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这一年,那些书

首先,感谢读者「葵」为我设计了一个新的封面。因为她说之前那个封面不好看,于是就动手改了一个。

下面,开始一本正经的扯淡了。

我是有记事习惯的,所以我一直在豆瓣标记我读过的书和电影。看到一个网站可以分析在豆瓣上标记过的书和电影,就用了一下,基础数据如下:

2015年,共读书44本,平均8.2天一本,五星出手4次,共计花费1924.6元;看电影116部,五星出手3次。

这个数据上看,平均一周一本书,自己还算满意。活着不易,主要靠坚持,这就是生活最基本的意义。

回顾了一下这44本书,这1年,我基本没正经读过跟我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书,但是,自己评估看,这些书与几年前看的专业书相比,能领悟到的东西不相上下。

正所谓,初学三年,天下无敌,又学三年,寸步难行,再学三年,游刃有余。

整个2015年的上半年,确实是有些寸步难行的感觉,坚持着,也慢慢走过来了,下半年感觉要好了很多,应该感谢我读过的这些书。

每个人派遣压力的方式都不一样,作为一个具有社交恐惧的人来说,读书和看电影是比较好的方式。

在这44本书里,有这些我觉得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选集2015年断断续续读了4卷。抛开一切其他的因素,这一套选集,确实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文章确实好,开门见山,从不拖泥带水,甚至也很适合用来训练自己的演讲能力。

读这套书,有3个好处。其一,可以通过阅读帮助熟悉那段历史,具体的感受一下当时的一些情况;其二,这套书中蕴含了很多了不起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提炼出来一些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比如如何去做一个市场调研报告,如何有条理的分析问题;其三,读一个人的原著,可以相对客观一点的了解这个人。

整部毛选没有特别完整的继承性,所以,你可以随意挑选章节阅读。目前的毛选,有不同纸质版本,但是差别不大。也有广泛的kindle版本和ibooks版本。

这里有之前写的读书笔记:读毛选之调研与分析问题

《创业维艰》

写创业的书很多,有鼓吹式的,有鸡汤范儿的,有歌颂体的,有传记味的。

整个2015年,创业这个词儿是被提起最多的,也是被谈论最多的,现在的CEO,就跟九十年代的老板差不多,一个砖头扔出去,十个人里能砸死九个CEO,还有一个是合伙人。

当我们把话题集中在创业上,我们谈的最多的是什么呢,是模式,是融资,是市场,是平台,甚至是烧钱。

这些谈论无可厚非,但是,这些谈论有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相对而言,我不认为这些是出创业这件事的核心难点。

创业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过程?这个话题,鲜有人谈及。成王败寇,败的自然说什么大家都没感觉,胜的自然会说如何成功的,但是,不管你说什么,大家的关注点都是你现在成功了,牛逼了,不是过程中的那些东西。

创业维艰这本书,真实精彩,读完之后会对创业这件事有更多的敬畏。有敬畏之心,才能让人踏实的把事情做好。

与它同时出现的还有一本书叫做《从0到1》,相比而言,就逊色很多。

《中国在梁庄》

这是一本写中国乡村现状的书。

我人生的前18年都是生活在村庄里的,河南最南部大别山里的一个村庄,那个村庄背山面河,只有20多户的人家。后来我进城求学,之后在城市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安家,基本算是离开了村庄。

村庄,原本是中国社会最基础的单元。

中国社会整体上的城市化严重的破坏了这种组织。沿路新建的小楼打破了这种姓氏血缘的结构,更进一步的大批量涌入新城市的人口则使得这些结构瓦解的更厉害,以工作关系建立起来的组织则相对脆弱的不是一丁半点。

一个好的产品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兴起的,它必然是经济、文化、技术3个要素在变革中形成的。最近有很多的产品兴起,我已经有些看不懂了,核心就在于,看不懂这背后所满足的人群的需求了。

读一些类似的书,可以能更开阔自己的思路。这里有之前写的读书笔记,我和我们的村庄

《领导力与新科学》

这是一本讲组织结构与管理的书。

这是一本挺烧脑的书,从物理学入手,讲组织的内在结构,进而引申到管理学。之所以说这书烧脑,是因为她说阐述的观点,我是认同的,但是,读完之后,忽然有种「然并卵」的感觉……

任何一个系统,如果想保持生机勃勃,必须具有进入混沌状态的潜能,混沌的创新本质总是把我们从过去僵化模式中解脱出来。混沌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不断的快速的迭代的状态,在这种高速发展的看似不确定的状态中,最好的指导原则必须是足够简单的。

在这种混沌状态中,组织需要的是领导者,不是老板。领导者能帮助组织确立清晰的组织价值观,然后帮助组织遵守这些准则。

读完之后,给我带来更多的思考则来自于共享经济方面。「组织解构,个体凸显,关系重组」,为什么这种现象出现是必然的,为什么这种事情的发生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以及,为什么我们不能再有奴性的螺丝钉思维

《徐皓峰武侠集》

这真的是一套武侠小说。

男生都爱武侠,我的少年是读金庸长大的,我的很多价值观甚至都受到了金庸思想的熏陶。

成年之后,勉强算是观过世界,这个时候的心境,似乎读徐皓峰,更合适些了。

徐皓峰的武侠世界,武学是一种处世哲学,徐皓峰对武学对招过程的描述大多非常之简单,更多的笔墨着眼在为什么要用武,以及,武学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顶好看的武侠都是有风骨的。“风”是风范、是风节、也事关风月,“骨”是武道。因为有风骨,所以可供人瞻仰敬佩、洞幽察微,而人生的真谛往往愈加隐匿其间。这个过程,就增加了武侠的隐喻性,而这个隐喻正是武侠好看的秘密。

2015年,徐皓峰先生有2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道士下山》和《师傅》。道士下山拍的很烂,这跟导演关系不大,主要是这部小说,写的太过奇葩;师傅则口碑甚好,当然,师傅的小说本身也相当的赞。

这里是之前的读书笔记,道士下山,严肃的浪漫主义武侠

《思辩的禅趣》

这是一本解读佛教禅宗思想渊源的书。

我喜欢看佛经,我一直认为佛家本质上是一个哲学派系。他的很多观点,就是一种哲学思维的表达。只不过是,世人总爱套上一些神啊圣啊的来鼓吹这些哲学思想。当然,联想到这世间任何一个哲学体系都难免会造一些神出来,我是略有些释然的。

这本书好像之前叫做八戒说禅,我认为这个名字比现在这个名字要好的更多啊,意境深远。

佛也是人,佛的话就是佛经,文字经过数代佛家大师的解读,出现差异是很自然的。有的时候,佛家也是很奇葩的存在,比如有一本佛经,用了很大的篇幅的文字,其实就是在说一件事,不要相信佛经。这就是个矛盾的循环体了啊,你说不要相信佛经,你还用文字解释这个道理,那你这个解释的佛经能不能信呢…

本书不适合虔信的佛教徒,而仅仅适合那些对佛教世界怀有单纯好奇心以及对佛学义理怀有纯粹智识趣味的读者。

这本书可以搭配《人类简史》一起看,有意思。人类简史其实核心思想也是一个,我们认为的很多事情,包括社会制度,流传下来的社会思想,信用体系等等,都源自于「想象」,这真是个有意思的角度和观点。

附:2015年读书的封面墙

哦对了,今天是2015年的最后一天,很多人都在总结自己的2015年。其实,也没什么好总结的,日子总是要继续过的不是。

下午被朋友问了2个问题:

1.2015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答:时间就是个婊子。

2.2015年,有成长吗,感受是什么?

答:有很大的成长,这点毋庸置疑。感受就是,我有些慢慢的变成之前自己不喜欢的那个人了,这让我很不喜欢。

最后,既然是写在这个公众号里,那就真诚的给所有关注这个公众号的人道一声谢谢。你们忍受着我的胡扯也就罢了,还得忍受着我长久的不更新,甚至还有很多人坚持给我赞赏,真的要好好感谢你们。

请你们放心,我会在2016年继续这样胡扯,继续这样时不时更新一下,时不时让你们忍不住赞赏的。

那首诗怎么说来着,

我想变成一棵树

开心时

开花

不开心时

落叶

时间就是个婊子,不要去怀念她,干!​

说说下载劫持那些事儿

本文转载自「给产品经理讲技术」公号,已经过原作者授权转载。

今年的双十一,想必广大千手观音们又狠狠的剁了几只手。然而,剁手换来的宝贝在漫漫快递路上也是命途多舛,轻者磕磕碰碰包装损毁,重者与快递货车一起被付之一炬。这些“不可抗力”造成的问题屡见不鲜,碰到了也只能自认倒霉。不过,有的网友看着苹果6代的订单,却啃着寄过来的6袋苹果,个中滋味大家就自行脑补吧…。其实,在安卓应用分发领域,这种“苹果6代”变“6袋苹果”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一次网络下载的过程,就像一次“网购”,当我们点击下载按钮时,就跟下载服务器下了一份“订单”,“订购”了一个文件(当然大部分是免费的),服务器确认“订单”后,就会将文件在网络中“快递”(传输)到用户的终端(手机、PC等)。下载劫持一般出现在“下订单”的过程中。

举个栗子,假设我们通过微信官网的链接http://dldir1.qq.com/weixin/android/weixin637android660.apk下载微信安卓版本的客户端,整个流程大概是这个样子:

当点击了下载按钮后,客户端会通过url中的“域名”“dldir1.qq.com”来向DNS服务器获取确认“订单(下载)服务器”的IP地址,IP地址在互联网中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电话号码”,有了它,就可以连接到这台“订单(下载)服务器”,而DNS服务器就像一个存贮着大量“姓名”(域名)和“电话号码”(IP地址)的黄页。

当客户端获得了“订单(下载)服务器”的“电话号码”(ip地址)后,就会连接“订单(下载)服务器”,并告知“订单(下载)服务器”客户端需要获取服务器上的“微信安卓版”apk文件,一般情况下,服务器在这个阶段确认了“订单”后,就会向客户端“快递”(传输)对应的apk文件,当客户端将文件下载完毕后,这次“网购”也就完成了。

下面,我们引入运营商(电信、联通等)网关的概念。运营商网关可以类比成日常生活中的“总机”,接入运营商的互联网设备想要能够“上网”,都需要经过“总机”(运营商网关)的转接。也就是说,在上图中的第二步,我们并不能直接通过“订单(下载)服务器”的“电话号码”(IP地址)联系到“订单(下载)服务器”,而是需要先连接到“总机”(网关),并且告诉它,我们要向某某某服务器下“订单”,经过“总机”的转接,我们才能真正连接到“订单(下载)服务器”。整个过程如下图:

可以发现,DNS服务器和网关的决策,确定了客户端“订单”(下载请求)的走向。而“下载劫持”也就发生在这两个关键节点上。

假设客户端获取下载服务器“电话号码”的DNS服务器被篡改,那么客户端可能会通过“dldir1.qq.com”查询到一个“骗子服务器”的“电话号码”(IP地址),当我们联系到这个“骗子服务器”时,我们的“订单”(下载请求)可能会换来一些奇奇怪怪的“商品”。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手动修改DNS服务器IP(具体方法请问度娘)来解决。然而当运营商的“总机”(网关)“出了问题”(这些“问题”一般是运营商主动造成的)时,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

假设当客户端拿着“订单(下载)服务器”的电话号码要求“总机”(网关)转接到我们指定的“订单(下载)服务器”时,“总机”(网关)对客户端说“哎呀,不要去A家下载微信了,你去我给你介绍的B家下载“XX助手”吧,比微信好用”(这个过程在技术上是被一个叫做302跳转的机制完成的,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302,出门左转,查询我们星期一的文章)。客户端是个实在人,就这样被“引诱”到B家的服务器上下载了。

“总机”(网关)和服务器B就这样沆瀣一气,来骗客户端的下载量。

刚刚给大家从技术层面简单介绍了下“下载劫持”的“饭醉手段”,至于为什么有人要做“下载劫持”,想必产品同学们应该比我更能知晓其中的奥妙,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就写到这里吧,我去洗水果了,双十一寄来的六袋苹果,再不吃就烂了….

(文中“XX助手”和服务器IP地址均属臆造,如有雷同,我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儿)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APP的推送是咋回事

本文转载自「给产品经理讲技术」公号,已经过原作者授权转载。

相信大家对推送这项技术并不陌生。如果没听说过,那么作为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你一定想过这个问题:睡觉前我明明关闭了淘宝、网易新闻等app,为什么第二天他们又自动出现在我手机的通知栏上呢?这其实就是推送系统干的好事:在你睡觉的时候,服务器悄悄的向你的手机推送了一个消息,然后唤醒了你已经关闭的app。事实上,无论你愿意与否,现在大多数‘有节操’的app,都已经内置了推送系统,并时刻准备着登上你的通知栏的‘头条’。

传统的app架构里,通常是app主动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服务器被动的提供数据。以新闻客户端app为例:app被用户打开的时候,会通过网络(无论3g、4g还是wifi)连接到服务器上,向服务器请求最新的新闻。服务器收到请求,从自己的数据库里查询最新的新闻,返回给app。app收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经过一系列的解析处理操作,最终把最新的新闻呈现给用户。一次通信就完成了。然而如果此时服务器上又有了新的新闻,无论多么重要,在用户没有主动刷新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让用户看到的。推送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的,它给了服务器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主动连接上所有的app,告诉他们我有新的新闻了,你们再来请求一次吧,于是收到推送的app(即时此时已经被用户关闭了)又去服务器请求最新的新闻,这样用户就能看到最新的新闻了。

从技术上来讲,实现一个推送系统需要服务器端和终端的配合。一种方法是轮询,也就是不停的向服务器发起请求。这其实很好理解,作为app,我既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新的新闻,那我一遍一遍的问好了,而且我知道这样一定会成功的。显而易见,这种方法app端费时费力不说,电量流量也扛不住啊,服务器要处理如此量大的请求,必然也是非常头疼的。另一种方法是服务器和app建立一个长时间连接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不仅app可以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服务器也可以向app发送数据,看起来非常完美,但是如果app被用户关闭的话,通道就断掉了。好在android系统给app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环境,app可以启动一个后台服务来维持这个通道,即使app被关掉了,服务依然可以运行,通道依然还在工作(ios后面会讲)。回到前面的例子,你在睡觉前关掉了淘宝,但是并没有关闭淘宝的后台服务,淘宝依然可以接收服务器推送来的指令,把自己的唤醒。

那么如何维持这样的一条长时间连接的通道呢?就好比两个人打电话,一开始聊的热情有来有往,后来慢慢沉默下来了,几分钟之后,电话的另一头没有任何动静,如何知道那边的人还在呢?很简单,只需要另一头的人每隔几分钟说一个字就行。同样的道理,app会每隔一段时间向服务器报告自己还活着,就像心跳一样,服务器收到后,就知道这个通道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了。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发送心跳是有代价的,一般手机锁屏之后,为了省电CPU是出于休眠状态的,然而发送心跳就会唤醒CPU,必然会增加电量的消耗。这还只是一个长连接通道的情况,如果手机里装了2、30个带有推送的app呢?先别急着抱怨,聪明的android工程师和ios工程师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分别设计了GCM和apns来解决多个app有多个长连接通道的问题。以apns为例,ios开通了一条系统级别的长连接通道,通道的一端是手机的所有app,另一端是苹果的服务器。app的服务器如果有新的消息需要推送的话,先把消息发送到苹果的服务器上,再利用苹果的服务器通过长连接通道发送到用户手机,然后通知具体的app。这样就做到了即使手机安装了100个app,也只需要向一条通道里发送心跳。

回到Android,系统提供的GCM只能在Android2.2以上才能使用,3.0以下必须要安装Googleplay并登陆了Google账号才能支持。而国内发行的手机大多是阉割掉了google 服务的。因此,对于Android系统来说,各家app只能各显神通,开发自己的专用长连接通道了。然而这时候他们遇到了app的天敌:管家和卫士们。前文说了,app想要及时收到服务器推送的消息,关键在于自己与服务器的长连接通道不被关闭,也就是自己的后台服务可以一直在后台运行,而管家和卫士们的一键清理功能就是专治这种“毒瘤”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app在与管家和斗士们的长期斗争中,总结了一系列躲避被清理掉的方法,什么定时自启能力、什么相互唤醒、什么前台进程等等,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我们后面会讲到。

总结起来,app和后台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叫pull,也叫轮询,就是定期的不断向后台请求,缺点是耗电,费流量,不环保。对于一名有追求的程序员,他应该会比较恶心这种方式的,你千万不要对他说,我不管你怎么实现,我就要这种效果这种傻逼话了,凡事应该找到最优路径。另一种叫push,app和后台一直维持了一条通信通道,两端不定期的就会偷摸的约会,告诉对方“I‘m Here”,也能顺带把信息互相携带了。缺点是要维持一条长连接通道,这条通道容易被其他程序杀死,要多想复活办法。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前端和后台的数据交互与协议

本文转载自「给产品经理讲技术」公号,已经过原作者授权转载。

目前,除了一些特别简单非联网类应用(比如计算器、闹钟等),几乎所有的应用均是联网应用(比如新闻客户端,微信等等),这些app客户端基本都只是负责用户的交互与数据收集与展示,真正的数据和服务均存储在云端。

那移动端究竟如何和后台来交换数据并展示呢?我们打个比喻,其实整个过程跟去烧烤店儿撸串一样一样的。

拿任意一个新闻客户端举例,当用户刷新的那一刻(你萌生了吃烧烤的想法),客户端开始组织数据请求(你开始穿衣洗脸打扮,并思考该去哪一家吃呢),当用户界面开始展示loading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正走在“马大姐烧烤店”的路上),经过几百毫秒的时间,这个时候请求数据已经到了服务器(你已经坐在了马大姐烧烤店的桌子上),服务器开始查看客户端想要请求哪方面的数据,是请求财经频道的,还是请求汽车频道的数据(服务员递来了菜单,问你想吃啥),服务器看懂了客户端的想法开始准备数据(你点了20个肉串,10个大腰子),服务器看到你请求的是汽车频道和财经频道的数据(光着膀子的烤串师傅开始烤这20个串和10个大腰子),并给回到服务员,服务员一路小跑,将你要的串和腰子递到你的面前,这个时候相当于数据已经传回到了客户端,客户端loading消失,你看到了最新的两个频道的数据。

那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的格式是怎么样的呢?

现在流行的做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类似于PB(Protocol Buffer,Google定义的一个数据传输协议,以简洁,省流,易用出名)的二进制数据(二进制数据的意思就是你打开这个文件你只能看到0和1组成的数字串,是没办法和你生活中任何认识的字母联系在一起的)传输,这种格式的好处是包小,重复的字段会被节省。另一种是JSON(JavaScriptObject Notation),这也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传输格式,就是用一堆中括号把数据组织起来,不像二进制,这种格式是人可读的,并且比较轻巧,所以也有大量的应用场景。下面这段数据就是JSON格式,简单解读一下,就是people对应了三个人,三个人分别是中括号间的三个花括号中的人。

总结起来,十分简单,移动端提出需求,服务器按要求组织好数据发给你,针对不同的格式,移动端自己解析,展示,完活儿。其实,不止移动端,前端网页和后台,后台和后台之间也是这个道理。至于在传输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我们找机会再细聊。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网页与原生App如何交互

本文转载自「给产品经理讲技术」公号,已经过原作者授权转载。

想想平时用的App,你非常确信在浏览一个网页,然而需要登录时,它却唤起了你手机里的QQ或是微信,你不再需要输入帐号和密码就可以让你浏览的网页获取你的登录信息,这一切只发生在你指尖的两次点击。而在手机上,网页越来越炫酷,你都很难区分你在点击的是一个原生界面(指Native应用程序,说人话就是android app或ios应用)或仅仅是一个H5页面。你的操作一直穿梭在网页与原生界面之间,比如一个网页中的电话号码,点击就可以拨打电话,这种网页和app交互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呢?

这项能力在安卓中叫做Js2Java(ios上也提供类似的技术),很好理解,从Js到Java,从网页到app,他们是双向通信,可互相调用的,市面上大量的App程序,都在利用这项技术,微信更是本质上利用这项技术打造了公众帐号整个体系,使得创业者用一个简简单单的网页就打通了帐号、身份、支付、客服、售后等一系列操作,虽然简单,但是真的将移动互联网的Web生态囊括了更广阔的内容,也是移动互联网较PC互联网更优越、更猛烈的点之一。

以Android系统为例,Android手机上的App是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而网页中则运行着一些Html、Javascript编写的代码,虽然Java和Javascript名字看起来像亲哥俩,但它们其实没有一毛钱关系,一个是编译型语言,一个是解释性语言,不多扩展,说不上哪天我就会写写编译型和解释性语言的区别。Android的App是通过WebView(请亲理解成一个组件,想象WebView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操作按钮的浏览器,你输入baidu.com他就打开了百度的页面)来展示一个网页的,同时WebView为网页和原生App建立一个桥梁,让网页和原生App能够看到彼此暴露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互相操作的目的。

当然,这些操作是需要前端页面和终端程序互相协商的。虽然很多App遵守了一些相同的原则,使网页在不同的APP中都能具备相同的能力,但是如果你看到同一个网页在一个App中能够调用一些安卓系统的能力,而在另一个APP中却没有对应的能力也不要觉得奇怪(找对应App的开发勾兑一下就好了)。

一个原生应用为网页开放的能力越多,网页对原生系统的操作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做出逼近原生应用的体验。但是,这却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原生App开放的能力有可能会被恶意的页面利用,对用户造成伤害,如何控制能力的开放,也是需要产品和开发一起思考的问题。例如微信是一个终端能力的宿主,拥有支付,登录,分享,获取App信息等能力,并以Js接口的形式提供给前端页面使用,前端开发则需要在微信申请对应的Js接口使用权限,才能够在微信中正常使用对应的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网页塑造界面的优势在于灵活,随时可以更新,而原生APP塑造的界面则能够提供更流畅的用户体验,但是却无法热更新,只能依靠发布版本来提供新功能。通过上面说的这种技术,就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规避各自的劣势来提供更好用户体验,例如在微信中购物的展示是网页形式的,方便运营快速更新,通过Js接口调用起原生的支付界面,给用户更流畅的支付体验,提高支付成功率。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关于给产品经理讲技术

一直以来,关于产品经理是否需要懂技术的话题就没有间断过。

产品经理不懂技术,需求异想天开,技术会认为产品经理瞎指挥不靠谱;

产品经理懂技术,需求太现实,实现上甚至都直接打技术的脸,技术会认为产品经理约越过了自己的边界里来…

实际上,产品经理不需要懂技术实现的细节,但是,应该懂一些技术原理的。

所以我就特别的想在我的公众号里能有一些关于产品经理需要知晓的浅显的技术原理的文章。

偶然间看到了「给产品经理讲技术」这个微信公号,关于技术的部分写的浅显易懂,言简意赅,确实很赞。

于是,跟公号作者商量,经过授权,可以将他的全部文章转载到我的公号上来。

他只要继续更新,我都会在读完之后挑选我认为很不错的文章选出来给大家看。

每篇文章的末尾,原文链接我都会尝试放原作者的公众号链接,大家可以在那里关注他的全部内容。

当然,除了懂技术,产品经理还需要懂点运营、懂点营销、懂点情趣。如果你正在用心的写,我也同样可以利用我的公众号,帮助你做宣传,只要你的内容足够的好。

绵薄之力,愿产品经理们能获得更多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我们这一代人的互联网

人类发展史

没想好更好的标题,凑活就这么用吧。内容很长,思路有点乱,请原谅一个30岁综合症的男人的表达能力。

1.

有位记者朋友有一天问我,「作为产品经理,2015年有哪些产品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这个问题,我认真的思考了半天,回答了2个字,没有。

给出了这个答案之后,作为产品经理,我其实是很伤感的。

这一年,我看到的是,更多的产品在产品架构上越来越一样,在信息呈现方式上也越来越一样,就产品设计本身而言,没有值得回味的。

打开你手机里的APP,你会发现,几乎全中国的在线旅游APP首页都一模一样,几乎全中国的电商APP的首页都一模一样,几乎全中国的外卖APP的首页都一模一样的,几乎…

09年算是移动产品设计的元年,这1年,Symbian系统基本谢幕,Android系统崛起,iOS系统成为公认的新纪元。从这个时候开始,互联网的产品设计,我们不断讨论的是登录与注册设计、导航设计、流程设计、信息呈现的方式设计。

讨论了这么些年了,启蒙的任务基本算是完成了。那些原本就该是常识的内容,终于成为了设计的基本常识,只要不是智商低下的设计师与产品经理,基本都应该能掌握了,当然,也包括老板们。

所以,当前的互联网产品设计越来越模块化,标准化,大众脸化,也是可以理解的。互联网的产品设计,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平淡时期。

2.

09年到10年左右,互联网的创业是idea取胜;10年到11年左右,互联网的创业是产品取胜;11年到12年左右,互联网创业是流量取胜;13年到14年左右,互联网创业已经是运营取胜了,这一点在O2O领域表现的极为明显。

互联网已经从一个少数人才能掌握与理解的工具,变成了一个大众基本都可以玩的开的普通工具了。计算机语言,在这些年中也在不断进化,他越来越被大众认同,也越来越贴近大众的基本操作习惯。

作为产品经理,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必须将能力更多的向运营偏移。

在这里,你可能会跟我较个真,「产品设计」这4个字跟「产品经理」这4个字一样,包含了很多东西,广义上的他们本身就包含了运营相关的,那我无话可说。

我只是想说,我们在思考一个产品的功能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去思考,如何让用户自己在这个功能中玩起来,并且这个功能具备一些自传播的属性。

3.

在写出以上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翻了2次我的微信,回复了3条消息。

微信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它掌控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太多的时间,虽然用户消耗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微信所能掌控的更多。

夸张点说,微信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封锁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的。

用户越来越多的时间被微信掌控,留给其他APP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利用微信来创新的空间有限,大家能感受到的是,流量越来越贵…

你可能会说,可以做一个微信公众号来代替APP,以你们实际的体验来看,这个其实并不那么可行,对吗?

3.

我从08年开始从事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从08年到15年,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几年。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颠覆」这个词不断的被提起。颠覆是中国互联网人最喜欢说的词儿,也是让中国互联网从业者最引以为豪的词儿。

从现象上看,媒体资讯确实又被颠覆的迹象,零售行业看上去也好像被颠覆了,生活服务似乎也是?

有次,一位从事电商行业的朋友说,「中国零售行业每年大概20万亿,这其中还不包括偷税漏税的;电子商务每年大概2万亿,这里面还包括了刷单的…」

颠覆,何来颠覆?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让我们变的非常自信,看不上传统行业。

一个做传统行业的朋友跟我说,能在传统行业里挣钱的老板们,除了懂的生意,更多的懂的人情世故,社会经验。从事互联网的人,挣得一直都是最苦逼的钱,苦逼的挣那么点钱,累死累活。

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说到底都是生意,工具的运用,只是生意里很少的一部分,对生意本质的理解才是最核心的。

一个传统行业的人,已经可以较为轻松的转行都互联网,而一个互联网的人,其实是比较难的能转行都传统行业的。

从事o2o这些日子,这个感受最为强烈。

4.

伴随着「颠覆」出现的,还有一个词儿叫做「降维攻击」。

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去干传统行业,是一个简单的降维攻击的例子。我个人比较悲观的认为,这种降维攻击的优势,正在慢慢不明显。因为别人已经升维上来了啊。

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开始大家在一个规则下生存,新一代人出现之后不断被这个规则所挤压,新的一代人为了生存要去打破这个规则,新的一代人创建了一个新的规则,更新的一代人出现了。建立规则,打破规则,建立新规则,打破新规则,就这样的螺旋上升。

连续1年没有让你我印象深刻的互联网产品出现,意味着,规则就要被打破了,至于这个新的规则是什么,不知道。

5.

原研哉是日本一位享誉盛名的设计师。在原研哉的设计思路里,不去创造新的东西,而是针对现有的设计去做再设计。

往回看,「再设计」也许可以为了找到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以我粗浅的理解,之前的阿里巴巴与58同城做的是信息的生意,贩卖信息,但是交易不在平台发生。

现在的一亩田与58到家做的是交易的生意,贩卖信息进化到了交易闭环。

回头再来看,这样的「再设计」更加的需要深入到传统行业里去,需要更加谦虚的去传统行业里学习才行。

6.

未来会是怎样?

不知道。

看不见的成本

1.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穷,过年回家只能挤火车。

但是火车票又很抢手,那个时候还没有今天的网上购票,大部分需要靠线下排队,或者去找黄牛。

于是,对于买回家的火车票就有2种方式了,花时间去排队买,或者花钱去黄牛那里买。

我有个朋友的选择是花半天的工作时间去排队,他觉得买票的事情更重要,毕竟买不到就回不了家啊。

我告诉他,加价100去黄牛那里买更合适,他觉得多花了100块,不值。

我就给他分析,你半天时间,算请假还是旷工呢?请假,按照当时的工作情况看,扣掉的钱跟100块差不多。但是,你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啊,大冷天的在外面站半天,挤过去了还可能没有票。

浪费掉的时间、受冻、以及不是百分之百能买到票,这些都是隐形的成本。

加价100块,可以有票,多出来的半天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对自己的价值要大于那100块钱。

2.

我自己折腾创业那会儿,跟苍老师聊关于招人。

苍老师跟我说,如果我遇到一个人,能力符合我的预期,他要的薪水也符合我的预期,我一般都会在他要的薪水的基础上再加个1千块到2千块。

我说,这部分成本没什么必要啊

苍老师解释说,按照14薪算,一个员工,你多给他1000块,算上社保公积金什么的,一年你多出来2万块不到的成本。

但是,多给的薪水带给这个员工更大的激励,他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个价值将远远超出每年的2万块支出。

换一个角度看,假设你每年有10个员工是这么招进来的,你会多花20万的成本支出。20万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一个市场活动的价钱,或者一次市场投放的价钱,按照正常的投放转化率算,这20万其实带来不了什么用户。

一样的价钱,换来的价值差距太大,一样的成本,收益差距巨大。

3.

有的时候聊天,经常大家会问,你住哪里啊,怎么上班来啊

我的习惯,早上上班一定是地铁,因为肯定不堵车,快。当然,坏处就是,拥挤,以及要走一段路。

我试过开车/专车上班,你永远不知道今天早上是堵还是堵到死,堵到你在车上做什么都觉得闹心。

平时有重要的事情,必须准时的时候,我一定会选择地铁,因为这样是达成目标最保险直接的方式,其他的都不重要。忍受不了挤地铁?那说明你心目中没有一个必须要达到目的的信念,这个信念必须唯一。

上班要准点,为了准点,要么就很早出发,开车上班;要么就不用那么早出发,挤地铁,然后走路锻炼身体。

不同的路径,成本不一样,实现方式不一样。

4.

我一些刚入行的朋友跟我聊天,说自己对工作的困惑。

我就问他们,你觉得目前对你来说,你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最迫切需要的是技能。

这是2个最根本的指标,不要浪费时间在不能让你快速成长的事情上。我们最不能耽误的就是时间,一个不到30岁的人,跟一个即将40岁的人,在面对很多事情上,选择会完全不一样。

5.

跟一些创业的朋友聊天,最大的感触就是,只有那些怀着我就是要赢,其他的都特么不重要的信念的人,才会赢。

为了能赢,他们可以忍受屈辱,可以妥协,可以不惜代价,值得佩服。

我刚毕业那会儿,一位长者告诉我,只有你自己在乎你自己的时间,你的时间才会有可能值钱。

所以,放下眼前的事情与执念,算一算成本吧。

 

产品设计之尊重常识

749a10588158e10aa9728e5da0c1a54fdb9c73e114ec6-d0XRZ1_fw658我们先来说说常识这件事。

什么叫常识呢?在我的理解里,说出来大家都能第一时间理解,但是,一到实际情况就会被忽略的,大概就是常识了。

比如,

题图是一张关于流量获取的常识,想要便宜且精准且大量,这样的流量臣妾是一定办不到的;

再比如,

想要快,想要便宜,还要服务好,这样的专车,也一定不会存在的;

再比如,

想要设计师很快完成设计,想要高质量的设计,还给设计师很少的薪水,这样的设计师,如果有,请联系我,我愿意出三倍的价钱!

还比如,

用户都喜欢干净简单的页面;

再比如,

用户都不喜欢找,也不喜欢繁琐的操作;

再比如,

如果这个事情不能做,你要提前告诉我,我错了,你要告诉我怎么做才是合适的;

尊重常识就是回归本质,而尊重常识是产品设计理念的起点。

你可以从这个起点延伸出很多理论观点,比如不是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的产品体验一定不会好;比如不符合用户基本预期的设计一定是别扭错误的;比如没有合适场景的产品功能一定是无意义的,等等。

尊重常识是如此的重要,又是如此的平常,以至于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忘记它,脱离它,做了很多看上去很美的产品出来。

在2013年的时候,我说在交易类网站,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要让用户登录呢?很多产品不理解,觉得我这是在瞎扯。

但是,这就是一个基本常识,用户来你的网站是为了买东西,登录是你给用户设置的门槛。我从来没见过你去哪个小卖部或者商场买东西,要先成为他的会员的…(当然,高端俱乐部除外)

以上说的是关于产品理念的常识,其实,「做产品」这件事本身,也有它的常识。

这个常识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现是要靠内在去驱动。类比起来就是,表皮破了可以很快修复,但是心脏坏了,人就死了。

换句话说,我们要把更多的时候花在思考产品的内在驱动,花更少的时间去处理产品的外在表现。

什么是产品的内在驱动呢?

用户是谁,用户在什么场景下,用户的需求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需求,解决这个需求我可以从中获益多少?

什么是产品的外在表现呢?

产品的基本流程是什么,产品需要多少个频道/类目,产品是APP还是微信公号,产品用什么颜色,产品叫什么名字?

常识就是,我们要花90%的时间去思考什么是内在,花10%的人力去实现外在表现。

我之前说,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是要先思考很久,然后才开始打开软件画图;其实,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也一样,一定是要先思考很久,然后才决定开始一个功能。

回归常识,设计如此,产品如此,商业也是如此,共勉。

 

高岭之花

1.

你喜欢吃鱼,我喜欢吃肉,我们两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这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认为我们在思考,实际上,我们只是重新排列了一下自己的偏见。

所以,我们总是会让自己的偏见凌驾与别人的偏见之上,很多杯具就是这样产生的,比如,法海。

当然,这种偏见的凌驾往往也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封建社会的中国就是如此。道家、法家、儒家、佛家,历史轮回般的碾压,甚至基督家入主逐鹿民间。

我老婆喜欢金星,觉得她的毒舌很爽,我则喜欢王自健,他的调侃与自嘲更温和一些,她看金星秀我却并不反感。

高岭之花,欣赏有别,没必要碾压,你只需要按照你自己的法门修行就好了。

2.

看徐皓峰的《大日坛城》,日本一代剑圣宫本武藏,少年成名,十三岁开始便碾压了日本所有武学高手,直到六十岁的时候,宫本武藏发愿把他的全部武学记录成书,传给后世。

而后世之人始终无法参透他的武学典籍,因此都说他有私藏,他的武学典籍并不是他武学的忠实还原。

后世有位武学家研究了宫本武藏的典籍四十五年,得出结论,宫本武藏其实并不懂剑术,他的剑术极高,完全是因为,宫本武藏是个天才。作为武学天才的宫本武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写的武学典籍,自然无人能懂…

我们看不惯很多行为,然后我们就认为别人不对,往往并不是别人不对,只是我们欣赏不来罢了。

阿姨在我家打扫卫生,跟我闲聊,她说现在的女孩子真幸福啊,指着我老婆的一堆化妆品说,你看他们现在用的这些化妆品,我都不认识,都没见过啊,都是好东西。

我说,其实我也不认识,不过,好东西却未必是,只是因为这些化妆品看上去都不是中国生产的罢了。别的地方产的东西,总比是比自己的东西好,于是女孩子们都喜欢买。

无法突破对自己的认知,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不自欺者为豪杰,何必呢。

3.

习武的人爱惜兵器,往往视如生命,即使家里再有钱有势,往往也不会让外人碰自己的刀剑,一定要自己擦拭,仿佛爱人。

旁人很难理解这份很奇怪的执念,但是,如果一个事情是你从零开始做,后有小成,你便会加倍珍惜。比如一所房子,从装修开始,到选家具,到摆放家具,到安装,哪怕一个小螺丝的位置等等,你一手操办过后,你就有无比的成就,也会产生无比的爱惜。

很多人会在装修完成之后,写下很长很长的笔记,文字间总是激荡着满满的自豪。

匠人尤其如此,这是一种仪式感,能带给人高潮。

佛法上讲,「我执」是佛学修为的一大门槛。所谓我执,并不是偏执,你的名字,你的身份,其实并不是你,这只是你的一种表象,我执就是在外在事物上所建立的那个虚假的自我感。

我们把自我感建立在这些外在的事物上,所以当它们变化时,我们的痛苦便产生了。但是这些事物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们的本质便是「无常」。

我常劝很多创业的朋友不要有太多执念,对于失败不要太过自责,也常想让他们试着对自己现在的创业放的开一些,比如,甩开自己的团队一段时间,让成员自己做决策,自己去发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

自从我开了这个微信公号,我就一直被问这么几个问题:

– 你的微信公号内容为什么不让我们转载,你觉得自己很牛逼吗?

恰恰相反,我觉得自己说的很多都是偏颇的,包括这一篇,所以,我不允许转载,不想让他传播的更广。

这个事情看上去很矛盾,我写,是我的一种表达形式,但是我又不想被传播太多,我禁,是我的一种敬畏。

哪怕没人看,我写了,我自己看,也是一种不错的状态。

– 帮我写篇软文,发个广告如何,寥寥几千字,顶你半月工资

我还不是那么缺钱,缺钱,我自有我认为心安的获取方法,靠卖字为生,非我所想。

– 你到底有多少订阅者啊,阅读量每篇多少啊?

不知道,我也不看。想要订阅者,花钱买,瞬间就可以买很多,阅读量也可以刷,如果你需要。

– 你为什么还不更新啊?

因为我不知道要写点什么,不如不写。

所以,我常常跟朋友说,我真的很佩服订阅了我的微信公号的人,以及给我赞赏的人,他们实在伟大。

我,一个闲散孤傲的家伙,想写点什么就写点什么,有的时候写产品设计,有的时候写日记,有的时候胡扯,有的时候写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他们居然还坚持的看,偶尔还花钱赞赏…

后来,我慢慢觉得,你卖弄的东西是什么样,你的追随者就是什么样,所以不要抱怨自己的粉丝质量差,他们是在用生命给你打分!

产品设计也这样,你有多少诚意,你的用户就能感受到多少。不管是工具类产品,交易类产品,社区类产品,都是这样。有人说,作为一个产品设计者,善良永远都比聪明更重要,原因大概也是如此。

用户并不是小白,她只是在等待被服务

1,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服务过程

我会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互联网产品设计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从业有些日子,但是,说老实话,我并不能给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实在惭愧。

我自己的理解里,互联网产品设计,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服务过程。产品设计就像是一个「黑盒子」,用户触发一个内容,内容被传递到「黑盒子」里,然后输出给用户。

而这个服务一定是正向的,这才有效。什么叫正向的呢,就是用户一个微笑着触发了内容,你给用户的反馈应该是让他继续微笑着的,至少不能是愤怒的,或者很不爽的。

举个现实的例子就是,跟政府机关打交道,就是最好的反例。

之前有个非常被推崇的理论,产品经理需要把用户当成傻子,同时,自己还要有能力快速的变成傻子,你变成傻子的速度与你做产品的牛逼程度正相关。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首先,用户肯定不是傻子,用户都非常的聪明,尤其是在有利可图的时候,请参见专车刷单。

其次,为什么要把用户当傻子呢?就是说要把他当做什么都不会。这是合理的吗?似乎也不合理,你只要不违反常规,智商及格的人应该都可以理解吧。

那么,用户真的是小白或者傻子吗?我认为不是的,用户只是在等待被服务,等待享受被服务的那个感觉。

我们要在最开始的时候用仆人的视角看待用户的诉求,理解他想要被服务的感受,然后,切换到上帝视角,把他的一些诉求枪毙掉,把他的一些需求像一个朋友一样的满足掉。

这是我理解的所谓「把用户当成傻瓜/小白」。

2,要做好这个基于「黑盒子」的服务,逻辑很重要

坦率的讲,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靠逻辑能解决的,比如感情,比如夫妻关系。但恰恰因为这样,作为一个产品,逻辑能力就很重要了。

用户提出一个需求,是没有明确逻辑的,他只是很散乱的表达;业务方给你提出一个需求,通常也是无逻辑的,他只是很带感情色彩的表达了自己的需要。

所以,产品设计者需要依靠逻辑将这些需求进行一次解析,找到里面的规律,最后,用计算机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常,我们借助流程图、线框图来表达我们梳理出来的关于设计的逻辑;通常,我们借助版本迭代、项目管理来表达我们梳理出来的关于实现的逻辑。

3,服务是一个很微妙的传递过程

服务是一个很微妙的传递过程,而作为设计者,尤其要对这种感觉有深刻的认知。

通常面试产品经理,我会问一个类似的问题,比如:我和他围着一个桌子聊天,桌子上摆有水,我故意把水摆的靠近他一些。我们聊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对他说,麻烦把桌上的水递给我。

在我的观察里,大部分的面试者拿起水就给我了,有一部分面试者会说,需要我帮你拧开吗?你看,这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关于服务的感觉的传递的过程。因为他意识到我们聊了挺久,我可能是口渴了,我需要喝水,我拿了瓶子需要拧开。

有些人的意识里,并没有服务的概念,他们的意识里充满了逻辑。

我们有的时候需要在产品里礼貌性的拒绝用户的一些行为。大部分的产品经理的做法就是直接堵死用户,或者冷冰冰的提示用户,你被禁止做这个那个的。

后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对于一些需要追求翻台率的饭馆,你会发现,有些饭馆可以做到让你很舒服:

我们楼下的食堂,你刚吃完,就会有收餐盘的阿姨来问你,吃完了吗?你还没明确回答,盘子可能就被抽走了;

一些高档的餐厅,看你吃完了在聊天,就会有个服务员站在你旁边,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你;

肯德基和麦当劳则是基本上不会赶人走,他是通过店内的灯光、座椅等环境的设计,让你感受到想要赶紧离开

4,服务意识式的微妙感觉来源于对场景的理解与还原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来说,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场景非常的重要

不过,我很沮丧的事情是,我始终没有能找到一个非常简单直白的方式像大家解释什么是场景,如何培养场景感觉,如何把场景感觉应用到产品设计中…..

在跟大家沟通需求的时候,我首先一定会问的问题是,不要先将功能点,先给我讲讲这个功能的场景。

后来,我发现好的产品经理在对场景的描述上,非常到位。他们很擅长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里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行为,还有一些绘声绘色的描述,你能一下子就理解了他的想法。

而一般的产品经理,在场景描述上非常的干瘪。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要干一个什么事情,我这么操作,然后就成功了。

一对比看,元素都没少,很机械很枯燥,完全不能让人理解到他的想法。

举个例子,大家可以试着描述一下,你的爸爸明天坐火车来北京了,他对互联网和手机都不熟悉,本来是应该你去火车站接他的,但是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没办法亲自去接他,你于是帮他订了一辆车这个故事。

可以相互讲讲看,你就能看出来差异了。

5,不会讲故事的产品不是一个好产品

产品设计就是在对你的用户讲一个故事,你把这个故事用计算机语言讲给他听;用户运营也是在对你的用户讲一个故事,你把这个故事用文案,活动,激励等方式讲给他听;品牌营销更是讲故事了;甚至连融资上市,都是在给投资人讲一个故事。

我们可能去过不少饭馆,我们注意观察的话,他们店内的墙上都会有一个故事。过桥米线店、羊杂割的店里讲的一般都是这个菜是怎么来的,套路基本差不多;还有一些饭店的故事是说某些牛人来吃过,套路也都差不多。

我去过一次雕爷的薛蟠烤串,我第一次见到一个烤串店里,用很精美的彩页,把羊的不同部位都标出来,并且做了注解。更牛逼的是,串烤串的签子都有说道,还包装了个儿时的感觉出来,这个故事讲的实在是精彩。

讲故事的最高境界,就是我们最近常见的情怀了。大家不要瞧不起,能把故事讲出情怀来,是非常牛逼的境界。

6,试试醒着的时候做梦

盗梦空间里最牛逼的角色是营造梦境的那个人。试试醒着的时候做梦,为自己编一个梦,你来臆造事情的发展走向,可以锻炼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白日梦做多了,真的不是没好处的,相信我。

道士下山,严肃的浪漫主义武侠

我的少年时代,是伴随金庸的武侠长大的,也是伴随着香港武侠电影长大的。

腰仗三尺剑,煮酒对红颜,快意雪恩仇,是所有少年青春期对未来的一大向往。

少年的心境是高傲的,少年的志向是天下,因为少年不曾观过世界,所以少年的世界观是飘渺浪漫的。

金庸老先生的武侠世界,完全符合少年的全部预期。金庸的武侠世界,侠者,维持公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处事,快意恩仇功成身退。

金庸心中的侠,与官府世俗是对立的,结局也大多是安排好的,而武学与金庸武侠,是道具,所以过程描述天马行空,也极为复杂,出招打斗可以斗上几千招,几天几夜,不眠不休。

又或者,修炼的是心法,心法者,不发也。几句口诀,对着运气,就可以成为绝顶高手。

所以,整个金庸的武侠是非常的主流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也必须会受到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因为他在用武侠向当世之人普及为人处世之基本价值观,善莫大焉。

少读金庸,年长之后仔细琢磨,就有些不是滋味了。武学,到底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从何起源,原理又是什么?气是否真的可以化为力道,人与武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在读完金庸的武侠小说之后,一直在脑海中

成年之后,勉强算是观过世界,有些自己的想法与琢磨。这个时候的心境,似乎读徐皓峰,更合适些了。

徐皓峰的武侠世界,武学是一种处世哲学,徐皓峰对武学对招过程的描述大多非常之简单,更多的笔墨着眼在为什么要用武,以及,武学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所以在徐皓峰的武侠世界里,极少有招数的描写,甚至,很多比试根本就没有打起来,往往是不动声色地向对方露一手, 都是同到中人,自然明白, 就此不需动手,高低已见,结果自明。

这个场面,实在是很屌,屌到不可说的地步了。你看《一代宗师》里,叶问与宫老爷子比拳,拿着的是一块饼;叶问与大师兄丁连山的比试,根本就是划火柴…那传递的信息,与乔峰使出降龙十八掌不再一个层级的酷。

武学争的是个精气神,他作为编剧的《一代宗师》中,宫二费劲一辈子精力也要守住的就是这个精气神,要的就是这口气。宫家的东西至金至贵,拼了一辈子的幸福也要拿回来,这种精气神,在叶问看来,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整部《一代宗师》,没什么大场面,有的就是学武之人的固守,守住一口气。金楼是风尘之地,风尘之中藏高人。叶问是武学大家,叶问展现给我们的是隐忍,宫二也是武学大家,宫二展现给我们的看似好强,其实内心的精气神是一样的。

顶好看的武侠都是有风骨的。“风”是风范、是风节、也事关风月,“骨”是武道。因为有风骨,所以可供人瞻仰敬佩、洞幽察微,而人生的真谛往往愈加隐匿其间。这个过程,就增加了武侠的隐喻性,而这个隐喻正是武侠好看的秘密。

如果说金庸先生看到了现象,用他的想象力,给这些现象一种扩展,徐皓峰则是研究了这些现象的本质,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看上去合理的解释。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徐皓峰的武侠被成为硬派武侠的原因。

我花了一整个下午,读完了《道士下山》。只有一个感觉,有所得,不可说。

琴,笔,日,月,戏,马,气,道,佛,武学,欲念,俗世,抱负,居然能够如此巧妙的联系在一起,这个人的想象力,以及学时的广博,真的是非常了不起。

「五根指头中无名指最迟钝无力,要跟着中指、小指方能活动,好像是根废指。但这根废指却是修练关键,打太极拳时全身大松大软,但要有一点用力处,如此方能有松有紧,成就武功」

全书分三大段,最不被认同的是中间那段看似空灵荒诞的部分,但是让我觉得惊艳的恰是中段部分,怪诞有趣。

「世上有许多事,你程度不到,便不可理解,武林高人的武功对于常人来讲都是万难做到,在此意义上讲,他们都是“妖魔精怪”。 」这是中段的主旨。

程度不到你便不能理解夜宿观音堂真的可以求子得子;程度不到你便不能理解为何建筑师可以左右你房子的风水;程度不到你便不能理解残废之人如何遁出枯井;程度不到你便不能理解高人是可以安住深山而知天下事的……

首段描述了一个精妙绝伦的武侠世界,是严肃的萧杀的武侠世界;中段恰似过于指着的武者走火入魔,是荒诞怪异的武侠世界;后段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回归,是大彻大悟的武侠世界。

嗯,我喜欢这样的严肃的浪漫主义的武侠世界,同时还是荒诞有趣的。

和尚跟来求子的少妇交媾,助少妇得子,你情我愿,算是善事呢还是孽缘?

奴性的螺丝钉思维

分工,自原始人类就存在的社会现象。牵强点说,这叫生产关系。

男人去打猎,女人织毛衣磕瓜子带孩子;打猎的男人有的寻找猎物,有的引诱猎物,有的投掷石块,有的防守。

社会进步到工业时代,分工更加明确,最具代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比如福特。

福特公司需要如此快速的大批量制造汽车,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工。把制造工场作为一台机器,每个工人就是一个螺丝钉或者扳手,对这个工人来说,他需要做的就是机械的劳作。

机械的不需要思考的工作,最容易提升单个人的效率。如果一个大的组织也是机械的,那么,许多个单个人的效率的提升,就意味着,整个组织的效率能巨大的提升。

这当然有负面效应,这个效应就是,单个人长期机械的劳作效率提升必然导致智力下降。这个机械的人难以再适应其他工作,这个机械组织也难以再适应其他业务。

不可否认的说,这种「牛顿物理学式」的组织结构是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与贡献的。然而,当人类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这种分工带给人类心里的阴影还在,那就是这个事情跟我他们的没关系,不是我的岗位该干的事情。

拿我们熟悉的互联网行业为例。

思考业务模式是老板的事情,他自己开公司,想不明白这个,他是吃干饭的土财主;把产品做出来是产品经理的事情,不然叫个屁的经理(其实也压根不是经理);运营是运营的事情,说都说不利索,事情都讲不明白,怎么可能有用户知道我产品做的这么好;技术是技术的事情,人家都能实现这个翻转90度透明,都一样写代码的,你这么搓;市场是市场的事情,凭什么广告不能贴到中南海去….

互联网行业最大的特别就是,不可能有明确的分工,且工种之间的硬实力并不是很突出的展现,所以,相互瞧不上,是最常见的。

这个时候,我必须抛出「本质论」这个思维模型了。所谓本质轮,就是抛开所有外在,看清楚一个事情的原始面貌的方法。

我前几天读完记录京东创业历史的书《创京东》,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刘强东是一个能够在开始的时候就看透了京东是在做一件什么事情的公司。京东的本质是个零售行业,讲求高效率低毛利。所以,京东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这个来的。

前几天,有一位创业的朋友跟我探讨一个问题,「到底是要做社交还是做社区?」。

首先,我是没搞懂社交和社区的关系的,当然,我也没准备去搞懂。但是,我的思路没有被他牵着走,我一直在问他一个问题,你准备给你的用户提供什么内容,他们如何使用这个内容,你如何通过他们如何使用这些内容让他们持续在你的平台上。

对方冷静了,也不给我解释什么叫社区什么叫社交了。一击即中,回去换个思路琢磨吧。

好,让我们回到分工这个事情上。为什么要分工?分工是为了高效的工作,高效的工作是为了把事情干成。

高潮点到了,把事情干成!把事情干成才是牛逼的,越多阻拦,越显示你牛逼。

分工,是沿用一种传统古老的思路,提供了一个范式,可以让事情有一定把握能干成,但不是一定能干成。

正确的做法是,分工的战略继续保留,干的战术要创新。那就是,在自己的分工范畴内,多思考关联分工的事情该如何做,哪些是我能替他们清扫掉障碍的,让他们更专注的;哪些甚至是我可以直接干了的,节省沟通成本,把难搞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

从只拧螺丝到连螺母都是我自己放进去的,这就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是劳动个人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时代需要「量子物理学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将把机械的螺丝钉改造成智能的螺丝钉。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颗螺丝钉,如果不变成智能的螺丝钉,就会被社会所遗弃。直白点讲就是,我他妈的为什么天天拧螺丝,我其实也可以刷漆。

现在,这种思想被狭隘的分工扼杀了。那是他的事情,我不能去思考,不能去干啊,我会抢了人家的饭碗啊,这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一团和气啊。一团和气个屁啊,一团和气的组织怎么可能有生命力,怎么可能有发展啊!相互瞧不上,但是证明自己也能干点你的活儿的组织,才能形成内部竞争力,才能把事情干成了啊。

会拧螺丝,会刷漆,还能搞定的人,将会成为牛逼的人。会拧螺丝,拧的非常牛逼,且只会拧螺丝的人,将会沦落为无名之辈。

换句话讲,未来的组织结构将越来越不稳,想尽办法把事情干成了,才是牛逼的,分工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

始终在琢磨,这个事情该是什么角色干的组织,会完蛋。始终在琢磨,这个事情不是该我干的,干的那个人干的真尼玛烂的人,会完蛋。始终在琢磨,我要靠着那个人干的事情,跟我搭上关系,然后我干的事情也能牛逼的人,会完蛋。

设计的产品思维与产品的设计品位

标题这句话,正着读或者倒着念,都可以。

用户接触到一个产品,往往是这样的一个路径,

点击图标/输入网址,首先感受到的是产品的色彩,他是白色纯净的还是橘红热闹的。这是视觉设计师的功劳,是用户最先感知的部分;

接着看到的是排列好的界面,这里是促销展示,那里是商品排列,那里是操作入口,那里是一段文案提示。这是界面设计师的功劳,是用户其次感知的部分;

再接着点击了一个商品图片或者操作入口,进入到商品详情页面,或者打开了输入表单,键盘被弹起来。这是交互设计师的功劳,是用户接着感知的部分;

再继续,用户不断的被引导操作,完成一项项任务,这是常见意义上产品经理的功劳。

这一切构成了我们常见意义上的产品。场景设计(用户任务)和功能设计、交互设计、界面设计、视觉设计。

上面是用户对产品的感知路径,而实际上,产品的设计路径是完全相反的。

首先,要做场景的设计。观察与分析用户的需求,拆分出用户任务,进一步设计相应的功能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任务。

其次,针对任务的拆分来设计流程引导,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完成不同的任务。

第三,细分到每一步中,用怎样的界面来表达,要表达哪些元素,这些元素如何展示出来。

第四,对每个界面的每个元素用有品位的视觉做表达。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值得思考的现象。用户是个感性的动物,他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感性的色彩、界面、文字;而产品则是个理性的产物,构成产品的核心是理性的分析与模式的构建。

设计的看上去很好看的产品,往往并不能走很远,因为架构与模式不对;架构与模式很好的产品,又往往设计的并不好看。被流传的产品,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于是,这必须要求,理性的产品需要具备感性的审美,感性的设计师需要具备理性的思维。

换句话说,不管是产品还是设计师都需要有讲故事的能力,能够清晰明确的在脑海中有场景感。

总结起来看,

1、产品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

先要讲好一个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用计算机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我们要向朋友推荐一个司机的时候,我会说,这个司机长的很帅、开车技术很好、车也很好、很多人都坐过他的车。

我们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并不难,因为我们就是讲着话长大的。语言的传播是多维度的,用词、语调,都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表达想法。

然而,计算机语言中的故事表达就难很多,尤其是在仅用图形和色彩,也就是界面来做表达的时候。用户所见的界面是有限的,表达的内容是要很多的,你首先需要对内容做排序,其次要做排列,然后再思考用什么形式表达,这确实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这是产品设计最难的地方。这个思维,产品需要具备,设计师更需要具备。不具备这个思维的设计师永远都做不出有灵性的界面。

2、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是在用逻辑表达来讲一个故事,而视觉设计则是在用视觉语言解决逻辑问题。

不论是交互的设计、界面的设计、视觉的设计,都是要解决问题,不是为了美,美是品位的一种体现,解决问题才是重点。

3、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与品位被割裂了。

在大多数设计师的心里与行动中,解决问题是产品经理的事情,我要做的是有品位。而在大多数产品经理的心里与心动中,品位是设计师的事情,我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这是扭曲的根源,是狭隘的分工导致的恶果。

4、更多的时候,产品与设计师是被自己禁锢了的。

从用户场景出发,先思考如何最优的满足用户需求,然后再思考技术如何实现,而不是倒过来。

这句话,肯定会有很多人会觉得不对。因为,我思考了一个方案,技术不能实现,那不是白扯吗,你还催着我上线呢?

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开始思考的时候,不能禁锢自己,人脑被禁锢的久了,就会越来越狭隘。永远,不要禁锢自己的想象力。

5、同样的道理,市场要有产品的思维,运营要有市场的想法

这是一句废话。

世界其实是混沌的

读《领导力与新科学》源自一位老师的推荐。

这是一本挺烧脑的书,从物理学入手,讲组织的内在结构,进而引申到管理学。之所以说这书烧脑,是因为她说阐述的观点,我是认同的,但是,读完之后,忽然有种「然并卵」的感觉……

我又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本书初次出版是1992年,也就是23年前。而书中的思想,在目前来看,还非常非常的新潮。不禁感叹,作者真的很牛逼,针对已经形成了很久的观念做变革,真的很难,如果不是互联网摧枯拉朽的发展,这些观念可能要等到更长时间才能得以应用吧。

书虽然是讲管理的,但其实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案例,因为这并不是一本实操的书,而是一本洗脑的书。

读完之后,给我带来更多的思考则来自于共享经济方面。「组织解构,个体凸显,关系重组」,为什么这种现象出现是必然的,为什么这种事情的发生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首先,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之间的根本观念上的差异。

古典物理学的精髓就在于事物的分割,以及分割开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又怎样互相影响。

在由事物所构成的世界里,界限是清楚了,所以能够准确地说哪个地方是一个事物的结束又是另一个事物的开始。就像是在一台机器内,每个零件都有其确定的位置。

同样,在牛顿组织中,我们也是到处划分界限。我们定义角色和责任,指明上下级关系和责任范围。我们对整个流程进行界限划分,将相互关联的完整网络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而在量子力学世界,所有事物都是不确定和不可度量的,不断相互转化的动态模式,连续进行的能量之舞。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他们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和对环境的反应。

差异就此形成,牛顿世界是寂静的世界,相互独立的粒子在其中穿梭而过,而量子世界里充满了联系。

ps:这一段,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那种,看上去说的很对耶,但是,为什么对呢?还没搞清楚,这就是文科生的无奈….

其次,基于量子力学的理解,组织的管理与变化更重要的是推进关系的良性发展,让关系发酵出超越机械的力量

从小的、不关联的、可见的结构,转向以关系介质为主要内容的无形世界。关系是关于现实的全部内容。

那么,如何建立关系,让关系相互作用呢。作者认为,我们都要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交谈能力,尊重彼此的个性,因为这些是强化关系必不可少的。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且常见的观点被点出来了,建立愿景是在创造力量,而不是构建一个空间,是在创建影响,而不仅仅是设定一个目标。

从最近兴起的共享经济看,一个被用户认同的愿景,真心的是具有强大无比的力量的。

第三,世界始终是混沌的,混沌本身就是一种有序

书中有一个很意思的混沌游戏,复杂的、曲线优美的蕨类植物的基本形状是什么?是由四条直线所构成的图案。

任何一个系统,如果想保持生机勃勃,必须具有进入混沌状态的潜能,混沌的创新本质总是把我们从过去僵化模式中解脱出来。

相应的,混沌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不断的快速的迭代的状态,在这种高速发展的看似不确定的状态中,最好的指导原则必须是足够简单的。

足够简单的指导原则才不会对混沌产生过多的干扰,才能让迭代足够快速并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混沌状态中,组织需要的是领导者,不是老板。领导者能帮助组织确立清晰的组织价值观,然后帮助组织遵守这些准则。

第四,参与式管理与自主决策

这个看上去是最终的结论了。他是这样推导出来的,机械化的组织是过时的,具备活力的组织是混沌的,混沌之中蕴含着秩序,组织领导者需要做的是通过价值观的引导,释放混沌之中的秩序,这需要更加强化个体的独立意志。

所以,放在基于共享经济的产品中来就是。系统应该只是搭建简单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这个产品的价值观,然后,利用这个价值观,引导每一个用户在产品中建立关系,在混沌中建立相应的秩序,促进整个产品的发展。

最后,为什么我觉得读完之后感觉然并卵呢

道理永远都是看上去非常的简单,实操永远都是看上去非常的困难。

在读完之后,或者读完我上面的笔记之后,你或许可以很快就得到了几个流行词儿,使命与价值观是驱动企业胜利的法宝,阿里巴巴就是这样的;参与感是产品设计的制胜法宝,小米就是这样的;允许员工自主决策是企业突飞猛进的法宝,内部创业与小组式产品研发就是这样的。

可是转念又一看,热闹与成功都是人家的,我所在的组织总是扼杀的。我推进了几次,总是失败的,继续用传统观念的其他人反而过的很开心,我还是继续吧。我也想这样做,但是,组织需要指标啊,需要发展啊,要做指标,传统的手段是被证明了很多次的,必然可以的,我为什么要冒险呢?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理论派」或者「叶公好龙」。

就像我跟老板的对话,我尝试不下去,下不了决心,根源在于,我不信,或者我不敢信,我不敢信,我就不敢推进,因为这种全新的尝试必然会带来现有「平衡」的被打破,必然引发现状的恐慌,因为这是不符合主流思路的。

就像我跟老板的对话,我尝试不下去,下不了决心,根源在于,我不信,或者我不敢信,我不敢信,我就不敢推进,因为这是不符合主流思路的,主流的思路目前正推进的挺快的,而我们也还在一定的主流思路下继续着……

读完这本书,自我反思一下,我必须选择相信,因为选择相信才能往前走,变化是可能不死,不变化是难受的要死。

同时,选择相信,去尝试,至少,不让老板老说我像是个40岁的男人的思维吧…..