到 10月10号结束共21次机会。于是有2种可能,要么跟那些“约上小女友,小男友”的学生抢周末,要么就是忘记了票这事,给人人网贡献66块的营 收….
Upadte2:7月29日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周三发布了一项全新的个性化功能,可以根据用户喜好为其发送最感兴趣的团购交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