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体验,设计

看不见的成本

1.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穷,过年回家只能挤火车。

但是火车票又很抢手,那个时候还没有今天的网上购票,大部分需要靠线下排队,或者去找黄牛。

于是,对于买回家的火车票就有2种方式了,花时间去排队买,或者花钱去黄牛那里买。

我有个朋友的选择是花半天的工作时间去排队,他觉得买票的事情更重要,毕竟买不到就回不了家啊。

我告诉他,加价100去黄牛那里买更合适,他觉得多花了100块,不值。

我就给他分析,你半天时间,算请假还是旷工呢?请假,按照当时的工作情况看,扣掉的钱跟100块差不多。但是,你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啊,大冷天的在外面站半天,挤过去了还可能没有票。

浪费掉的时间、受冻、以及不是百分之百能买到票,这些都是隐形的成本。

加价100块,可以有票,多出来的半天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对自己的价值要大于那100块钱。

2.

我自己折腾创业那会儿,跟苍老师聊关于招人。

苍老师跟我说,如果我遇到一个人,能力符合我的预期,他要的薪水也符合我的预期,我一般都会在他要的薪水的基础上再加个1千块到2千块。

我说,这部分成本没什么必要啊

苍老师解释说,按照14薪算,一个员工,你多给他1000块,算上社保公积金什么的,一年你多出来2万块不到的成本。

但是,多给的薪水带给这个员工更大的激励,他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个价值将远远超出每年的2万块支出。

换一个角度看,假设你每年有10个员工是这么招进来的,你会多花20万的成本支出。20万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一个市场活动的价钱,或者一次市场投放的价钱,按照正常的投放转化率算,这20万其实带来不了什么用户。

一样的价钱,换来的价值差距太大,一样的成本,收益差距巨大。

3.

有的时候聊天,经常大家会问,你住哪里啊,怎么上班来啊

我的习惯,早上上班一定是地铁,因为肯定不堵车,快。当然,坏处就是,拥挤,以及要走一段路。

我试过开车/专车上班,你永远不知道今天早上是堵还是堵到死,堵到你在车上做什么都觉得闹心。

平时有重要的事情,必须准时的时候,我一定会选择地铁,因为这样是达成目标最保险直接的方式,其他的都不重要。忍受不了挤地铁?那说明你心目中没有一个必须要达到目的的信念,这个信念必须唯一。

上班要准点,为了准点,要么就很早出发,开车上班;要么就不用那么早出发,挤地铁,然后走路锻炼身体。

不同的路径,成本不一样,实现方式不一样。

4.

我一些刚入行的朋友跟我聊天,说自己对工作的困惑。

我就问他们,你觉得目前对你来说,你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最迫切需要的是技能。

这是2个最根本的指标,不要浪费时间在不能让你快速成长的事情上。我们最不能耽误的就是时间,一个不到30岁的人,跟一个即将40岁的人,在面对很多事情上,选择会完全不一样。

5.

跟一些创业的朋友聊天,最大的感触就是,只有那些怀着我就是要赢,其他的都特么不重要的信念的人,才会赢。

为了能赢,他们可以忍受屈辱,可以妥协,可以不惜代价,值得佩服。

我刚毕业那会儿,一位长者告诉我,只有你自己在乎你自己的时间,你的时间才会有可能值钱。

所以,放下眼前的事情与执念,算一算成本吧。

 

产品设计之尊重常识

749a10588158e10aa9728e5da0c1a54fdb9c73e114ec6-d0XRZ1_fw658我们先来说说常识这件事。

什么叫常识呢?在我的理解里,说出来大家都能第一时间理解,但是,一到实际情况就会被忽略的,大概就是常识了。

比如,

题图是一张关于流量获取的常识,想要便宜且精准且大量,这样的流量臣妾是一定办不到的;

再比如,

想要快,想要便宜,还要服务好,这样的专车,也一定不会存在的;

再比如,

想要设计师很快完成设计,想要高质量的设计,还给设计师很少的薪水,这样的设计师,如果有,请联系我,我愿意出三倍的价钱!

还比如,

用户都喜欢干净简单的页面;

再比如,

用户都不喜欢找,也不喜欢繁琐的操作;

再比如,

如果这个事情不能做,你要提前告诉我,我错了,你要告诉我怎么做才是合适的;

尊重常识就是回归本质,而尊重常识是产品设计理念的起点。

你可以从这个起点延伸出很多理论观点,比如不是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的产品体验一定不会好;比如不符合用户基本预期的设计一定是别扭错误的;比如没有合适场景的产品功能一定是无意义的,等等。

尊重常识是如此的重要,又是如此的平常,以至于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忘记它,脱离它,做了很多看上去很美的产品出来。

在2013年的时候,我说在交易类网站,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要让用户登录呢?很多产品不理解,觉得我这是在瞎扯。

但是,这就是一个基本常识,用户来你的网站是为了买东西,登录是你给用户设置的门槛。我从来没见过你去哪个小卖部或者商场买东西,要先成为他的会员的…(当然,高端俱乐部除外)

以上说的是关于产品理念的常识,其实,「做产品」这件事本身,也有它的常识。

这个常识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现是要靠内在去驱动。类比起来就是,表皮破了可以很快修复,但是心脏坏了,人就死了。

换句话说,我们要把更多的时候花在思考产品的内在驱动,花更少的时间去处理产品的外在表现。

什么是产品的内在驱动呢?

用户是谁,用户在什么场景下,用户的需求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需求,解决这个需求我可以从中获益多少?

什么是产品的外在表现呢?

产品的基本流程是什么,产品需要多少个频道/类目,产品是APP还是微信公号,产品用什么颜色,产品叫什么名字?

常识就是,我们要花90%的时间去思考什么是内在,花10%的人力去实现外在表现。

我之前说,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是要先思考很久,然后才开始打开软件画图;其实,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也一样,一定是要先思考很久,然后才决定开始一个功能。

回归常识,设计如此,产品如此,商业也是如此,共勉。

 

用户并不是小白,她只是在等待被服务

1,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服务过程

我会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互联网产品设计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从业有些日子,但是,说老实话,我并不能给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实在惭愧。

我自己的理解里,互联网产品设计,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服务过程。产品设计就像是一个「黑盒子」,用户触发一个内容,内容被传递到「黑盒子」里,然后输出给用户。

而这个服务一定是正向的,这才有效。什么叫正向的呢,就是用户一个微笑着触发了内容,你给用户的反馈应该是让他继续微笑着的,至少不能是愤怒的,或者很不爽的。

举个现实的例子就是,跟政府机关打交道,就是最好的反例。

之前有个非常被推崇的理论,产品经理需要把用户当成傻子,同时,自己还要有能力快速的变成傻子,你变成傻子的速度与你做产品的牛逼程度正相关。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首先,用户肯定不是傻子,用户都非常的聪明,尤其是在有利可图的时候,请参见专车刷单。

其次,为什么要把用户当傻子呢?就是说要把他当做什么都不会。这是合理的吗?似乎也不合理,你只要不违反常规,智商及格的人应该都可以理解吧。

那么,用户真的是小白或者傻子吗?我认为不是的,用户只是在等待被服务,等待享受被服务的那个感觉。

我们要在最开始的时候用仆人的视角看待用户的诉求,理解他想要被服务的感受,然后,切换到上帝视角,把他的一些诉求枪毙掉,把他的一些需求像一个朋友一样的满足掉。

这是我理解的所谓「把用户当成傻瓜/小白」。

2,要做好这个基于「黑盒子」的服务,逻辑很重要

坦率的讲,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靠逻辑能解决的,比如感情,比如夫妻关系。但恰恰因为这样,作为一个产品,逻辑能力就很重要了。

用户提出一个需求,是没有明确逻辑的,他只是很散乱的表达;业务方给你提出一个需求,通常也是无逻辑的,他只是很带感情色彩的表达了自己的需要。

所以,产品设计者需要依靠逻辑将这些需求进行一次解析,找到里面的规律,最后,用计算机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常,我们借助流程图、线框图来表达我们梳理出来的关于设计的逻辑;通常,我们借助版本迭代、项目管理来表达我们梳理出来的关于实现的逻辑。

3,服务是一个很微妙的传递过程

服务是一个很微妙的传递过程,而作为设计者,尤其要对这种感觉有深刻的认知。

通常面试产品经理,我会问一个类似的问题,比如:我和他围着一个桌子聊天,桌子上摆有水,我故意把水摆的靠近他一些。我们聊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对他说,麻烦把桌上的水递给我。

在我的观察里,大部分的面试者拿起水就给我了,有一部分面试者会说,需要我帮你拧开吗?你看,这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关于服务的感觉的传递的过程。因为他意识到我们聊了挺久,我可能是口渴了,我需要喝水,我拿了瓶子需要拧开。

有些人的意识里,并没有服务的概念,他们的意识里充满了逻辑。

我们有的时候需要在产品里礼貌性的拒绝用户的一些行为。大部分的产品经理的做法就是直接堵死用户,或者冷冰冰的提示用户,你被禁止做这个那个的。

后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对于一些需要追求翻台率的饭馆,你会发现,有些饭馆可以做到让你很舒服:

我们楼下的食堂,你刚吃完,就会有收餐盘的阿姨来问你,吃完了吗?你还没明确回答,盘子可能就被抽走了;

一些高档的餐厅,看你吃完了在聊天,就会有个服务员站在你旁边,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你;

肯德基和麦当劳则是基本上不会赶人走,他是通过店内的灯光、座椅等环境的设计,让你感受到想要赶紧离开

4,服务意识式的微妙感觉来源于对场景的理解与还原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来说,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场景非常的重要

不过,我很沮丧的事情是,我始终没有能找到一个非常简单直白的方式像大家解释什么是场景,如何培养场景感觉,如何把场景感觉应用到产品设计中…..

在跟大家沟通需求的时候,我首先一定会问的问题是,不要先将功能点,先给我讲讲这个功能的场景。

后来,我发现好的产品经理在对场景的描述上,非常到位。他们很擅长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里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行为,还有一些绘声绘色的描述,你能一下子就理解了他的想法。

而一般的产品经理,在场景描述上非常的干瘪。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要干一个什么事情,我这么操作,然后就成功了。

一对比看,元素都没少,很机械很枯燥,完全不能让人理解到他的想法。

举个例子,大家可以试着描述一下,你的爸爸明天坐火车来北京了,他对互联网和手机都不熟悉,本来是应该你去火车站接他的,但是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没办法亲自去接他,你于是帮他订了一辆车这个故事。

可以相互讲讲看,你就能看出来差异了。

5,不会讲故事的产品不是一个好产品

产品设计就是在对你的用户讲一个故事,你把这个故事用计算机语言讲给他听;用户运营也是在对你的用户讲一个故事,你把这个故事用文案,活动,激励等方式讲给他听;品牌营销更是讲故事了;甚至连融资上市,都是在给投资人讲一个故事。

我们可能去过不少饭馆,我们注意观察的话,他们店内的墙上都会有一个故事。过桥米线店、羊杂割的店里讲的一般都是这个菜是怎么来的,套路基本差不多;还有一些饭店的故事是说某些牛人来吃过,套路也都差不多。

我去过一次雕爷的薛蟠烤串,我第一次见到一个烤串店里,用很精美的彩页,把羊的不同部位都标出来,并且做了注解。更牛逼的是,串烤串的签子都有说道,还包装了个儿时的感觉出来,这个故事讲的实在是精彩。

讲故事的最高境界,就是我们最近常见的情怀了。大家不要瞧不起,能把故事讲出情怀来,是非常牛逼的境界。

6,试试醒着的时候做梦

盗梦空间里最牛逼的角色是营造梦境的那个人。试试醒着的时候做梦,为自己编一个梦,你来臆造事情的发展走向,可以锻炼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白日梦做多了,真的不是没好处的,相信我。

设计的产品思维与产品的设计品位

标题这句话,正着读或者倒着念,都可以。

用户接触到一个产品,往往是这样的一个路径,

点击图标/输入网址,首先感受到的是产品的色彩,他是白色纯净的还是橘红热闹的。这是视觉设计师的功劳,是用户最先感知的部分;

接着看到的是排列好的界面,这里是促销展示,那里是商品排列,那里是操作入口,那里是一段文案提示。这是界面设计师的功劳,是用户其次感知的部分;

再接着点击了一个商品图片或者操作入口,进入到商品详情页面,或者打开了输入表单,键盘被弹起来。这是交互设计师的功劳,是用户接着感知的部分;

再继续,用户不断的被引导操作,完成一项项任务,这是常见意义上产品经理的功劳。

这一切构成了我们常见意义上的产品。场景设计(用户任务)和功能设计、交互设计、界面设计、视觉设计。

上面是用户对产品的感知路径,而实际上,产品的设计路径是完全相反的。

首先,要做场景的设计。观察与分析用户的需求,拆分出用户任务,进一步设计相应的功能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任务。

其次,针对任务的拆分来设计流程引导,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完成不同的任务。

第三,细分到每一步中,用怎样的界面来表达,要表达哪些元素,这些元素如何展示出来。

第四,对每个界面的每个元素用有品位的视觉做表达。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值得思考的现象。用户是个感性的动物,他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感性的色彩、界面、文字;而产品则是个理性的产物,构成产品的核心是理性的分析与模式的构建。

设计的看上去很好看的产品,往往并不能走很远,因为架构与模式不对;架构与模式很好的产品,又往往设计的并不好看。被流传的产品,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于是,这必须要求,理性的产品需要具备感性的审美,感性的设计师需要具备理性的思维。

换句话说,不管是产品还是设计师都需要有讲故事的能力,能够清晰明确的在脑海中有场景感。

总结起来看,

1、产品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

先要讲好一个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用计算机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我们要向朋友推荐一个司机的时候,我会说,这个司机长的很帅、开车技术很好、车也很好、很多人都坐过他的车。

我们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并不难,因为我们就是讲着话长大的。语言的传播是多维度的,用词、语调,都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表达想法。

然而,计算机语言中的故事表达就难很多,尤其是在仅用图形和色彩,也就是界面来做表达的时候。用户所见的界面是有限的,表达的内容是要很多的,你首先需要对内容做排序,其次要做排列,然后再思考用什么形式表达,这确实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这是产品设计最难的地方。这个思维,产品需要具备,设计师更需要具备。不具备这个思维的设计师永远都做不出有灵性的界面。

2、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是在用逻辑表达来讲一个故事,而视觉设计则是在用视觉语言解决逻辑问题。

不论是交互的设计、界面的设计、视觉的设计,都是要解决问题,不是为了美,美是品位的一种体现,解决问题才是重点。

3、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与品位被割裂了。

在大多数设计师的心里与行动中,解决问题是产品经理的事情,我要做的是有品位。而在大多数产品经理的心里与心动中,品位是设计师的事情,我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这是扭曲的根源,是狭隘的分工导致的恶果。

4、更多的时候,产品与设计师是被自己禁锢了的。

从用户场景出发,先思考如何最优的满足用户需求,然后再思考技术如何实现,而不是倒过来。

这句话,肯定会有很多人会觉得不对。因为,我思考了一个方案,技术不能实现,那不是白扯吗,你还催着我上线呢?

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开始思考的时候,不能禁锢自己,人脑被禁锢的久了,就会越来越狭隘。永远,不要禁锢自己的想象力。

5、同样的道理,市场要有产品的思维,运营要有市场的想法

这是一句废话。

从HowToDo到WhyToDo

几年前,在我学驾照的过程中,我开始是很痛苦的,因为教练根本不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做,只是告诉我,先开出去,看后视镜,当后窗的x点与车库的x点对齐了,右打满往前开,然后,balabalabala的

我为什么痛苦呢,因为他没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做(WhyToDo),他只告诉我要这么做(HowToDo)。虽然,从实用性的角度看,直接按照他教的那么机械的做是最高效直接,不会出错的。

学完车之后,关于倒车的那些技法我还是记不住,每次停车都挺难的,所以我上网继续搜索教程,但是,我发现,网上的教程也都是直接告诉你要怎么做,很少说为什么这么做的。就这样,我对着教程慢慢琢磨慢慢练,也算把停车技术弄的还说的过去了。

于是,有个问题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为什么他们总是只说怎么做,不说为什么这么做呢?后来开始自己带团队,开始不断的教别人怎么做事情,我觉得我有点理解这个道理了。

从基本意义上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为什么这样做说清楚是对的。但是,这个理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因素,每个个体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简单讲就是领悟力不同,当你不断给他讲道理的时候,他往往领悟不到,更有甚者则理解偏颇了,出的麻烦更大。同时,这样不断的一遍一遍的讲,效率也是很低下的。

所以,看上去,在实际行动中领悟,不断自我纠偏自我理解则是更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言传身教。总结成人话就是,先有样学样,然后在失败中总结。会总结的人自然就能举一反三,不会总结的人就自然的被降级为螺丝钉。

你比如做产品这件事,它有没有技法呢?是有的。技法是什么样的呢?在我看来就特别简单,搭架子、定流程、抠细节。这属于理论,属于我自己的方法论,我要给你展开来讲这个方法论,至少可以讲一整体不带歇脚的。我给你讲完了,你会做吗?你肯定不会,而且你往往还会被我带的偏颇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之前有一张比较有意思的图应该可以直观的解释这个问题。

如何解决不同思维模式带来的差异问题呢,最好就是先把大家都调到一个频道上来。怎么把大家调到一个频道上来呢,先做把事情变成「形式化」的,然后所有人「行事化」的执行,之后沉淀成了「习惯化」的。这个时候,决定你是成为一代宗师还是普通武师的时候到了。

如果你能做到自我领悟,你就能成为宗师,有自己的内功心法与招式,甚至开宗立派,比如张三丰;如果你不能自我领悟,你就一辈子只能消耗师傅的招数,甚至因为资质的问题有些招数还演绎不出来。

这里就可以顺带再次回答被无数入门的产品经理们问了无数遍的问题,我想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我该怎么入手呢?

1、别管什么狗屁的产品理论,永远不要在刚入行的时候去学习什么狗屁的产品理论,记住,碰都不要碰!

2、去实际使用每一个产品,然后做自我总结,把某一个共性的模块全部归纳出来。比如,把你用过的所有产品的注册、登录流程全部记录下来,整理出来做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

3、基本的产品模块的设计思路你应该都要做到了然于胸了。当你要设计某一个模块或者流程的时候,把你脑子里存储的那些案例全部调出来,挑拣一遍,选出一个最好的,加点自己的个性进去

4、重复第3点,去尝试新的产品设计。

5、悟到自己的产品理论。

6、你现在可以回去再看看那些产品理论,好像,也不过如此,而且还有些说的非常偏颇

以上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从HowToDo到WhyToDo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对科学与效率的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的方式。先不要管任何的理论,直接有样学样照猫画虎,学样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不断总结,多次的总结与沉淀之后,如果你适合做就会自成一派渐入佳境,如果你不适合做就认命或者换行吧。

这里再次回答被无数入门产品经理问了无数遍的另外一个问题,我想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我最重要要具备什么素质?

勤奋,没有之一了。

及格的产品vs优秀的产品

类似的产品,做了同样的一个功能,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不同,这种不同我们常常把他叫做「用户体验」。

但是这种差异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似乎很难描述,那好吧,我换个方式来聊聊,我们在使用类似产品的同样功能的时候的感受。

来看看3组类似产品相似功能的设计:

在很早的时候就存在一个需求,听歌识曲。于是早期有很多类似的APP,比如音乐雷达、shazam等。

后来,微信也做一个摇一摇识别歌曲的功能。

最早的音乐雷达只完成一件事,帮你找到这首歌的名字,这属于及格的产品;微信的摇一摇能做到帮你找到这首歌的名字,还能帮你定位到当前播放的位置,并继续自动滚动歌词,这属于优秀的产品。
支付

在很早的时候,支付宝做了手机端的支付流程,我们需要记住很复杂的支付密码。

后来,微信也做了手机端的支付,微信说密码应该延续实体卡片的6位数字,不需要那么复杂;微信说支付这个环节为什么需要确认呢?

支付宝的手机端支付流程,属于一个及格的产品;而微信的手机端支付流程,属于一个优秀的产品。

另外,大家注意对比这2个页面,从设计角度讲,支付宝的这个页面设计实在烂透了!

1、浮层标题栏的提示,微信更简单明了;

支付宝的标题栏,又是icon又是文字,怎一个乱字了得!这个页面是在支付宝APP中调起来的,这个时候还突出你的logo,想要表达什么呢?完全没必要啊

2、主信息展示区域,付多少钱,用什么方式支付,微信在信息的区分展示上处理的更好,而支付宝的这个设计,我经常会分不清楚那个364.00元指的是我的余额还是我要付的钱。

付多少钱与用什么形式付款,是2个不同的层级的信息,但是,支付宝的UI处理上,放在了一个层级上,给用户在信息的识别上增加了更多不必要的负担。

3、为什么要有确认按钮,为什么要有确认按钮,为什么要有确认按钮?

— 重要的事情说3遍!

支付宝迫于微信的鸭梨,把密码修改为支持6位,但是,在设计上,还是没敢放开自己,一个需要确认按钮,一个不需要确认按钮,产品设计功底,高低立现,差的真心不是一丁半点。

ps:我们很多的产品经理,我们很多的设计师,在设计上非常的「传统」。比如,切换城市了不是在后台就自动完成,非要提示一下用户,还要用户确认一下。

产品经理对设计的认知变化,远远赶不上用户越来越懒越来越追求快的心智模型变化!
叫车

这是一个导流页面的对比,我们主要看文案的提示。

场景是用户叫出租车叫不到,推荐用户去用专车。快的打车的做法属于及格产品,而滴滴打车的做法属于相对优秀产品。(个人觉得优化空间还较大)

分析一下这个场景,用户叫不到车了,这是现实,用户的需求是用车,但是专车明显比出租车贵。

所以,这个文案提示有2个方面要讲,一方面是没车了,你可以换个别的试试,一方面是别的车大概多少钱,你能省多少,你算算是不是符合你的预期。

这样一分析,高低立现。

所以还是那句话,产品经理们,你们该多读点书的!

及格的产品,能把流程想完整,把该有的元素都放上去;

优秀的产品,流程是极简完整的,元素都是无法再剔除的;

及格的产品,有耐心的用户一步一步坚持,可以完成任务;

优秀的产品,不管是什么用户,很简单就能完成任务;

及格的产品,在思考产品方案的时候,会考虑的是完成任务;

优秀的产品,在思考产品方案的时候,会考虑的是如何愉悦的完成任务;

最后,为了让你们更简单直观的理解及格的产品和优秀的产品,放一张生活中常见的图吧。

0 (1)

 

需求评审与讨论问题的基本方式

关于什么是需求评审,不在这里做解释与定义了,直接进入主题。

关于需求评审的几个原则:

1、需求评审不是谁要说服谁,而是我们要就某一个具体问题寻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我们有很多PM总是会抱着「我要说服研发」的态度来做需求评审,所以整个需求评审的基本氛围是辩论,是相互的寻找极端情况支撑自己的观点,试图让对方让步,这是非常错误的开局。

2、所有问题的讨论,都必须要先建立基本共识,然后基于这个共识再细化。

什么是基本共识呢?就是我们首先要把双方调整到一个频道上来。不要在不同的频道上相互努力,那没意义。比如,我们先要定义清楚什么是激活用户、什么是注册用户;比如我用到的这个名词指代的是什么这样的基础的小问题。

3、先不要在僵持不下的观点上浪费时间,先求同,后攻异。

在已经形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如果一个小问题有分歧,且一时半会讨论不清楚,那就先放下,继续讨论其他的,等其他的解决了,再回来解决这个差异点上的问题。

关于需求评审的推进步骤:

1、先说我们这次需求的目标与目的。

简单说就是先讲明白我们要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

就像是演讲的时候,先讲一个能够引起观众兴趣的故事或者观点,然后再提出一个在这个美好的故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这个问题是经常会产品经理忽略的,但也恰恰是需求评审中最最重要的,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后面所有的步骤!

我看过太多的产品经理在需求评审的时候,上来就打开画好的原型图,开始讲功能,讲流程。这是完全错误的。一定要花时间先讲为什么要做这个,要达到什么目标,并且一定要在这个目标上达成一致意见。

就像我之前说的,「设计师,别急着打开设计软件」,产品经理在需求评审之前,请别着急讲功能点与流程,这非常重要。

2、在目标与目的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再说你准备怎么做

在谈怎么做的时候,我们是默认为什么做大家达成了一致的。这个时候,不要再返回去讨论第一个问题了,聚焦在怎么做上。

在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在我们评审一个需求的时候,很多人会很着急,当你说要做这个的时候,他的思路会跑的很快,立刻就先跑到了想要是这么干,我们目前的架构会有什么问题,会存在什么潜在风险,已经跑到细节上了。

这样很不科学,也很不高效,很容易把问题混到一起去了,然后就会陷入到细节的争吵与辩论,然后就走偏了。这样的讨论也是低效的。

谈第一个层次问题的时候,就不要想第二个层次的事情,谈第二个层次的事情的时候,就不要再回去质疑第一个层次的结论了。

讲述你准备怎么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描述你的解答对解决问题而言的好处。

关于「准备怎么做」的讨论,会有2个结果:

2.1、你认同或者大部分认同我的方案

那么,就按照这个方案来执行,其中有一些不太认同的,我们坐下来讨论,看是否有更好的方案来做。

2.2、你不认同我的方案

那么,我们先回到第一个问题「关于我们要做这个事情的目标与目的」是否认同。如果认同目标了,那就是实现方案的问题了,我们可以坐下来研究。如果不认同这个目标,那这评审也就没得玩了,这个状态一般极少出现。

好,现在问题出在不认同方案上了,又有2个结果:

2.2.1、这个方案可以做基本的修正吗?

可以,那我们探讨如何修正

2.2.2、你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这个方案是否可以勉强执行?

可以,那好,先按照这个方案干。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案,我们按照你的方案干。

2.2.3、我没有更好的方案,我也不认同你的方案

靠,你这完全不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状态,赶紧换人。

3、方案达成一致了,开始做排期与风险及收益预估

为什么做这个事情,都清楚了,也认同了;

是不是可以这么干,也基本达成一致了;

剩下的就是排期,安排人员,具体去执行了,这是一个新的话题,不展开了。

总结一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拆解的过程,

讨论问题3步走

  1. 先说我们的目标与目的,在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上达成一致;
  2. 再说我是这么想的,你觉得方案是否可行,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在怎么做上达成一致;
  3. 按照我们讨论的这个做法,看看我们现有的人手,具体怎么一步一步执行。

讨论问题与需求评审一样,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最合理方式就是不断拆解问题,拆解到不能再拆解了,然后分别的寻找解决方式。

另外,相比情商,智商反而有时候显得不是最重要的。

再聊聊关于场景感

我是个宅男。

宅男,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玩游戏、打飞机、看小说、看电影。

我不爱玩游戏,因为我定力不够,容易沉迷;我也不爱打飞机,还是因为我定力不够,容易上瘾。所以,当我宅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在看电影或者看书。

我喜欢看电影,大部分时间是被这个导演所营造的氛围还有故事结构所吸引。一个好的电影导演,他首先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其次他是一个能借助道具,透过细节,表达内心的人。

我从电影里悟到更多的是,为什么要设置这个细节,这个人此刻的行为将会对整部电影的影响如何,如何去表现一个人物的内心的感受,用什么方式去承接2个不同的画面。

所以,当我看到汉武大帝里所用的道具,基本都是博物馆里真实的物件一比一仿制还原的时候,我觉得胡玫是一个了不起的导演;当我看到李仁港先生的所有古装片里,不分朝代,所有的服装几乎都一样的时候,我觉得丫太特么的不负责任了!

当然,如果我不宅,我也会选择去看话剧,演员们在台上的走位,就是产品设计中的流程设计、交互设计。

相比电影,我更喜欢看书,当我领悟到,产品之要,首在场景感。没有错误的设计,只有放在错误的场景下的设计的时候。

电影是一种几乎完整的呈现,导演能做的就是通过细节去刻画人物的细节,通过故事安排去吸引观众,制造悬念,因为观众通过声音、影像已经让可以想象的空间太少了。

而书则完全不一样,文字的表述,给读者留下了几乎全部的想象空间。这对于我们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培养我们的场景感,更加有帮助。

当金庸描写小龙女肌肤吹弹可破的时候,你发现,根本没有一个真实中的演员能完美的与你的想象所契合;当刘慈欣描述那浩瀚宇宙中的三体人的时候,你发现,根本不可能有一个导演能用镜头承载你的想象;当孙皓晖描述老秦人吼出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时候,你发现,没有一个演员能有你想象中那么到位的表达;当叶曙明在大变局中描述孙先生为了革命,无耐加入青帮的时候,似乎也很难去表达此刻孙先生的内心所想。

所以,现在你能理解,黄色小说其实比黄色电影更毒害人了。
黄色电影,也可以拍成像X-Art那样的唯美,就连X-Art的Logo都设计的那么优雅,但是,一部黄色小说,越是成功,就越能让读者打开更大的脑洞……

电影,在一个层次上可以让场景感具象化,文字,则在一个释放了更多的束缚,让想象力扩散更大,我们俗称的脑补。

某种意义上说,脑补能力高的人,更适合做产品。

有次跟一个朋友聊天,我们聊到,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我说,我不读书,那我干什么呢。时间反正都会消失,干点什么总比干等着好。我们读过很多书,其实,我们根本记不住书里具体写的是什么,那些具体的内容我们都会慢慢遗忘,但是,很多东西很自然的渗透到了我们内心,这些东西在我们内心积累、发酵,最后这些东西渗透到我们的思想、行为中,这就是读书最后所剩下的东西。

而这个东西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肯定,这个东西,是很好的。

关于产品设计的成本核算

1.

如果我们把「做产品」或者叫「做功能」吧,比喻成是打造一把剑。我们也可以同样的把运营/销售/推广这个产品,比喻成要去上阵杀人。

很显然,这里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同样的,问题也来了。

你必须要拥有一把锋利的剑,一把像样的剑,一把剑才能上阵迎敌吗?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产品必须要做好了,我们才能去运营与销售。在产品没有做好之前,我只能等待。我都没有剑啊,你总不能让我赤膊上阵吧!

这个意识是有待商榷的。把金子卖出金子的价钱,是一般的运营与销售;把银子卖出金子的价钱,是相对出色的运营与销售;把一坨屎卖出金子的价钱,是天才的运营与销售。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2.

面试一个做策略的产品经理。我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微信拼手气红包,分钱的策略是什么,是纯随机的吗?如果你来设计这个策略,你会怎么做?

对方回答,我觉得不应该是随机的。我应该考虑如何让这个「功能」可以玩的起来,我需要同时照顾发红包的人和抢红包的人的利益。比如,发的越多的人,可以抢的越多。

我问,在发红包这个场景里面,发红包的人一般会是什么样的人,抢红包的一般又会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分别是什么心理呢?你的老板应该是发红包很多的人,相对的,你可能是发红包很少的人,你的老板会抢很多红包吗?

对方回答,可能不会吧。

我问,那你有怎么去实现这个平衡呢?

对方就着这个问题继续分散了很多,想了更多的策略去弥补我所设想的分支场景。然后,策略叠加策略,很多策略交织在一起了。

然后我说,好,我们现在停一下,回到问题的原点,你重新来设计这个策略,你会设计成纯随机的吗?

对方怯怯的回答说,会。

你看,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设计者」最爱犯的毛病,我们什么都想去「设计」一下,仿佛不设计就不能显示我们的本领来。我们始终不愿意去走那条看似最平常的路,我们就这样被自己设计的设计所设计着,平常总是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而我们常常忽略她。

(微信红包的策略具体是不是随机的,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我只是从我的思维出发,做的答案,大家没必要较真)

3.

我们经常受惠与机器,所以我们变的特别依赖与机器,依赖与技术。相应的,我们希望并且试图把所有东西都技术功能化来完成。于是,我们会提出很多的需求,要做很多的功能。

如果没有用技术去实现一个功能,我们好像都不能再去推进什么事情了。所以,我经常开玩笑的说,整个互联网已经快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了,稍微上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都有超级多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还经常需要加班。

核算成本是一个看似跟产品设计、跟体验设计、跟技术开发没什么关系的事情。所以,很多工程师写了很多代码,这些代码很少发挥价值,这是个很悲哀的现象。

4.

我们偏爱铸剑,但是很少磨剑。同样的,我们偏爱开发功能,设计功能,但是,很少持续运营功能。

一个产品在推进的过程中,很少去合算成本。反正做功能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有想法了,有方案了,就可以去开发了,再激进一点,需要很快这个功能就可以出来,所见即所得最好。

一个功能做出来了,发现之前想的不太对,不愿意去运营,也不想迭代。那就继续再去做功能,反正做功能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有想法了,有方案了,就可以去开发了。

产品重要,但是,持续运营要比产品更重要一百倍。不要随意的满足一个用户提出的要求,因为,每一个用户的要求,都可能会是一个包袱。

5.

要转载我的文章,请带上作者名称,原文地址的超链接,不允许修改我的标题,不允许删减修改我的内容,包括错别字的修改!如果你无法全部满足上面3个要求,请不要转载,欢迎大家举报。

抽屉式导航的衰退及大屏下的产品设计

2011年11月左右,FB发布了新的ios和android客户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导航模式的变化,推出了新的抽屉式的导航,同时强化了对Timeline的展示。

FB推出这种新的导航模式不久,Gmail的ios版本同样采用了这种导航模式,再之后path 2.0版本也采用了这种抽屉式导航并将其演变到极致。至此,这种抽屉式的导航模式迅速窜红与ios产品设计中。

我在2012年7月曾经对抽屉式导航做了总结,在「说说抽屉式导航」中我认为,大部分APP会使用抽屉式导航,核心原因是为了突出核心功能,将其他的功能隐藏掉。

现在来看,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对。2011年到2012年,是中小屏幕移动设备占绝对主导的时代,中小屏幕,单手完全可以操作,不存在太多的操作盲区。同时,中心屏幕使得可以展示的内容有限,所以,抽屉式导航是最合适的做法。将导航收缩到一个入口,放在左上角最显眼的位置,用户操作也没有困难,其他核心的内容直接显示出来。

2012年之后,大屏幕成为移动设备的一个新趋势。一方面手机从一个单一的工具,逐渐演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户在手机上处理的事务越多,使用的时间越长;另一方面,屏幕尺寸和内容消费效率及阅读舒适度极为相关。所以慢慢的,手持舒适度和携带便利在整个产品设计众多决策里面的重要排序便没有那么高。

所以,我们看到4寸屏、5寸屏越来越成为主流,尤其是iPhone6和iPhone6 plus的推出,大屏幕手机时代就这么不可阻挡的来了。有一篇老外的分析,点击这里查看

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带来了哪些问题呢?

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内容显示变多了,但是,单手操作变难了。曾经有报告显示,49%的用户是单手操作手机的,现在,是改变单手操作的设计的时候了。

157-007

这张图,非常直观明了的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抽屉式导航衰退了。因为,一个需要被经常操作的入口,现在,处在了操作盲区。

那么,伴随着抽屉式导航的衰退,在大屏幕时代,该如何去设计呢?这是每个产品设计师面临的一个新的思考。我有几点感受,可以分享出来

1、手势操作将会变的更加重要。

Android上有单独的back键,而iOS的返回一直依靠左上角的导航。大屏幕下,iOS的左上角点击返回将非常低效,在屏幕边缘右滑返回是最高效的模式。另外,针对信息流类产品,点击顶部迅速返回到最开始的信息的模式,也是一种高效的交互。阅读类产品可以考虑使用双击关闭这类的手势交互。

相应的,一个产品统一使用上滑、下滑来进行导航的产品将会更多。

2、底部Tab模式导航重新受追捧

实际上,底部Tab模式导航在iOS和Android上一直是「最安全」的一种导航模式,他不怎么出彩,但是绝对不会犯错。在大屏幕时代,底部Tab模式的导航更能适应,也更好设计。

3、浮动导航入口有可能出彩

在path的3.0版本,那个浮动在左下角的「+」号曾经一度流行。在大屏幕时代,这种浮动的入口很有可能出现优秀的设计。

4、将提交类操作按钮,放在弹出的键盘的顶部

这个模式,在Android中较为常见,但是同样存在不同屏幕的适配问题,需要仔细考虑。

5、语音交互,谨慎看好

语音交互,始终感觉没有一个好的使用场景。

我读你看 – 极致神话和产品观念

「专注、极致、口碑、快」,这是小米神话中传播最广的一则口诀。

人人都喜欢极致,因为极致代表着完美,代表着用心,没有人不喜欢完美,所以人人都喜欢极致。

不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中了「极致」的毒。世事无绝对,产品设计尤其如此,对极致的狂热追求,在很多时候,会掩盖一些更本质重要的东西。

今天这篇文章是一位工程师写的,很难得的看到从工程师的视角,有人能反思一下目前互联网圈子对极致的过渡崇拜。

在乔布斯的时代,其实,乔布斯说的对多的观点应该是,「It just works」。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产品理念,是一个更环保的产品理念!

从一个产品架构开始,到一个产品功能,到实现功能所需要的代码,都应该考虑是否环保。环保的产品是恰如其分的可以工作,环保的代码是在当前的那个情境能达到运行状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摩尔定律已经失效,这意味着更快的发展,更快的变化,更多的不确定性在等待我们,所以,不要制定遥远漫长的工作计划,如果做不到高瞻远瞩,那就尽可能把最重要的功能实现,保证系统可运行。

说白了,这个世界上,存在某种“极致”的产品吗?我认为不存在极致的产品,甚至不存在有着极致倾向的产品。

“代码是为产品服务,产品是为用户服务的。”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竟然被各种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的词汇所裹挟与扭曲,忽视用户,忽视产品生命周期,追求虚无缥缈的所谓“极致”与“完美”,出现这样的苗头其实是非常令人诧异和心痛的。

其实,“极致”从来都不是产品需要具备的品质,甚至从来都不是成为产品的开发倾向。产品的天性,只是迎合消费者的需要,体现技术的价值而已,无他。

点击这里可以查看原文,略长。

 

「不啰嗦」和「说清楚」

先看看日常生活里的例子:

小卖部挂着一个牌子说:本店有新鲜羊肉出售,10块钱3斤。其实,只需要说,「新鲜羊肉,10块钱3斤」就足够了。

饭店门口经常出现的招聘信息:本店诚聘业务人员,男女不限,吃苦耐劳优先,有意者请联系,电话:13800138000。这里的’有意者请联系’是不需要的。

卖水果的叫卖到,「新鲜苹果,又大又甜 ,不甜不要钱」,通俗易懂、卖点明确。

我的朋友keith说,「一个写不好文案的产品经理,就像一个瘸了腿的武士」。

现实中看,能写好文案的产品经理确实是少之又少。文案的几个层次,把事情说清楚、不啰嗦、传递情感。大多数产品经理倒在把事情说清楚这里了。

把事情说清楚,第一看用户所处的场景,其次看语境。

互联网产品里随处可见的「确定」按钮是产品经理最偷懒的表现之一,这些按钮的名字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扩展的。我写完一篇文章,那个提交的按钮如果是「发布」或者「预览」会不会更清楚些?我修改了我的个人资料,那个确定按钮如果是「更新资料」会不会更清晰一点?

另一个表现就是随意造词或者搬词到产品里来做表述,在我的wordpress后台,「仪表盘」这个汉化的翻译我一直很困惑,这到底是个啥?

当然,近年来,有另外一个趋势是用图标代替文案提示了,比如用手机的图标告诉用户这里是写手机号的。这算是一种进步了,图标可以传达出这个要素的内容,也让页面更美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页面元素都可以同图标代替的。图标的表现方式只适用于大家都能理解的元素,并且图标并不利于扩展。

所有的文案都应该有特定的语境,结合特定的语境,有些文字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上面的例子,你的门口挂的牌子,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应该是你的店里卖的东西,「本店有售」是一个不必要的累赘;而如果对方无意联系的话也不会没事儿拨打你的电话跟你扯淡。

啰嗦的文案很招人烦,同时也会让文案没有重点,浪费用户的时间。

如果一个人正在开车,你发了一段很长的文案出来,他哪里有时间看?在《汉武大帝》里,霍去病建议汉武帝给军士的诏书要越短越好,越通俗越好,士兵将士都是大老粗,哪里看得懂那些文绉绉的词汇。士兵们最在乎的是什么?皇帝奖赏我还是惩罚我,奖赏了我什么,惩罚了我什么,其他的修饰词汇他才懒的在乎。

同样的,在大多数产品,尤其是工具性产品里,用户在乎的就是你告诉他结果和该如何操作,其他的事情,不是他关注的对象啊。简单粗暴,直接明确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在移动产品上,如果要发布相对较长的文案内容,尽量用短句,一定要注意分行,先说结论,然后再做解释。

在短信通知上,尽量把突出的信息放在前面。比如一个短信验证码的内容,要保证验证码在系统消息栏直接展示出来,用户的操作场景是点击了「获取验证码」按钮之后,在那个界面等待输入呢,抬眼看到系统消息栏有内容了,记下来验证码,直接就在输入框输入了,这样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用更少的元素直接告知用户结果,不需要用户自己去计算

不啰嗦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如果一个元素就可以让用户锚定一个信息的话,就不要用两个,两个信息,看似可以让用户更多的对比与了解,但实际上是增加了用户的认知成本,用户需要的是你直接告知他结果。

上周的时候,我跟同事探讨了一个设计。在产品上,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元素来告知用户,给他服务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在产品上,使用了「距离」和「到达时间」2个元素。

我认为,2个元素太多了,不直接;我们应该用一个元素,给用户明确的预期就好了。所以,我选择只展示时间就好了。

同事反驳说,我们的时间计算的不准,所以我们用2个元素来同时让用户锚定。但是,再深入看,时间是根据距离计算出来的,距离并不是直线距离,是系统计算出来的路径距离。

那么,从结果上看,这2个元素是关联的,如果系统不准确,2个都不准确,放2个不准确的元素,更没有意义;同时,从用户的认知上看,时间是最直观的,其次是距离。如果时间的计算没有路径距离准确,我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只显示距离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技术的限制,产品做了妥协)

传递情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文案功底,一般出现在类似宣传页上,核心目的是引起用户的共鸣,下载或者使用或者传播你的产品。我曾经在内部做了个比喻,产品的页面分为几类、引诱用户下载的、引诱用户下单的、引诱用户传播的,不同的类型下,文案的方式不一样,但是背后的核心都是要找到引发用户共鸣的那个最直接突出的要素。

文案的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的经验有这样几个:

  • 坚持写作,写日记、写博客、写邮件;
  • 公开演讲,向其他角色介绍你的产品方案、团队内部分享;
  • 读书,读世界文明的法律文件、读调查报告

那些我心目中的优秀产品

有一位在36Kr的朋友给我发了一封邮件,让我列举一下我心目中的优秀产品。于是,我给他展示了我的一个关于APP的豆列

在看完这个豆列之后,这位朋友向我提出了7个问题,我做了简短回答,现全文抄录如下:

1.在您给出的产品清单里,并没有看到效率、日历类产品,您平常会使用效率工具辅助自己的时间管理吗?如果是,常用的工具有哪些,你是如何利用它们的?如何看待效率工具和自我管理、时间管理,以及您的时间管理方式是?

关于时间管理,我其实不太相信工具,曾经有位朋友跟我说,当你事情特别多的时候,被你忘记的事情,说明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筛选。也曾经有我的同事问我,每天要处理的事情特别多,是怎么做到状态一直很好的,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拆分了事情,同时投入的时间比别人多,所以看起来我比别人轻松,如是而已。

正因为我不认为工具能解决时间管理的问题,所以,我尽可能的使用最普通的时间管理工具。我用的日历产品就是Web的google日历,他包含日历以及task。在ios上使用默认的日历工具,同步Google日历。

google日历里通常都是会议记录,但是经常你会发现,当会议很多的时候,记录不记录是没什么意义的,你还是会挑选最重要的来参加。当会议很少的时候,不记录你也会记得。而Google日历里的task基本都是我的「灵光一现」的散点。

2.您带领团队时常用的协作工具是?是它的哪项功能吸引了您,让您在众多的团队协作工具中挑中它?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很想了解您管理团队的风格、处理deadline和项目进展的方式,以及多年产品经理经历积累下来的对团队管理的思考。

团队协作管理工具,因为我们团队不同角色,所以分为3种。

1、作为PM跟UE内部,他们使用的是我们自己搭建的wiki,用来存放团队积累的文档、分享、规范等等,基本上属于知识库的概念;
2、作为PM与UE演示用,他们使用的是POP,因为他能完整在手机端演示,并且带有基本的交互,这是一个基于移动端做前期需求沟通演示最好的方式了;
3、作为项目协作,他们使用的是tower。

关于工具的使用,其实没什么特别因素,大概就是其中一个人使用了这个,大家还都能接受,于是就约定俗成的都用这个了。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很少较真,关键是看大家能不能用的方便,并都能习惯。

就我个人而言,其实没有太多值得分享的团队管理经验,就几个方面吧:

1、目标明确可执行
2、放权,允许每一位团队成员犯错,但是不允许重复犯错
3、团队内部信息透明。当面沟通,立即执行;每个会议都要有纪要,事后跟踪;抄送告知,相关角色互相通气,包括需求变更、项目上线等等
4、传帮带,有完整的文化传承。我在内部实行的文化是,如果你有问题,主动找我请你吃饭,我来和你聊聊。我也会不定期的跟每一个成员1on1,话题很宽泛,随便聊点什么都可以。
5、在计划进行一半的时候提前review风险点。包括一个项目,一个月度计划,一个季度计划,而不是到最后的时候才发现问题

3.印象笔记几乎是我访谈过的所有业内人士共同的选择,但有意思的是,每个人的用法又很不一样。您使用最频繁的是印象笔记的哪几个功能?主要运用到哪些生活和工作场景里?

其实,我只拿印象笔记来做密码管理工具以及发票抬头显示工具…..当然,也有较多的时候,是我跟别人共享一份我写的相对简短的信息的时候。

4.和您一样,Feedly也是我最常用的RSS工具。说起阅读,您对自己的学习和阅读有要求(比如每天或每周必须要保持几个小时阅读,阅读的广度,偏好等)?我很好奇您在进行沉浸式阅读时的场景是怎样的(是关掉其他应用、块状时间的阅读模式、是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深度阅读,还是其他)?如果您愿意与我们分享和推荐几个您的Feedly里值得深度阅读的订阅源,那就更好了。

我觉得自己并不聪明,又加上我所从事的行业发展非常之快,所以,我有一种很强烈的危机感,于是我会逼迫我自己不断的想办法去获取信息。但是,后来我发现,只获取信息是没有意义的,我需要的是信息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所以,微博、知乎我现在都很少看,我偶尔会发。

最终我对信息的获取主要分成了几种,读书、较长的文章阅读、非常短的信息快餐。

每周会用周末的一天来读书,差不多可以消化一本书;我坚持上班地铁,一方面不用烦恼堵车,另一方面是可以有阅读时间。

国内几个优秀的UED团队的博客是我一直阅读的,比如腾讯CDC;另外有一位c7120的同学一直坚持翻译国外的优秀产品文章,很值得钦佩,内容也很棒;还有就是最近简书这个网站上积累了比较多优秀的内容。

5.惊喜地发现Swarm也是您的一枚常用应用。签到也是您的一种生活方式吗?您平常都会在什么场景下玩起签到应用来?

签到算是一种延续下来的习惯吧,当我发现自己签到了那么多地方之后,我决定坚持这个习惯,把自己的足迹都记录下来。这属于我个人「整理癖」的一种外在表现,哈哈。

反正现在用4sq签到的人非常少了,不像早年那么疯狂,所以,我也不用太担心什么信息泄露的问题。

6.⎧不重⎭ ,⎧功能收敛⎭, ⎧克制⎭是您在描述产品时最常提到的词汇,这也是你最看重的产品气质吗?您通常会用怎样的逻辑和思维框架去切割、分析和判断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哪些点是你最看中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好产品的不同评判标准。

就如同我写在我所创建的「我心目中的优秀APP」的豆列中的话,我评判一个好产品,按照优先级排序是这样的:能实际解决一个问题,有用;功能克制,即使做不到功能克制,也要做到外在克制,是好用的;外表优雅,交互自然。

有很多人推崇clear这个产品,但是我不喜欢,因为他太炫了,反而在核心功能上做的不太好。facebook也发布过几款很炫的产品,但结果看,市场反馈都不是很好。

目前为止我心目中最好的APP依旧是微信,他的功能目前看非常多,但是,你感受不到他的复杂,他非常克制与收敛,同时他也没有高级的交互,所以你使用起来非常的自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另一个与微信比肩的产品是twitter,发展了这么久twitter依旧是那么优雅克制,即使是加入了一些商业的元素,依然很棒,而微博一直在添加功能,总是会用力过猛。

我特别喜欢的两本书,一本是《简约至上》、一本是《看见》,这2本书总结起来看就是,平淡无奇的反而会呈现出最巨大的杀伤力,而执迷与抖那些水袖功夫的,往往只有花拳绣腿。

在《三体》的小说里,地球人对星际战争的猜想与预期一直都是「大」,所以建造了无数巨大的星际战舰,结果,三体人派了一个平淡无奇且很小的水滴,毁灭性的干掉了几乎全部星际战舰,这真是最大的反差与讽刺了。

7.最后的问题可能稍显宏观甚至晦涩,如果您并不喜欢这类问题,可以选择忽略,但我们依然很想听到您对此的理解。您是如何理解⎧产品⎭和⎧人⎭的互动?

首先,产品必须是要与人互动的,不然,那不是一个产品。

就像New Balance的广告所说,「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珍惜的,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从这个角度看,产品与人的互动就很明了了。

你的互动,必须是有效的;你的互动必须是真诚的;你的互动最好是直接的,你可以抖一些机灵玩点杂耍,但是,这只是点缀的佐料。

在《三体》的小说里,地球人造的星际战舰非常之庞大,但是针对舰长的操作台确极其简单,它的理念是要让舰长专注在他该做的事情上,其他的技术都被隐藏了。从这个角度看,《三体》作者所表达的「互动」理念非常棒。

啰啰嗦嗦的回答了很多,不知道是否有表述清楚,如果有什么疑问,我们可以随时邮件沟通。

谢谢你的问题,也让我自己做了一次梳理。

晚安。

kentzhu ,2014.12.5

闲扯,开会的艺术

开会,最司空见惯而又让人无法摆脱的事情。

在我还短暂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很多次会议,大大小小林林总总。

我也经常被临时拉去参加一个开了一半的会,搞的我很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讨论的什么,到什么程度了;我也经常参加一些超过2小时的会议,大家讨论来讨论去,始终无法形成结论,然后继续会议;我还经常被拉去参加一些我们完全无法独立形成结论的会议,或者结论就是说要看另外的人的决定,妈的,这是我最无语的,如果我们都不是能做决定的人,我们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明确一下,找到那个能决定的人,直接找他不就完了,一群人浪费时间啊!!!

我曾经一度极其厌恶开会,但是,实际上我并不是厌恶开会这种形式,而是厌恶没有目的的会议,漫长的会议,没有章法的会议。

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并不懂如何开会。更令我无语的是,我认为是最应该知道如何开会的产品经理这个角色中,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开会。

开会这件事,就跟做一个项目差不多,而做一个项目,就跟你泡一个姑娘差不多。无非都是,事前研究,中间琢磨,事后复盘。

你必须先确定这样几件事情:

1、会议的背景与目的是什么?

– 作为一个召集会议的人,你需要先跟大家说清楚,我们要一起干什么,为什么干这个事情,我们准备达到什么目的。所以,相应的,你要准备好材料,并在你的会议邀请里描述清楚。

2、会议需要参与的人都有谁,哪些必须参与,哪些可以参与,哪些不需要参与?

– 不是每个人的时间都是那么的随你支配,也并不一定是什么事情都群体决策。不需要参加的人,发给会议纪要就可以了。

3、会议的形式是什么,头脑风暴、方案拍板?

– 也还有可能是抽生死签呢,不提前说,我还真不一定敢去。是否在邮件里讨论一下就可以,是否当面沟通一下就完成,是否需要召集一起正经八百的讨论……

4、会议的地点是哪里?会议的时间如何?

– 基本素养问题,没什么好讨论的。

5、会议的结论以什么形式发出,是否有记录供回溯?

–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没有记录,就代表随意。

6、会议之后如何追踪?

– 我们形成的结论谁去执行,我们存疑的地方,谁去继续研究…..

相应的,

1、不参加没有预期的会议

2、不加入没有背景与目的介绍的会议,即使加入,也要提前问清楚,然后再开始讨论

3、能站着开会就别坐着,能当面沟通就别召集单独会议

4、手机静音、电脑关掉,记会议纪要的除外

5、形成了结论,就别再讨论了,先干再说

6、没法形成结论的会议,尽早结束

7、一定,一定,一定,一定要有会议纪要。纪要,只发结论性内容即可,稍微复杂的,发推导过程

题外话,

经常有刚入行的产品经理问我,我该如何培养自己作为产品经理呢?

我只有一个方法,别想着那是在做一个特别的产品,你就想着,你是在生活。你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有计划,是有条理,是有目标,是有验证方式。

 

初级设计师与高级设计师的差距

本文译自Facebook产品设计总监Julie Zhuo 的文章,《Junior Designers vs. Senior Designers》

原载:https://medium.com/the-year-of-the-looking-glass/junior-designers-vs-senior-designers-fbe483d3b51e

作者称很喜欢用文字表达事情,但有时候用草图表达一些观点更简单也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她用几张图表达了初级设计师与高级设计师的差距。

ps:Julie Zhuo 06年进入Facebook,之前我也曾经转载过她的一篇文章,如何与设计师一起工作。她经常在Medium上发表自己关于设计的思考。

我认为这里的设计师,并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UED,而是包括了设计师、产品经理在内的人员。

-原文如下:

我(原作者)很喜欢用文字表达事情,但有时候用草图表达一些观点更简单也令人印象深刻。

初级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就像一个亢奋的小精灵。

初级设计师的工作流程

高级设计师的工作流程:疯狂中有规则。

高级设计师的工作流程

初级设计师对设计的追求:让它看起来好看。

初级设计师对设计的追求

高级设计师对设计的追求:创造新的价值。

高级设计师对设计的追求

初级设计师在每个设计阶段中的状态:“设计”过程是一个很高的象牙塔(脱离实际)。

初级设计师在每个设计阶段中的状态

高级设计师在每个设计阶段中的状态:好点子不值钱,执行力和最终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高级设计师在每个设计阶段中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